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级收费模式

搜索文档
联发科起诉华为
是说芯语· 2025-06-26 15:13
专利诉讼背景 - 联发科子公司HFI Innovation正式对华为旗下五家子公司提起专利侵权诉讼,涉及欧洲专利EP2689624,该专利为LTE核心技术,关联4G LTE网络中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分配效率 [1] - 此次诉讼恰逢华为在UPC对联发科发起5G专利诉讼四个月后,形成技术代际交叉的司法对攻态势 [1] 专利战起源与发展 - 双方矛盾始于2022年3月的5G专利许可谈判,华为提出以每台终端2.5美元为上限的芯片级许可费率,联发科认为该费率计算方式不符合FRAND原则,导致谈判破裂 [2] - 2024年5月,华为率先在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联发科侵犯其5G专利组合,索赔4620万美元 [2] - 2024年7月,联发科及子公司在英国法院起诉华为,控告其侵犯三项涉及4G/5G专利,并寻求禁令 [2] 全球司法对峙格局 - 专利博弈已在中、英、德三国形成三足鼎立的司法对峙格局 [3] - 英国高等法院确认有权设定全球FRAND费率,华为可能面临统一的专利使用费率判定 [3] - 华为在中国法院系统构建起密集的诉讼网络,联发科则选择欧洲统一专利法院和英国高等法院作为主攻方向 [3] 技术代际与商业模式交锋 - 诉讼呈现4G与5G专利的代际交织特征,华为被控侵权的EP2689624专利属于LTE基础技术,联发科在英国发起的诉讼则涉及5G终端信道状态反馈等关键专利 [6] - 华为力推的"芯片级"收费模式若获司法认可,将颠覆高通、爱立信等传统专利权人沿用的"终端级"收费体系 [6] - 行业分析机构Strategy Analytics测算,若该模式普及,中国手机厂商的专利成本结构将发生根本性改变,单台设备专利费用支出可能下降30%-40% [8] 行业规则重构 - 知识产权纠纷已占半导体行业上市公司诉讼案件的47%,跨国纠纷呈现指数级增长 [9] - 联发科与华为的司法对决正成为检验全球专利规则适应性的关键案例 [9] - 英国法院已率先在OPPO诉诺基亚案中确立5G全球累积费率上限(5.273%) [9] 终端市场影响 - 若联发科胜诉,华为可能被迫调整专利收费策略,缓解小米、OPPO等终端厂商的成本压力 [10] - 若华为占据上风,则可能加速通信行业从"终端付费"向"芯片付费"的商业模式转型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