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广州早茶
icon
搜索文档
王衍诗到早茶店召开《广州早茶传承保护规定》立法座谈会
广州日报· 2025-11-06 09:39
立法背景与目的 - 为高质量制定《广州早茶传承保护规定》进行立法调研[2] - 广州早茶文化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州城市魅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3] - 立法旨在传承和发展早茶业,确保法规接地气、合民心、能管用[3] 参与方与活动 - 调研活动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衍诗带队,在陶陶居酒家总店进行[2] - 参与方包括早茶师傅、老茶客代表、早茶企业及餐饮协会负责人[2] - 现场调研内容包括了解早茶点心制作工艺和明厨亮灶建设管理情况[2] 行业共识与建议 - 与会各方一致认为广州早茶传承保护立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2] - 提出的意见建议涵盖早茶文化研究发掘、企业评定、师傅培养、制作方式区分、服务质量规范及宣传推介等方面[2] - 法规制定将合理吸纳懂早茶、做早茶、吃早茶人士的意见[3]
全运味蕾指南:奔赴大湾区,尝遍十九城
南方农村报· 2025-10-20 10:01
赛事背景与主题 - 第十五届全运会将于2025年11月9日至21日举行,首次由粤港澳大湾区联合承办 [2][3] - 赛事被定位为一场连接体育竞技与地方风味的盛会,通过美食展示大湾区文化 [3][4][42][43] 粤北至珠三角山水本味 - 粤北韶关的南雄板鸭以腊香浓郁著称,体现了红土地的饮食特色 [8][9] - 清远鸡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以皮薄骨软、肉质嫩滑、鸡味浓郁为特点,白切做法突出原味 [11][12][15] - 佛山顺德鱼生追求极致刀工,鱼片厚度仅0.5毫米,搭配十余种配料 [16][47] - 中山脆肉鲩以独特的喂养方式获得爽脆耐煮的肉质,是当地创新精神的体现 [17][20] 潮汕与沿海地区海陆风味 - 汕头牛肉火锅将牛肉精细分解为十多个部位,涮煮时间精确到秒,该技艺于2024年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2][25] - 珠海白蕉海鲈得益于咸淡水交汇环境,肉质鲜甜肥美 [26][29] - 阳江程村蚝肥美鲜甜,湛江金鲳鱼以紧实细腻的肉质成为宴客上品 [26][27] - 汕尾擂茶、云浮罗定鱼腐、梅州腌面及肇庆裹蒸粽展现了地方特色与深厚底蕴 [30][31] 广府与港澳市井烟火 - 广州早茶被视为一种生活态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务实的城市哲学 [34][35] - 深圳光明乳鸽外酥里嫩,象征城市的包容与个性 [36] - 东莞烧鹅濑粉以琥珀色烧鹅皮搭配爽滑濑粉,抚慰异乡人的胃与心 [37] - 江门新会陈皮享有“一两陈皮一两金”的美誉,是侨乡传统代表 [38][40] - 香港避风塘炒蟹与澳门葡挞共述中西文化交融的湾区故事 [39][40] 风味与竞技美学的结合 - 佛山顺德鱼生的精准刀工与赛场竞技姿态相呼应,多种配料层次类比赛事多样性 [44][45][46] - 惠州梅菜扣肉通过梅菜陈香与五花肉的融合,体现体育竞争中求平衡的精神 [48][49][51]
城市24小时 | “工业第一城” 继续“拥抱”传统产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30 23:59
深圳传统产业升级政策 - 深圳推出12条政策措施,目标在3年左右推动全市传统产业总规模突破7000亿元 [1] - 政策将强化基金赋能,打造“政府引导基金+上市公司产业资本+专业投资机构”的多元投资支撑模式,支持设立并购基金和智能眼镜等产业专项基金 [1] - 深圳将实施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推动家居、家电、健身器材、眼镜、手表、玩具全面导入人工智能技术,并计划三年内推动100家以上传统产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 [2] 深圳传统产业基础与现状 - 深圳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万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1.2万亿元,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68.2%和58.2% [1] - 深圳高端女装品牌数量、市场占有率、上市企业数量居全国前列,黄金珠宝行业年工业产值连续多年全国首位,全年黄金提货量约占上海黄金交易所的70%,中高端眼镜产量约占全球50% [2] 其他地区产业与政策动向 - 全国首个具身智能标准化试点落地上海,将围绕具身智能训练场制定80余项标准,采用“1+N”模式在全国分训练场推动标准验证 [4] - 上海市印发商业品牌建设行动计划,目标到2028年形成更有竞争力的商业品牌集群,支持符合条件的知名品牌企业在境内外上市 [5][6] - 深圳出台支持低空经济发展实施细则,对载人航空器适航取证、低空物流、通航航线等项目提供资助,有效期至2026年12月31日 [7] 全国性政策与数据 - 财政部、商务部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工作,支持50个左右城市,中央财政对超大特大城市每个城市合计补助4亿元,大城市补助3亿元,其他城市补助2亿元 [8][9] - 2024年末养老基金资产总额28396.52亿元,权益总额23350.03亿元,地方养老基金2024年投资收益额1056.88亿元,投资收益率5.52% [10] - 2024年度中国城市外籍人才吸引力指数综合排名前五为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深圳位列第七 [11][12]
广州拟为早茶设立专项规定:预制点心差别定价,茶位费不能只收钱
第一财经· 2025-09-30 16:59
政策背景与行业意义 -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就《广州早茶传承保护规定(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3] - 中国餐饮业规模从2017年的3.7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约5.5万亿元 [3] - 为非遗早茶设立专项规定被视为打造城市名片、推动文旅创新升级、拉动旅游内需的重要举措 [3] 茶位费规范 - 意见稿要求早茶经营者对所有收费项目进行明码标价,并确保各渠道标价一致 [6] - 经营者若收取茶位费,必须提供红茶、绿茶、普洱茶、菊花茶等供消费者选择,并做好相应茶饮服务 [6] - 消费者反映茶位费收取与服务不匹配,中青年群体对价格敏感,期望收费后能获得对应的茶叶选择和服务保障 [5][6] 茶点制作与知情权 - 意见稿要求经营者保障消费者知情权,需明示传统方式制作和非传统方式制作的早茶 [8] - 传统方式制作的早茶从制成到食用时间一般不超过二十四小时 [8] - 销售同一种早茶食品时,对传统方式制作和非传统方式制作的可以实行差别定价 [8] - 鼓励通过透明厨房、参观通道等形式向消费者展示食品加工制作过程 [8] 经典店评定与市场趋势 - 意见稿提出进行“广州早茶经典店”评定,获评店铺将获颁证书和牌匾 [8] - 广州早茶经典店需在日常经营中提供传统广州早茶,并实行动态管理,不合格者将被整改或撤销称号 [8] - 广州早茶市场呈现“文艺复兴”趋势,部分主打现制、守古法的老品牌重新受到市场欢迎 [9] - 例如1875年创办的惠如楼、1904年创立的云香楼等老字号迎来“重生” [9] - 市场对现点现做点心需求增加,商家对已制作餐点进行时间管控,超时餐点会报废处理 [9]
广州早茶“听劝”:预制点心差别定价,茶位费不能只收钱
第一财经· 2025-09-30 13:24
行业政策动向 -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正就《广州早茶传承保护规定(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旨在对广州早茶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专项规定 [1] - 政策背景是中国餐饮业规模从2017年的3.7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约5.5万亿元,行业持续火爆,各地政府致力于打造城市名片以推动文旅创新升级和拉动内需 [1] - 行业专家认为,广州早茶的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是拉动消费、吸引游客、打造地标及传承文化的重要抓手,需依托地方政府的政策红利支持 [5] 消费者关切与市场反馈 - 市场存在对茶位费收费与服务不匹配、以及预制茶点等问题的争议,外地游客和部分本地中青年消费者对茶位费价格较为敏感 [2] - 消费者期望茶位费对应更丰富的茶叶品种选择和更及时的添茶续水服务,以体现早茶文化底蕴,而非简单收费后派发茶叶包 [2] - 从去年开始,广州早茶市场出现"文艺复兴"趋势,在连锁品牌发展的同时,主打现制茶点、遵循古法工艺的老字号品牌重新受到市场欢迎 [6] 新规核心内容:茶位费与明码标价 - 意见稿规定经营者必须以显著方式对所有收费项目明码标价,并确保店内菜单、价签、点餐应用等渠道标价一致 [3] - 若收取茶位费,经营者必须提供红茶、绿茶、普洱茶、菊花茶等供消费者选择,并做好相关茶饮服务 [3] 新规核心内容:茶点制作与知情权 - 意见稿要求经营者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需在菜单或以其他显著方式明示传统方式与非传统方式制作的早茶,其中传统方式制作的早茶从制成到食用一般不超过24小时 [4] - 鼓励通过透明厨房、开放式厨房、视频监控或参观通道等形式展示食品加工过程 [4] - 允许对传统方式和非传统方式制作的同一种早茶食品实行差别定价 [4] 品牌建设与市场趋势 - 意见稿提出进行"广州早茶经典店"评定,获评店铺将获颁证书和牌匾,并需在日常经营中提供传统广州早茶,实行动态管理,对不合格者将撤销称号 [4] - 多家历史悠久的老字号早茶品牌在沉寂多年后迎来"重生",例如创立于1875年的惠如楼、创立于1904年的云香楼,以及前身为1919年创立的大三元酒家的丘大三元酒家 [6] - 市场需求倾向于现点现做的点心以获得更佳口感,尽管等待时间可能更长,部分餐厅会对预制餐点进行时间管控,超时则报废处理 [6]
广州拟立法保护早茶文化 约定俗成的“茶位费”该不该收?
央视网· 2025-05-25 01:07
广州早茶文化传承与茶位费争议 核心观点 - 广州早茶作为岭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正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广州早茶传承保护规定》并开展公众意见征集 [1] - 茶位费收取标准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成为立法讨论焦点 存在地域性接受差异 [1][2] 行业现状 - 广州本地早茶门店普遍收取茶位费 价格区间为8元/位(普通茶)至20元/位(名茶)且强制包含在餐位费中 [1] - 同一品牌在外地分店(如北京)采取弹性收费政策 允许消费者拒绝支付茶位费 [1] 消费者权益保护 - 行业协会指出茶位费争议本质是知情权与选择权问题 建议商家明码标价并将茶水服务列入正式菜单 [2] - 现行部分商家存在服务简化现象 仅提供单一茶水选项 缺乏价格透明度与服务多样性 [2] 立法方向 - 早茶立法核心目标并非规定收费与否 而是规范服务质量以提升消费体验 [2] - 通过标准化运营流程(如菜单公示、可选服务)强化文化消费属性 而非聚焦费用争议 [2]
广州拟为早茶立法,茶位费、预制菜等存争议
第一财经· 2025-05-22 18:47
广州早茶传承保护立法计划 -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将"广州早茶传承保护规定"列入2025年立法工作计划草案 [1] - 立法调研重点关注茶位费、预制菜、吸烟区分区等争议性话题 [1] - 官方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社会各界意见用于立法分析 [1] 茶位费争议 - 广州茶楼茶位费标准为每人几元至十几元 按茶叶类型和座位等级差异化定价 [2] - 红茶/普洱/铁观音/白开水的茶位费低于花茶等品类 [2] - 包房卡座户外大厅的茶位费呈递减趋势 [2] - 行业专家认为茶位费本质是基础服务费 具有弥补低客单价利润压力的合理性 [2] - 老年群体对茶位费接受度较高 中青年群体价格敏感度更强 [2] - 部分消费者认为茶位费占餐饮总消费比例过高 影响消费意愿 [3] - 专家建议异地扩张时采用"茶位费包含在套餐"等柔性收费方式 [3] 预制菜应用现状 - 传统茶楼坚持现点现做模式 连锁品牌更多采用半成品加工模式 [4] - 中央厨房体系可提升出餐效率30%-50% 解决人力成本上升问题 [8] - 标准化生产有助于质量控制 提升品牌一致性体验 [8] - 消费者对堂食现做点心偏好度达70% 但接受商超速冻点心作为替代 [8] - 专家建议菜单明确标注预制菜品 建立与现做产品的差异化定价 [8] 限时用餐管理 - 部分茶楼实行2-3小时用餐时限 配合分时段折扣调节客流 [9] - 法律层面允许餐饮企业设定合理时限 需提前明确告知消费者 [12] - 限时措施可提升20%-30%的翻台率 但需避免歧视性执行 [12] - 一线城市核心商圈茶楼通过限时用餐可实现坪效提升15%-25%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