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颖电子(300327)
icon
搜索文档
创业板融资余额九连增
证券时报网· 2025-07-18 10:00
创业板融资余额变动 - 截至7月17日创业板两融余额达3728.20亿元单日增加24.75亿元融资余额3716.73亿元单日增加24.49亿元连续九个交易日累计增加124.62亿元 [1][2] - 融资余额增幅最大个股为菲利华(351.84%)、福赛科技(182.02%)、明阳电气(134.65%)降幅最大个股为欧陆通(-32.55%)、中颖电子(-32.43%)、元道通信(-29.16%) [2][3] - 融资余额增幅超20%的个股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13只)、计算机(13只)、医药生物(12只)行业 [4] 个股表现与资金流向 - 融资余额增幅超20%的个股平均上涨11.55%其中东田微(56.31%)、德固特(52.22%)、普联软件(43.69%)涨幅居前乖宝宠物(-16.41%)、宏工科技(-15.25%)、霍普股份(-13.60%)跌幅居前 [5] - 融资余额增加金额最多为新易盛(+12.37亿元)、中际旭创(+9.02亿元)、指南针(+6.82亿元)减少最多为四方精创(-3.31亿元)、中颖电子(-2.66亿元)、神州泰岳(-2.11亿元) [5][6] - 宁德时代融资余额增加2.44亿元至65.78亿元东方财富融资余额达231.90亿元单日增加2.18亿元 [7]
创业板公司融资余额八连增 其间累计增加100.13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17 10:44
创业板融资余额变动 - 截至2025年7月16日,创业板两融余额达3703.4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8.32亿元,融资余额为3692.24亿元,连续八个交易日累计增加100.13亿元 [1][2] - 融资余额增幅最大的是菲利华(227.29%)、东田微(185.91%)、福赛科技(161.23%),降幅最大的是中颖电子(-33.38%)、毓恬冠佳(-30.90%)、欧陆通(-28.70%) [2][3] - 融资余额增幅超20%的个股主要集中在计算机(13只)、电力设备(12只)、医药生物(12只)行业 [4] 个股融资余额变动金额 - 融资余额增加金额最多的是新易盛(增加6.76亿元至49.22亿元)、中际旭创(增加6.17亿元至72.49亿元)、指南针(增加4.56亿元至32.43亿元) [5] - 融资余额减少金额最多的是四方精创(减少4.19亿元至15.66亿元)、中颖电子(减少2.74亿元至5.47亿元)、神州泰岳(减少1.67亿元至13.22亿元) [5] 市场表现 - 融资余额增幅超20%的个股平均上涨9.72%,跑赢创业板指,涨幅最高的是东田微(52.32%)、普联软件(44.04%)、铜冠铜箔(37.52%),跌幅最大的是宏工科技(-17.72%)、乖宝宠物(-16.19%)、霍普股份(-12.98%) [5]
政策红包再砸创新药!联环药业8天6板掀热潮,板块嗨了
格隆汇· 2025-07-16 14:29
政策利好驱动创新药板块大涨 - 国家医保局明确将创新药排除在第十一批药品集采范围之外 直接消除市场对创新药利润空间被挤压的担忧 [4][6] - 2025年医保目录调整首次新增商保创新药目录 为高临床价值但不符合医保定位的创新药提供支付渠道 [6] - 《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形成研发、准入、支付全链条支持 包括医保数据用于研发、商保覆盖扩大等 [6] 市场表现数据 - A股创新药板块涨停潮:联环药业8天6板 广生堂涨16.42% 我武生物涨14.97% 哈三联等10余只个股涨停 [1][2] - 港股创新药概念股普涨:丽珠医药涨13.61% 绿叶制药涨8.55% 复星医药涨8.20% 康方生物涨5.22% [3] 业绩与国际化进展 - 药明康德上半年营收207.99亿元(+20.64%) 净利润63.15亿元(+44.43%) [7] - 甘李药业净利润预增100.73%-114.12% 众生药业预增94.49%-140.25% 奥赛康预增78.58%-131.50% [7] - 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PD-1/VEGF双抗授权交易 总金额60.5亿美元刷新行业纪录 [8] 机构观点与估值分析 - 高盛指出中国生物科技公司市值仅为美国同行14%-15% 但全球创新贡献占比达33% 存在价值重估空间 [9] - 兴业证券认为"创新+国际化"趋势不变 政策支持+全球竞争力+盈利兑现驱动行业景气度 [9] - 交银国际测算港股创新药龙头前瞻市销率3倍 低于美股平均4倍 外资仓位处于底部或引发后续资金流入 [9]
中证高新技术企业指数报2841.47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中颖电子等
金融界· 2025-07-10 16:33
中证高新技术企业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低开高走 中证高新技术企业指数报2841 47点 [1] - 中证高新技术企业指数近一个月上涨1 56% 近三个月上涨12 99% 年至今上涨14 50% [1] 指数编制方法 - 指数样本选取标准为近三年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率最高的50家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证券 [1] - 采用研发费用占比进行加权计算 基日为2014年06月30日 基点为1000 0点 [1] 指数权重构成 - 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11 33% 依次为广生堂(1 62%) 微芯生物(1 29%) 百普赛斯(1 24%) 恒生电子(1 22%) 信安世纪(1 21%) 兆日科技(1 2%) 翰宇药业(1 17%) 奥比中光(1 13%) 炬芯科技(1 13%) 中颖电子(1 12%) [1] - 市场板块分布为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50 71%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49 29% [1] 行业分布 - 信息技术占比64 19% 医药卫生占比21 78% 工业占比9 08% 通信服务占比3 03% 金融占比1 05% 可选消费占比0 88% [2] 指数调整规则 - 样本每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每次调整样本比例一般不超过30%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2] -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2]
中颖电子:BMIC可适配固态电池场景 但公司不生产固态电池
快讯· 2025-07-03 16:28
中颖电子BMIC产品适配性 - 公司的BMIC产品可以适配固态电池场景 [1] - 公司明确表示不生产固态电池 [1]
套现12亿,67岁半导体老将体面离场
芯世相· 2025-07-02 15:54
核心观点 - 自证监会发布"并购6条"后,半导体行业并购交易升温,出现多笔引人注目的交易 [2][3] - PE/VC机构开始通过掌控产业平台进行并购整合,武岳峰、临芯资本等机构尝试亲自操刀下场"创业" [6][32] - 中颖电子被致能工电收购,交易溢价20%,创始人套现12亿离场,公司实控人变更 [5][12] - 致能工电作为产业投资平台,已投资7家半导体公司,构建汽车、工业和消费领域的芯片产业集团 [19][28] - 半导体投资进入下半场,投资机构通过不同模式探索长期经营和产业培育的可能性 [29][34] 并购交易案例 - 晶丰明源将购买易冲科技控制权,概伦电子宣布收购成都锐成芯微控股权 [3] - 海光信息发起对中科曙光的收购,市值分别为3000亿和900亿 [3] - 中颖电子控股股东转让14.2%股份给致能工电,交易总价12.45亿元,溢价20% [5][10][12] - 交易完成后致能工电将掌控中颖电子23.4%表决权,公司变更为无实控人 [11][12] 中颖电子经营状况 - 公司市值从最高250亿缩水至80亿左右 [14]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6.02亿、13亿和13.43亿,呈下滑趋势 [16]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3亿、1.86亿和1.34亿,同比下滑12.86%、42.32%和28.01% [16] - 2024年毛利率33.6%,创17年新低,2024年一季度进一步降至32.1% [16] - 传统家电MCU业务占比81%,市占率25%,但市场已饱和 [16] - 车规级MCU业务进展缓慢,仍处于客户导入阶段 [16] 致能工电背景与投资布局 - 由上海国资、徐州国资和武岳峰科创合作设立的产业平台 [6] - 2024年营收2.06亿,主营业务亏损0.81亿,投资收益等贡献1亿利润 [21] - 流动资产占比高,货币资金和金融资产23.27亿,权益投资16.29亿 [23] - 已投资7家半导体公司,包括博通集成、恒泰柯、芯路通讯等 [24][26] - 在MCU领域形成"家电+工业+汽车"三场景产品矩阵 [28] - 投资策略多为谋求控股地位或成为第二大股东 [28] 投资机构新模式探索 - 武岳峰通过致能工电平台主导投资,而非设立基金 [30][31] - 临芯投资通过收购重庆路桥股份,借助上市公司平台推动半导体并购 [33] - 兴橙资本自主设立越海集成,建设传感器封装项目 [33] - 三种模式各有优劣,但都呈现"创始人模式"特征 [34][35] - 投资人需兼具经营与投资能力,成为长期经营者 [35]
中颖电子(300327) -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025-06-30 18:45
业绩总结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于2025年5月19日获股东大会通过[5] 权益分派 - 以339,476,794股为基数,每10股派2元现金,分红67,895,358.8元[3] - 每10股现金分红1.988796元,每股0.1988796元[4] - 股权登记日2025年7月8日,除权除息日7月9日[9] 分红安排 - 委托代派A股股东红利7月9日划入账户,4家股东公司自派[11][12]
67岁创始人套现12亿离场
36氪· 2025-06-26 18:15
半导体行业并购趋势 - 自证监会发布"并购6条"后,半导体领域并购交易升温,出现多笔引人注目的交易,如晶丰明源收购易冲科技、概伦电子收购成都锐成芯微、海光信息收购中科曙光等[4] - 行业出现PE/VC利用产业平台发起并购的新模式,如武岳峰通过致能工电平台收购中颖电子[5] - 半导体产业链并购整合已进入多点开花阶段[4] 中颖电子交易细节 - 中颖电子控股股东威朗国际及Win Channel Ltd转让14.20%股份给致能工电,交易总价12.45亿元,转让价格25.677元/股,较停牌前溢价20%[7][8][9] - 致能工电还将通过表决权委托控制另外9.2%股份,合计掌控23.4%表决权[9] - 交易完成后公司实控人由创始人傅启明变为致能工电,67岁创始人套现12亿离场[9] 中颖电子经营状况 - 公司市值从2021年高峰250亿缩水至80亿左右[10]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6.02亿、13亿、13.43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3亿、1.86亿、1.34亿,连续下滑[11] - 2024年毛利率33.6%创17年新低,2024Q1进一步降至32.1%[11] - 传统家电MCU业务占比81%但增长乏力,车规级MCU新业务进展缓慢[11] 致能工电背景与战略 - 由上海国资、徐州国资和武岳峰科创合作设立的产业平台,已投资7家半导体公司[5][15] - 2024年营收2.06亿,主营业务亏损0.81亿,但投资组合升值带来1亿收益[16] - 总资产51.7亿中76.52%为金融资产,实质已相当于投资机构[17] - 投资标的聚焦汽车半导体领域,如恒泰柯、芯路通讯、泰矽微等[20] 武岳峰投资模式创新 - 通过公司模式而非基金模式主导并购,可解决存续期限制、提供持续现金流、更好绑定各方利益[24] - 管理500亿基金,投资200余家公司,曾主导收购芯成半导体(ISSI)[23] - 与临芯投资、兴橙资本等机构共同探索"创始人模式",投资人亲自操刀下场创业[26][27] 产业协同与未来展望 - 收购中颖电子后将形成"家电+工业+汽车"三场景MCU产品矩阵[21] - 产业协同空间支撑20%溢价收购[21] - 半导体投资进入下半场,机构通过长期经营探索新可能性[5][27]
67岁创始人套现12亿离场
华尔街见闻· 2025-06-25 17:50
半导体行业并购趋势 - 自2023年9月证监会发布"并购6条"后,全国各地并购交易逐渐升温,半导体领域诞生多笔引人注目的交易,如晶丰明源收购易冲科技、概伦电子收购成都锐成芯微控股权、海光信息收购中科曙光等[1][2] - 行业最近出现PE/VC利用产业平台发起并购的案例,如中颖电子控股权转让给致能工电[3][4] - 半导体产业链上的并购整合已进入多点开花阶段[2] 中颖电子交易细节 - 中颖电子控股股东威朗国际及股东Win Channel Ltd与致能工电签署协议,合计转让14.20%公司股份,转让价格25.677元/股,总价12.45亿元[4][7][8] - 交易完成后致能工电还将通过表决权委托控制中颖电子另外9.2%股份,合计掌控23.4%表决权[9] - 交易价格较停牌前21.41元/股溢价20%,67岁创始人套现12亿离场[11] 中颖电子经营状况 - 公司是MCU领域龙头企业,主要产品应用在家电等领域,2021年11月股价达82元/股,市值250亿,但最近两年市值缩水至80亿左右[12][13]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6.02亿、13亿和13.43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3亿、1.86亿和1.34亿,同比下滑12.86%、42.32%和28.01%[15] - 2024年毛利率33.6%创17年新低,2024年一季度进一步降至32.1%[15] - 传统家电MCU业务占比81%达10.93亿,市占率25%但市场已饱和,消费电子BMIC、AMOLED受市场疲软影响萎缩[15] - 车规级MCU业务进展缓慢,仍处于导入客户阶段[16] 致能工电背景与布局 - 致能工电是上海国资、徐州国资和武岳峰科创合作设立的产业平台,在武岳峰操盘下已连续收购、参投7家半导体公司[6][18] - 2024年营收2.06亿,主营业务亏损0.81亿,但投资组合升值带来1亿收益[21] - 流动资产占比高,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23.27亿,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和非流动金融资产合计16.29亿占总资产51.7亿的76.52%[23] - 已投资企业包括博通集成、上海恒泰柯、芯路通讯Chipways、泰矽微电子、韶芯集成电路、昂宝电子等,主要应用场景涉及汽车领域[25][26][27][28] - 通过本次交易将形成"家电+工业+汽车"三场景MCU产品矩阵[29] 武岳峰资本运作模式 - 武岳峰累计管理超500亿基金,投资超200家公司,曾领衔中国财团收购芯成半导体(ISSI)[31] - 通过公司模式而非基金模式主导投资,优势包括无存续期限制、可获得持续现金流、利益绑定更紧密等[32] - 类似模式还有临芯投资通过收购重庆路桥股份操刀半导体并购,兴橙资本设立越海集成开展制造+封装业务[34][35][37] - 这些机构尝试呈现"创始人模式"特征:自己操刀,下场创业,对投资人要求更高[39]
中颖电子(300327) -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中颖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之财务顾问核查意见
2025-06-23 19:32
权益变动情况 - 威朗转让31,718,000股、WIN CHANNEL转让16,767,396股给致能工电,合计48,485,396股,占总股本14.20%[10][35] - 威朗将31,392,176股股份表决权委托给致能工电24个月,占总股本9.20%[10][35] - 权益变动前威朗和WIN CHANNEL合计持股23.40%,变动后致能工电持股14.20%,表决权23.40%[36] - 本次标的股份转让价格为25.677元/股,转让价款总计12.4495951309亿元[59] 公司财务数据 - 致能工电近三年总资产分别为425,981.68万元(2022年)、445,613.01万元(2023年)、516,975.55万元(2024年)[28] - 近三年总负债分别为866.67万元(2022年)、8,137.80万元(2023年)、6,816.07万元(2024年)[28] - 近三年净资产分别为425,115.01万元(2022年)、437,475.20万元(2023年)、510,159.48万元(2024年)[28] - 近三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0.20%(2022年)、1.83%(2023年)、1.32%(2024年)[28] - 近三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22年)、15,005.09万元(2023年)、20,610.39万元(2024年)[28] - 近三年利润总额分别为10,344.88万元(2022年)、 -11,931.42万元(2023年)、2,020.21万元(2024年)[28] - 近三年净利润分别为7,924.06万元(2022年)、 -9,940.09万元(2023年)、935.35万元(2024年)[28] - 近三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63%(2022年)、 -2.30%(2023年)、0.20%(2024年)[28] 公司结构与股权 - 信息披露义务人上海致能工业电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44,641.80万元[17] - 致能合伙持有致能工电81.7522%股权,为控股股东,出资额57.3亿元[20][23] - 致能工电控制上海致能恒芯工业电子等3家核心企业,注册资本分别为140,050万元、2,000万元、102,000万元[24] 未来展望 - 致能工电未来12个月内不排除继续增持中颖电子股份,18个月内不转让本次取得股份[16] - 截至核查意见出具日,暂无未来12个月改变或重大调整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的计划[39] - 暂无未来12个月内针对上市公司或其子公司的具体重组计划,但不排除后续筹划相关事项[40] - 协议转让完成股份过户日起30个工作日内或合理时间内调整上市公司治理结构[41] 协议与程序 - 2025年6月6日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和《表决权委托协议》[37][56][65] - 本次股份转让实施前需按深交所规定履行合规性确认等程序,并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38] 其他 - 致能工电实施权益变动目的是布局工业及汽车芯片领域,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权[14] - 信息披露义务人拟支付的股份转让价款预计全部来源于自有资金[26] - 为避免同业竞争和规范关联交易,信息披露义务人出具相关承诺[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