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良率提升
icon
搜索文档
广立微: 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17 16:0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2.459亿元,同比增长43.1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68万元,同比大幅增长518.42% [1] - 扣非净利润为-107万元,但同比改善69.77%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404万元,较上年同期-8104万元改善82.67% [1] - 基本每股收益0.0796元/股,同比增长526.77% [1] 资产与股东结构 - 总资产33.40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94%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1.18亿元,微降0.77% [2] - 前十大股东中,史峥持股8.18%,郑勇军持股6.01% [2] - 北京武岳峰亦合高科技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持股4.91% [2] - 实际控制人郑勇军通过多个主体控制公司 [3][4] 业务运营特点 - 收入呈现明显季节性特征,下半年占比通常超68% [5] - 客户主要为国际国内一流集成电路厂商,采购流程规范性强 [5]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保持快速增长,达2.459亿元 [6] 战略布局 - 通过新加坡子公司收购LUCEDA NV 100%股权 [6] - 收购有助于完善硅光设计、测试、良率提升领域解决方案 [6] - 将拓宽海外销售渠道,增强行业竞争力 [6]
广立微(301095.SZ):公司拟收购LUCEDA NV 100%的股权
新浪财经· 2025-08-13 12:04
收购交易 - 公司以自有资金通过全资子公司广立微电子(新加坡)有限公司收购LUCEDA NV 100%股权 [1] - 交易完成后标的公司将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1] 标的公司业务 - LUCEDA主营业务为硅光芯片设计成套软件以及PDK开发、设计流程优化与专业培训等服务 [1] 战略意义 - 收购将助力公司在硅光设计、测试、良率提升领域形成系统性解决方案 [1] - 交易有助于拓宽公司海外销售渠道 [1] - 收购将进一步构筑公司行业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1]
智能诊断+AI 双核赋能 广立微YAD贯穿全链路良率诊断分析
半导体芯闻· 2025-05-19 18:04
行业痛点与挑战 - 芯片良率是厂商生命线,直接影响成本控制、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1] - 先进制程下良率问题呈现系统性、多源头、跨层级复合特征,传统DFT工具难以有效识别复杂失效模式 [1] - 设计与制造数据分散且系统不互通,导致根因追溯效率低下、周期拉长 [1] 解决方案核心 - 广立微YAD良率感知大数据诊断平台破解数据孤岛问题,集成DFT工具诊断报告解析与DATAEXP大数据平台 [2] - 构建覆盖"设计-制造-测试-分析"全链路数据的诊断图谱,实现跨域数据实时关联 [2] - 形成从芯片设计诊断到量产良率提升的全流程闭环 [4] 技术差异化 - 支持主流DFT诊断报告智能解析,结合电路设计数据、测试数据及制造数据进行协同优化 [6] - 融合AI算法模型实现根因诊断分析(RCA),结合版图图形模式分析(LPA)识别系统性失效 [11] - 集成WPA晶圆空间模式分析模块,快速筛选特征Pattern数据进行根因诊断 [13] 客户价值体现 - 良率分析效率从数周缩短至数小时,通过图形化界面和全流程分析方案提升效率 [9] - AI算法结合全流程数据提高根因分析准确率,自动推荐PFA候选者 [9] - 识别隐藏系统性设计问题,通过多维度数据相互验证失效根因 [9] 平台功能亮点 - 全流程数据贯通:串联芯片CP数据、Inline Metrology、WAT、Defect数据实现多维度下钻分析 [10] - 智能化诊断分析:生成缺陷根因概率图,支持Memory诊断的Bitmap分析 [11] - 可视化交互:提供Wafer Map视图和缺陷相关电路图/布局信息,节省分析时间 [14] - PFA便捷选取:自动推荐最佳物理失效分析候选者,提高命中率并降低人工成本 [15] 战略定位 - 将分散的设计/工艺/测试数据转化为良率提升动能,通过AI算法锁定关键失效模式 [16] - 公司是集成电路EDA软件与晶圆级电性测试设备供应商,专注芯片成品率提升技术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