美食竞技综艺
搜索文档
爱优腾拼“厨艺”,美食综艺何时重回爆款行列?
36氪· 2025-09-17 16:58
行业趋势 - 2024年韩国美食竞技节目《黑白厨师:料理阶级战争》成为网飞非英语剧集播放冠军 采用厨师烹饪对抗和《鱿鱼游戏》"大逃杀"规则[1] - 国内长视频平台集中发力美食竞技综艺 腾讯视频《一饭封神》和优酷《炙热游戏:百厨大战》已上线 爱奇艺《美味的胜利》和抖音《闪光厨神》正在制作中[1] - 新一代厨综竞技性更强 沿用百人大逃杀和阶级比拼形式 为观众带来新鲜感[3] 历史发展 - 2012年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现象级爆火 以地域美食和人物故事展现民族人文情怀 带动全球观众对中国美食文化的关注[3] - 同年央视《厨王争霸》提升美食综艺竞技性和娱乐性 邀请国内外顶尖厨师对决 实现文化碰撞与交流[3] - 国产美食综艺分化为两个赛道:专业化美食纪录片(如《风味人间》《早餐中国》)和娱乐化"美食+"综艺(如《十二道锋味》《中餐厅》)[5][7] 市场现状 - 美食综艺曾经历爆发式增长 成为综艺市场重要元素 但后期出现形式同质化套路化问题[8] - 节目创新面临两难:改革可能流失观众(如《拜托了冰箱》轰趴季豆瓣评分仅3.4) 不改则缺乏新鲜感(如《中餐厅》第九季未进热度周榜前十)[10] 节目表现 - 《一饭封神》和《炙热游戏》市场占有率未进入云合综艺日榜前十 灯塔专业版市占率榜单分别排名第八和第九[13] - 两档节目获得可观品牌招商:《一饭封神》吸引海天、美团团购、农夫山泉等品牌 《炙热游戏》获得李锦记、淘宝闪购、金龙鱼等赞助[13] - 节目连接线下消费场景 《一饭封神》发布遍布全国的数十家厨师餐厅指路 推动线下消费复苏[13] 挑战与机遇 - 美食竞技模式在中国出现水土不服 未能催生新爆款 但现阶段难言失败[13] - 以厨艺比拼为核心的模式缺乏明星流量带动 如何通过内容吸引观众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13]
我支持北方人组织自己的厨王大赛
36氪· 2025-08-01 11:49
北方菜系现状 - 河北菜在百年前因直系军阀个人口味被拔高地位,槐茂酱菜发展出50多个品种并行销海内外[1] - 当代美食竞技综艺《一饭封神》中北方菜系近乎绝迹,初选仅沈阳烤鸡架作为独苗,第一轮即被淘汰[1] - 鲁菜代表九转大肠未能"入局",节目中以江浙菜、闽菜、粤菜和法餐为主[1] - 北京代表性食材被选为豆汁儿,河北食材直接未能入选[3] - 北方菜系在厨王争霸和餐厅主理人热潮中缺乏存在感,但盛产吃播网红,尤以河北为最[3] 综艺节目表现 - 节目从84位"小厨"中选出16位进入下一轮,选手需在120分钟内完成拿手菜[6] - 川湘菜系以辣椒红和烟火暖为特色,71岁成都厨师用红油麻辣烘托蟹肉鲜甜[6] - 粤菜和淮扬菜以技法精致著称,清炖狮子头和客家龙虾泡饭体现食材本位美学[8] - 北方菜系呈现夕阳余晖之感,鲁菜九转大肠和沈阳炭烤鸡架成为刻板印象代表[8] - 节目虽涵盖西南、西北、东南菜系,但传统北方菜被明显忽视[8] 餐饮行业趋势 - 短视频时代催生大量北方碳水圈网红,如天津"团团记"和河北"大胖幸福生活"[9][14] - 北方网红擅长"吃做一条龙",兼具仪式感和科研精神,如煎饼果子和炸糕的复杂吃法[11] - 餐饮行业出现"主理人"泛滥现象,从咖啡馆蔓延至餐厅,强调商业噱头和流量密码[17][20] - 云贵川Bistro在全国野蛮生长,实为预制酸汤技术进步推动的无特色餐饮[21] - 行业存在过度包装现象,如将普通菜品冠以"分子料理"等高端名称[17][21] 文化价值探讨 - 美食评价体系存在偏差,米其林标准无法衡量农家灶台美食,导致北方菜系"系统性消失"[22] - 在"香煎鹅肝配法棍切片"和"白洋淀杂鱼贴饼子"之间本无高下之别,需去除附加的文化偏见[22] - 北方美食虽被边缘化,但通过吃播形式展现了独特的碳水文化和地域特色[3][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