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老周期框架
icon
搜索文档
“五问五答”看当前火电投资逻辑
长江证券· 2025-11-10 19:1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公用事业行业(火电)的投资评级为“看好”,并维持这一评级 [11] 核心观点 - 火电行业正处于新老投资框架切换的历史级别拐点,资本市场行情久期可能超出市场基础预期 [5] - 当前时点“老周期框架”和“新红利框架”均有逻辑支撑:周期框架下煤价不具备持续大涨基础且适度上涨可通过电价顺价传导;红利框架下容量电价阶梯式抬升使盈利与煤价关联度下降,业绩和分红的可预期性、可持续性提升 [5] - 投资框架切换导致煤价对火电股价的影响权重在2025年大幅降低 [8] - 推荐关注全国性火电央企,因其具备更优的利润兑现率和分红增长预期 [7] - 火电企业未来利润增长点包括全国性布局的灵活性、新能源资本开支压力缓解带来的股东回报提升、以及电力体制改革深化下灵活性价值的兑现 [9] 度电盈利修复至高位,布局火电的逻辑 - 行业龙头华能国际2025年前三季度度电利润总额实现0.051元/千瓦时,单三季度修复至0.060元/千瓦时,为2022年以来最高水平 [17] - “老周期框架”下,宏观经济处于弱复苏阶段,煤炭在碳中和及保供背景下难现2021-2022年大涨走势,适度煤价上涨可通过电价顺价传导 [19] - “新红利框架”下,容量电价2024-2025年全国大部分地区为100元/千瓦·年,2026年将再升不低于65元/千瓦·年,折算度电贡献从约0.023元/千瓦时抬升至不低于0.037元/千瓦时 [23] - 容量电价提升使火电盈利来源结构改善,与周期煤价关联度下降,资本市场可通过拉长资产久期、优化折现率实现资产价格重估 [23] PB估值存在失真,适用定价方法 - 市场过去长期以PB估值体系看待火电,但在投资框架切换过程中有效性不足 [6] - 新红利框架下,市盈率或股息率是更好参考依据 [6] - 火电市盈率长期低于其他电源,部分公司PE不足10倍,偏低估值水平将随容量电价加持和框架切换被重新审视 [28] - 参考煤炭采掘、石油开采等周期红利资产,4.5%-5.0%股息率为市场长期资金可接受水平 [30] - 基于2026年业绩预期,华能国际H预期股息率在8%以上,大唐发电H及华电国际H接近6%,仍有修复空间和投资价值 [31] 全国性火电央企与区域性火电企业比较 - 更推荐关注以华能国际、大唐发电等为代表的全国性火电央企 [7] - 容量电价机制完善为整个火电行业带来向上β,全国性央企具备特定α [36] - 中央国资委考核从“一利五率”升级至综合“市值管理”和“分红倡导”,全国央企利润兑现率、分红增长率大概率好于市场预期 [36] - 区域国企服从地方国资系统管理,现阶段优先考虑有中央国资委考核约束的全国央企 [36] 煤价涨而火电不跌的现象分析 - 2024年年中动力煤价格企稳回升导致火电股价下跌,但2025年6月下旬以来煤价持续小幅探涨并未导致火电股价下跌 [41] - 2024年容量电价实施第一年且煤价下行,资本市场仍以老周期框架为主导 [41] - 2025年因2026年容量电价明确抬升使周期切换红利预期更明确,且经历2025年全国中长期协议电价下行后,火电运营商业绩展现超预期韧性 [41] - 煤价对火电经营和股价影响权重下降,但后续仍需边际跟踪煤价和电价;红利框架下需加大跟踪分红回报相关事项 [45] 火电企业未来利润增长点 - 全国性发电集团核心火电平台具备全国开发建设区域可选择性,可灵活结合政策变化开发合适电源种类,规避单一电源风险 [47] - 新能源发展转向需求导向、效益为先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新能源板块资本开支压力有望明显缓解,央企资本开支达峰后增加股东回报是潜在资产价格向上重估期权 [49] - 新型电力系统下灵活可调节能力日益稀缺,现货市场全面推进和落地可期,火电机组通过“以量换价”方式(如放弃基础电量、增加调峰电量)可使度电盈利仍有向上空间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