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芯片投资下半场
icon
搜索文档
套现12亿,67岁半导体老将体面离场
芯世相· 2025-07-02 15:54
核心观点 - 自证监会发布"并购6条"后,半导体行业并购交易升温,出现多笔引人注目的交易 [2][3] - PE/VC机构开始通过掌控产业平台进行并购整合,武岳峰、临芯资本等机构尝试亲自操刀下场"创业" [6][32] - 中颖电子被致能工电收购,交易溢价20%,创始人套现12亿离场,公司实控人变更 [5][12] - 致能工电作为产业投资平台,已投资7家半导体公司,构建汽车、工业和消费领域的芯片产业集团 [19][28] - 半导体投资进入下半场,投资机构通过不同模式探索长期经营和产业培育的可能性 [29][34] 并购交易案例 - 晶丰明源将购买易冲科技控制权,概伦电子宣布收购成都锐成芯微控股权 [3] - 海光信息发起对中科曙光的收购,市值分别为3000亿和900亿 [3] - 中颖电子控股股东转让14.2%股份给致能工电,交易总价12.45亿元,溢价20% [5][10][12] - 交易完成后致能工电将掌控中颖电子23.4%表决权,公司变更为无实控人 [11][12] 中颖电子经营状况 - 公司市值从最高250亿缩水至80亿左右 [14]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6.02亿、13亿和13.43亿,呈下滑趋势 [16]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3亿、1.86亿和1.34亿,同比下滑12.86%、42.32%和28.01% [16] - 2024年毛利率33.6%,创17年新低,2024年一季度进一步降至32.1% [16] - 传统家电MCU业务占比81%,市占率25%,但市场已饱和 [16] - 车规级MCU业务进展缓慢,仍处于客户导入阶段 [16] 致能工电背景与投资布局 - 由上海国资、徐州国资和武岳峰科创合作设立的产业平台 [6] - 2024年营收2.06亿,主营业务亏损0.81亿,投资收益等贡献1亿利润 [21] - 流动资产占比高,货币资金和金融资产23.27亿,权益投资16.29亿 [23] - 已投资7家半导体公司,包括博通集成、恒泰柯、芯路通讯等 [24][26] - 在MCU领域形成"家电+工业+汽车"三场景产品矩阵 [28] - 投资策略多为谋求控股地位或成为第二大股东 [28] 投资机构新模式探索 - 武岳峰通过致能工电平台主导投资,而非设立基金 [30][31] - 临芯投资通过收购重庆路桥股份,借助上市公司平台推动半导体并购 [33] - 兴橙资本自主设立越海集成,建设传感器封装项目 [33] - 三种模式各有优劣,但都呈现"创始人模式"特征 [34][35] - 投资人需兼具经营与投资能力,成为长期经营者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