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位费
搜索文档
吵了这么多年的茶位费,终于要被立法整治了?
36氪· 2025-10-28 09:56
茶位费现象与争议 - 茶位费在广东餐饮业普遍存在,并随粤菜企业扩展至全国,引发外地游客关于其合理性的讨论 [1] - 2025年国庆假期广东接待游客6517.6万人次,较2024年国庆假期增长11.5% [1] - “8个月婴儿没喝茶被收茶位费”及“广东的茶位费合理吗”等话题在10月中旬登上微博热搜,引发持续讨论 [1][4] 茶位费的历史起源 - 茶位费起源于清朝咸丰、同治年间的“一厘馆”“二厘馆”茶水铺,每人收取一厘或二厘钱作为基本消费 [7] - 早期店家规定至少要点“一盅两件”作为最低消费,这是在茶位费之外的正常收费 [7] - 光绪年间出现更高级的茶室、茶居和茶楼,茶位费随之提高,并额外收取称为“槟水”的服务费 [7] - 民国初年茶楼成为公共聚集场所,茶位费被视为占用场地的合理费用 [9] 当前茶位费的收费现状 - 2016年广州市消委会报告显示99%受访消费者被收取过茶位费,65%餐饮店收费标准为1-5元/人 [15] - 77%受访消费者认为收取茶位费“不合理”,23%认为“可以理解、接受” [15] - 部分茶餐厅实行“斋饮双计”,即顾客只点饮品需按双倍计价,以平衡座位占用成本 [12] 关于茶位费存废的讨论 - 广州市消委会曾建议统一取消基本茶位费,规范餐饮收费行为 [15] - 餐饮业经营者认为茶市“旺丁不旺财”,茶位费是营收保底部分,有必要收取 [15] - 市场调节观点认为茶位费属市场双向选择,经营者应明码标价,消费者自由选择 [15] - 另一种观点主张茶位费应回归“茶水费”本质,按实际消费情况收费 [15] 早茶文化的演变与适应 - 早茶开市时间从以往六点半推迟至现在一般不早于七点,适应年轻人生活习惯变化 [18] - 新派茶楼向高端化发展,同时年轻人可通过外卖或“一人食”方式享受早茶 [20] - 早茶文化需要与时俱进,根据人们生活和饮食习惯变化进行调整,而非一味怀旧 [17]
广州拟立法保护早茶文化 约定俗成的“茶位费”该不该收?
央视网· 2025-05-25 01:07
广州早茶文化传承与茶位费争议 核心观点 - 广州早茶作为岭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正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广州早茶传承保护规定》并开展公众意见征集 [1] - 茶位费收取标准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成为立法讨论焦点 存在地域性接受差异 [1][2] 行业现状 - 广州本地早茶门店普遍收取茶位费 价格区间为8元/位(普通茶)至20元/位(名茶)且强制包含在餐位费中 [1] - 同一品牌在外地分店(如北京)采取弹性收费政策 允许消费者拒绝支付茶位费 [1] 消费者权益保护 - 行业协会指出茶位费争议本质是知情权与选择权问题 建议商家明码标价并将茶水服务列入正式菜单 [2] - 现行部分商家存在服务简化现象 仅提供单一茶水选项 缺乏价格透明度与服务多样性 [2] 立法方向 - 早茶立法核心目标并非规定收费与否 而是规范服务质量以提升消费体验 [2] - 通过标准化运营流程(如菜单公示、可选服务)强化文化消费属性 而非聚焦费用争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