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荒漠化治理+农光互补
icon
搜索文档
实探中国最大沙漠治沙新模式,万亩流动沙丘变身“蓝板绿洲”
第一财经· 2025-09-18 17:00
项目概况与规模 - 中广核洛浦万亩沙漠治理示范项目占地总面积达2.2万亩(相当于2054个标准足球场)[4] - 项目规划种植区域包括美洲狼尾草(复播紫花苜蓿)4027亩、耐旱植物5830亩、防风林187亩[4] - 项目复播紫花苜蓿1800余亩,多样化种植区84亩,工程治沙187亩[4] 技术应用与创新 - 采用国内自主研发的"沙膜"技术,通过在沙地表面20厘米处施加植物纤维粘合剂实现保水保肥[9] - 使用特殊高分子材料固沙,促进土壤微生物繁殖,优化作物生长环境[9] - 光伏板兼具发电与防风治沙功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为植物创造生长条件[9] - 采用"生物治沙+工程治沙"结合模式,应用沙漠土壤化改造、旱生作物种植及高效节水技术[12] 生态效益与产出 - 项目每年新增约1000吨苜蓿等干草饲料,可满足140头牛或1660只羊全年饲草需求[8] - 植被恢复后区域生物多样性提高,鸟类物种日益丰富,沙尘天气次数显著减少[12][13] - 洛浦50万千瓦光伏治沙示范项目投运后年供电9.63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8.96万吨[14] - 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80.51万吨[14] 项目建设挑战与应对 - 塔克拉玛干沙漠85%以上沙丘处于流动状态,年移动速度达几米至几十米[8] - 建设期间遭遇沙尘暴18次,草苗补种20余次,设备运输协调困难且地质松软导致打井塌陷[8] - 施工前敷设草方格和密目网作为防沙屏障,并与气象部门联动调整作业计划[13] - 选择适应高温干旱的一年生狼尾草作为首年种植对象,为后续苜蓿生长提供遮阳固沙[13] 相关项目扩展 - 中广核洛浦50万千瓦光伏治沙示范项目总容量50万千瓦,总投资约13.5亿元[12] - 项目安装约104万块高效光伏组件,采用"光伏+生态治理"模式结合节水灌溉与沙漠治理[13] - 项目于2024年9月25日核准,10月建设,2025年5月23日并网投运[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