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综艺制作
icon
搜索文档
邓莎丈夫即日起退出《再见爱人》,其丈夫被指行贿近千万,已辞任上市公司高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21:30
节目制作与播出动态 - 演员路行因个人原因于10月24日起退出综艺节目《再见爱人5》[1] - 《再见爱人5》第二期原定播出计划在10月23日被宣布调整推迟,但有报道称其将于10月24日正常播出[2] - 节目《再见爱人5》于10月16日上线,路行与邓莎作为夫妻嘉宾参与出演[3] 嘉宾路行相关事件 - 路行被曝曾向某退休干部行贿,涉及创联控股股票3141万股(价值812.44万元)、现金160万元及价值47万元的福卡等,总额近千万元[5] - 受贿干部史某燕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6个月[5] - 路行已于2025年10月17日辞任创联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02371 HK)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理由为投入更多时间于个人业务发展[5][7][8] 芒果超媒财务与运营表现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90.63亿元,同比减少11.8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16亿元,同比减少29.67%[13]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30.99亿元,同比减少6.5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52亿元,同比减少33.47%[13] - 公司股价于10月24日报收28.88元/股,下跌1.8%,最新市值约为540亿元[15] 核心业务与市场影响 - 《再见爱人》是芒果TV的代表性爆款综艺,对会员收入有显著推动作用,2024年末会员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9.3%至51.48亿元[13] - 2025年上半年,在《歌手2025》《乘风2025》等头部综艺推动下,芒果TV会员业务收入同比增长0.40%至24.96亿元[13] - 公司下半年业绩亮点可能为多方合作综艺《声鸣远扬2025》,该节目集结了八大平台的制播矩阵[14] - 尽管《再见爱人5》出现延播及嘉宾变动,但由于其聚焦离婚题材,招商情况一直不如其他节目,因此对广告收入的实际影响可能相对有限[13]
全素人综艺,要被恋综打响?
36氪· 2025-10-22 20:50
行业趋势:恋综模式转向“全素人”化 - 近期三档新恋综《恋爱特别邀请》《偏爱之恋》《逃离朝九晚五的恋爱》均采取几乎全员素人模式,显著区别于以往明星观察室+素人嘉宾的头部节目如《心动的信号》[2] - 纯素人恋综成为制作趋势,能有效控制制作成本,并避免明星观察室成为观众吐槽或跳过的“重灾区”[23] - 行业正尝试用更低的成本与更集中的男女嘉宾化学反应去开拓恋综发展的下一程可能性[7] 节目创新:差异化设定增强竞争力 - 《恋爱特别邀请》创新采用嘉宾亲友或工作伙伴组成“特别见证团”,可实时发信息提供建议,并设置每晚复盘环节,增强沉浸感与互动性[10][12] - 《偏爱之恋》主打“人海战术”和“大逃杀玩法”,集合20位单身男女,通过游戏比拼获取约会资源及留节目机会,融合爱情与竞争元素[16] - 《逃离朝九晚五的恋爱》聚焦北京打工人群体,以直接敲门邀请约会等设置增强主动性,话题贴近现实如房租讨论,获称“班味最重恋综”[18] 内容策略:共性手法与悬念打造 - 多档节目运用“鲶鱼效应”,如《恋爱特别邀请》第七期加入新嘉宾,《偏爱之恋》第四期引入新人并写入节目标题,以搅动关系走向制造悬念[20] - 三档节目正片除《恋爱特别邀请》主持人乐言外,其余参与者基本为素人或未知名人士,强化纯素人配置[20] - 节目通过设置VIP/SVIP专属内容(如加更版、衍生节目)增强会员吸引力,例如《恋爱特别邀请》VIP解锁加更、SVIP提前看新期,《逃离朝九晚五的恋爱》VIP专享《奇闻观察室》[27] 商业化探索:纯素人恋综的可行性 - 《恋爱特别邀请》和《偏爱之恋》完成上星播出,《偏爱之恋》获得三星独家冠名、Soul特约赞助、嘉顿行业赞助及CK合作伙伴等商业化支持[29] - 纯素人恋综虽可能影响项目定级与招商竞争力,但通过会员内容分层和衍生节目开发,仍具备商业化潜力[27][29] - 平台布局素人综艺可挖掘高流量红人红利,如《名侦探学院》打造群像并衍生南波万男团及周边销售,形成内容裂变[25] 行业挑战:选角与内容真实性 - 纯素人综艺需在选角及背景调查上下大功夫,防范前任实锤、学历造假或不当言论等风险,维护节目口碑与观众信任[30] - 恋综市场需求持续存在,《心动的信号8》结束近一月后售后节目《心动的周末》仍能带动嘉宾登上微博热搜[30] - 若选角团队能挖掘“高手”素人,提供真实恋爱观察反馈,素人综艺有望凭内容真实性迎来转折点[32][33]
爱优腾拼“厨艺”,美食综艺何时重回爆款行列?
36氪· 2025-09-17 16:58
行业趋势 - 2024年韩国美食竞技节目《黑白厨师:料理阶级战争》成为网飞非英语剧集播放冠军 采用厨师烹饪对抗和《鱿鱼游戏》"大逃杀"规则[1] - 国内长视频平台集中发力美食竞技综艺 腾讯视频《一饭封神》和优酷《炙热游戏:百厨大战》已上线 爱奇艺《美味的胜利》和抖音《闪光厨神》正在制作中[1] - 新一代厨综竞技性更强 沿用百人大逃杀和阶级比拼形式 为观众带来新鲜感[3] 历史发展 - 2012年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现象级爆火 以地域美食和人物故事展现民族人文情怀 带动全球观众对中国美食文化的关注[3] - 同年央视《厨王争霸》提升美食综艺竞技性和娱乐性 邀请国内外顶尖厨师对决 实现文化碰撞与交流[3] - 国产美食综艺分化为两个赛道:专业化美食纪录片(如《风味人间》《早餐中国》)和娱乐化"美食+"综艺(如《十二道锋味》《中餐厅》)[5][7] 市场现状 - 美食综艺曾经历爆发式增长 成为综艺市场重要元素 但后期出现形式同质化套路化问题[8] - 节目创新面临两难:改革可能流失观众(如《拜托了冰箱》轰趴季豆瓣评分仅3.4) 不改则缺乏新鲜感(如《中餐厅》第九季未进热度周榜前十)[10] 节目表现 - 《一饭封神》和《炙热游戏》市场占有率未进入云合综艺日榜前十 灯塔专业版市占率榜单分别排名第八和第九[13] - 两档节目获得可观品牌招商:《一饭封神》吸引海天、美团团购、农夫山泉等品牌 《炙热游戏》获得李锦记、淘宝闪购、金龙鱼等赞助[13] - 节目连接线下消费场景 《一饭封神》发布遍布全国的数十家厨师餐厅指路 推动线下消费复苏[13] 挑战与机遇 - 美食竞技模式在中国出现水土不服 未能催生新爆款 但现阶段难言失败[13] - 以厨艺比拼为核心的模式缺乏明星流量带动 如何通过内容吸引观众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13]
《脱友2》监制白洪羽:聚焦个体表演,以“段子为核心”赢得观众
新京报· 2025-09-05 14:33
节目核心定位与理念 - 节目以"用脱口秀和生活轻轻交手"为核心主张 精准捕捉当代年轻人面对生活时"坚韧又柔软"的状态 [3] - 本季节目在社会价值 文化表达与受众情绪共鸣上实现升级 通过多元视角与深度议题搭建与观众的对话桥梁 [4] - 节目汇聚59组不同职业与背景的选手 包括消防员 农学生 女子职业围棋手等多元群体代表 [4] 赛制设计与创新 - 节目组根据观众反馈将"笑友团"票数权重从每人10票调整为每人1票 与普通观众票数对等 体现对公平的重视 [5] - 采用"四位固定嘉宾+无飞行嘉宾"模式 保障嘉宾全程陪伴选手成长 增强观点输出的深度与情感连接的温度 [6] - 本季以"呈现优质作品"为核心价值观 舍弃高烈度淘汰规则 采用每个赛段拉通榜机制保障公平性 [10] 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 - 新人选拔机制依托线下俱乐部繁荣生态 由导演 演员 编剧和全国脱口秀俱乐部共同推进人才挖掘 [8] - 节目组为老选手提供稳定陪跑支持 包括舒适创作空间和符合时代情绪的创作引导 推动选手厚积薄发 [9] - 老选手通过生活阅历积累(如步惊云成为俱乐部老板 张骏积累学业经历)丰富创作素材 实现心智成熟 [9] 行业竞争与内容战略 - 面对多档脱口秀节目同期播出的竞争环境 公司认为市场扩大对行业土壤有夯实与拓展的积极作用 [11] - 压力转化为内容创新动力 本季聚焦脱口秀核心内容 剪辑流畅 摒弃过多真人秀元素 坚持"内容优先"原则 [12] - 舞台设计刻意简化 摒弃复杂舞美与特效 使观众注意力完全聚焦于演员表演与段子内容本身 [13] 制作理念与价值追求 - 节目通过社交媒体和市场调研吸收用户声音 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体现"听劝"的互动机制 [5] - 制作团队在每个环节追求极致 将精力投入服务内容与尊重观众核心需求 体现"真诚热爱"的价值底色 [13] - 节目组与嘉宾 选手形成真诚互动的良性关系 构建专业度高且无商业私心的"史上最佳"笑友团配置 [6]
百位厨师对决《一饭封神》,展现中华饮食“守正出新”文化活力
新京报· 2025-08-27 12:11
节目内容与制作 - 汇聚100位优秀厨师进行中国美食界巅峰对决 [1][2] - 以不论出身只论实力的专业主义精神奠定严肃竞技基调 [3] - 谢霆锋、张勇、郑永麒Vicky组成评审团进行多维度评判 [3] - 节目组打造专业灶台与舞台 并邀请《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担任顾问 [3] - 通过真实立体的中国厨师群像建立独特内容差异 [4] 文化价值与社会影响 - 精准切中助力餐饮行业复苏脉搏 呼应国民文化自信 [2] - 展现新一代厨师全新精神面貌与创作理念 打破刻板印象 [4] - 57岁选手在厨房重获自信 00后厨师22岁获黑珍珠一钻 [4] - 深刻诠释中华饮食守正出新的文化活力 [5] - 大厨在团队战中反思餐饮对强刺激的过度追求 [5] 商业转化与行业赋能 - 成功将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消费动力与文化影响力 [2] - 多位参赛主厨餐厅实现人气与营业额双重跃升 [6] - Ken's Kitchen荣获大众点评面馆三榜Top1大满贯 [6] - 北京华尔道夫酒店预订量翻倍 The Georg销售额涨幅超365% [6] - 成为推动餐饮文化发展的新引擎 有效激活消费市场 [6]
星空华文(06698.HK)上半年净亏损收窄至1110万元
格隆汇APP· 2025-08-22 17:30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人民币5900万元 [1] - 同期毛利为人民币2200万元 [1] - 净亏损为人民币1110万元较去年同期净亏损人民币5600万元大幅减少 [1] 业务运营 - 公司重心转移至综艺节目的导演团队及后期制作方面 [1] - 综艺节目IP制作、运营及授权业务实现毛利去年同期为毛亏 [1] - 行政开支较2024年同期有所减少 [1]
谢霆锋,香港的下一位商业大佬
创业家· 2025-05-27 18:02
核心观点 - 谢霆锋从演艺明星转型为成功创业家,通过"忠于自我,做到极致"的理念在娱乐和商业领域取得显著成就 [4] - 锋味品牌通过极致产品力和文化内涵实现快速增长,成为年销售过亿级的食品品牌 [12] - PO朝霆后期制作公司从零起步发展为亚洲一流团队,证明了其商业眼光和执行能力 [20][21] - 谢霆锋的商业布局体现对中国文化和国货品牌的支持,包括特步投资和退出加拿大国籍等举措 [26] 锋味品牌发展 - 2014年推出《十二道锋味》综艺节目,旨在推广美食文化 [9] - 2016年成为首位获"米其林之友"奖项的华人 [11] - 2021年创立锋味派品牌,三个月内单月销售额突破千万元 [11] - 产品开发坚持高标准:烤肠采用70%黑猪肉+30%鸡肉配方,拒绝防腐剂和色素 [11] - 截至2025年4月数据:爆汁烤肠累计销售额15亿元,意面/午餐肉/小笼包年销售过亿,复购率65% [12] - 线下覆盖全国160个城市15000+门店,并启动国际化布局500余家门店 [12] PO朝霆创业历程 - 2003年23岁时创立,为当时中国唯一全数码流程后期制作公司 [15] - 创业动机源于发现香港缺乏优质后期制作公司,决定填补市场空白 [16] - 初期隐姓埋名运营,避免利用明星身份 [17] - 聘请资深专业人士杨文杰管理,第二年即实现盈利 [19] - 2010年已发展为上百人团队,占香港广告市场60%份额(每60秒广告占36秒) [20] - 2016年出售控股权给数字王国,净赚超亿港元 [21] 商业理念与战略 - 创业方法论:找对的人做对的事,参考足球管理模式 [19] - 产品哲学:通过持续练习构建稳定,每道菜品打磨几十次才上市 [11] - 国际化视野:推动中国美食文化出海,搭建东西方美食桥梁 [24] - 国货支持:2002年起代言特步,2016年投资2250万港元,2020年追加1240万港元 [26] - 身份认同:2021年申请退出加拿大国籍,强调"本来就是中国人" [26] 行业影响 - 在明星餐饮频繁"翻车"环境下实现持续增长,展现差异化运营能力 [12] - 为香港娱乐和商业领域树立新一代标杆,延续"狮子山下精神" [27] - 证明跨界创业者可以通过极致专注在多个领域取得成功 [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