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群体性应激
icon
搜索文档
“一眼假”的汽车失控谣言为何大行其道?|有点逸思
第一财经· 2025-07-25 21:18
事件概述 - 比亚迪汉网约车在成都天府机场停车场绕行数十圈引发"汽车失控"舆论风波 经警方调查确认是驾驶员情绪急躁导致 与车辆本身无关 [1][2] - 比亚迪公司迅速澄清涉事车辆刹车系统功能正常 事件与车辆本身无关 [2] 群体性应激现象分析 - "汽车失控"已成为群体性应激的"压力源" 在情绪感染和媒体放大作用下容易引发非理性反应 [2] - 涉及非正常行驶车辆时 公众会迅速贴上"失控"标签并在社交渠道裂变式传播 [2] - 公众对"汽车失控"的恐惧源于特斯拉系列事故 2020年7-8月至少5起 2021年2月"车顶维权案" 2022年11月"潮州2死3伤"事件影响深远 [3] 行业深层原因 - 公众焦虑源于汽车新能源化和智能化迭代过快导致掌控感丧失 与人身安全密切相关的特性放大了这种恐惧 [3] - 新能源车加速性能突破传统认知 二十万级别电车达到百万豪车水平 智能化发展可能触发恐怖谷效应 [4] 政策与行业影响 - 群体性应激反应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3年7月7日发布新制动标准 2026年1月实施 [4][5] - 新标准禁止强制单踏板模式 要求必须通过制动踏板完成最终刹停 降低误操作风险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