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路径锁定效应
搜索文档
清北扎堆,行业离崩盘不远了…
商业洞察· 2025-09-16 17:24
行业人才流动与周期 - 当清北等顶尖高校毕业生大量涌入某个行业,往往预示着该行业的黄金期仅剩约8个月 [7] - 行业在接近饱和状态时倾向于只招募顶尖人才,而处于上升期的行业因前景不明朗、收入一般,鲜少有清北毕业生问津 [10] - 过去20年外企、15年前金融投行、10年前互联网大厂、5年前教育机构依次成为名校生就业热点,随后这些行业均出现下滑或调整 [6] 名校生的职业选择特征 - 顶尖名校毕业生因机会多、选择多,倾向于选择当下最好的公司和最高的薪酬,不愿冒险 [8] - 优绩主义筛选出的名校生更容易陷入认知惯性,放弃人生更多可能性,例如北大博士应聘城管,半数清华毕业生进入体制内 [11] - 高等教育培养的“突破舒适区”思维使名校生容易被PUA,更易成为服从性强、缺乏冒险精神的“绵羊式精英” [19] 经济周期对职业发展的影响 - 经济危机时期毕业的大学生可能永远无法赶上繁荣期毕业生的收入水平,因初始收入下降及职业路径锁定效应限制长期发展 [13] - 经济下行期,名校生因缺乏容错率,更倾向于选择就业安全区,如考编进入体制,而非冒险创业创新 [11][18] - 清北等顶尖学府内部竞争激烈,学生习惯沿单一路径内卷,从卷成绩到卷职位,限制了向外拓展的边界 [16]
清北扎堆,行业离崩盘不远了…
搜狐财经· 2025-09-13 22:02
行业人才流动与周期特征 - 清北毕业生集中涌入某行业预示其黄金期仅剩约8个月时间 [2] - 行业饱和阶段倾向于招募顶尖人才 而上升期行业因前景不明朗和收入一般鲜少吸引清北毕业生 [4] - 外企20年前处人才高光期 金融投行15年前辉煌 大厂10年前横扫名校 5年前80%北大文科生考教资 [1] 互联网行业人才结构 - 互联网黄金十年中流砥柱为北航北邮毕业生而非清北学生 [4] - 清北计算机专业学生多选择赴美深造 因硅谷收入更高 [4] - 创新领域如deepseek创始人来自浙大 机器人研发来自上海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产出技术人才 但TOP2毕业生罕见参与 [4] 教育行业就业趋势变化 - 2021年深圳中学以30万元年薪招募清北博士 但随后持续出现降薪传闻 [3] - 教育机构遭遇"双减"政策影响导致3000万人岗位调整 [1] - 北大博士应聘城管岗位 半数清华毕业生进入体制内就业 [5] 体制内就业热度攀升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在江苏录取最高分达663分 警官学院成为报考热门 [5] - 经济下行期清北毕业生惯性地选择就业安全区 优先考虑编制岗位 [5] - 金融专业北大毕业生转考公务员后月薪降至7000元 [15][19] 职业发展路径影响 - 经济衰退期毕业生初始收入下降且存在职业路径锁定效应(career path lock-in) [7] - 危机周期毕业生被迫进入低质量企业或非对口岗位 长期限制晋升空间与技能积累 [8] - 经济危机期毕业大学生终身收入难以赶上繁荣期毕业生 [6] 名校生就业行为特征 - TOP2毕业生倾向于选择当下最优公司与最高薪酬 规避风险 [3] - 清北学生缺乏容错率 评价标准仅限于聪明/努力/优秀 必须出类拔萃 [11] - 高等教育培养过程中强调"突破舒适区" 导致易接受痛苦条件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