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药厂上楼
icon
搜索文档
深圳药企“上楼”遇阻②:药企不敢入驻,产业园如何破局?
南方都市报· 2025-07-03 17:20
编者按:生物医药产业是广东省重点发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深圳探索"工业上 楼",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超大城市土地空间发展不足的问题。然而,生物医药企业"上楼"却 遇阻。原因何在?南都记者展开调查。 因不是独栋厂房而招商困难?目前,深圳多家生物医药产业园正面临这样的困境。(聚焦药企"上楼"难 第一期报道) 在广东对于药品生产的实际管理措施中,一栋厂房只批准一家企业的药品生产许可,也就是说,需有独 立厂房才能取得生产许可证。但是在深圳这座"寸土寸金"的城市,工业用地紧缺,多数生物医药产业园 是"工业上楼"项目,建的是高层厂房。 深圳某大型生物医药产业园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在深圳很难找到独栋厂房,但在取证前景不明朗的情 况下,又不敢贸然进驻非独栋厂房。而产业园区为了不让厂房空置,会将厂房租给其他行业的公司,致 使专业园区变得不再专业。 专家指出,生物医药企业"上楼"确实可能产生风险和问题,但完全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来解决这些问 题,目前国内外已有多个药厂"上楼"或者不同单位共用建筑的案例。目前关键是出台相应的标准和指 南,让企业和园区"有章可循"。 药企"上不了楼"导致产业园招商困难 这些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困境源自于 ...
深圳“药厂上楼” 困局怎么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献策
南方都市报· 2025-06-16 16:16
生物医药产业空间利用问题 - 深圳建设了一批高质量、大面积的"工业上楼"生物医药产业园,但受限于严格的GMP管理要求,不同楼层安排多家药企生产存在交叉污染、仓储物流交叉、环保废液处理等问题,导致产业空间利用率不足和招商困难[2] - 2023年《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工业上楼"设计指引》团体标准发布后,深圳"工业上楼"实施成效显著,缓解了高质量产业空间不足的问题,但创新药生产企业"上楼"仍存在诸多困难[2] - 深圳市内十几个专业医药园区中,能提供独栋或半独栋的园区仅有3家,独栋监管对创新型研发企业存在不适应性[3] 监管政策建议 - 建议省药监局支持深圳作为先行示范区先行先试,针对不同类型药品生产给出分类监管意见[2] - 当务之急是制定工作指引,出台监管标准,让药企和园区在发展过程中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有据可查[2] - 建议在非独栋厂房情况下,通过"设备级隔离"替代"厂房级隔离",既能解决厂房交叉污染风险,又能降低企业选址要求[3] - 建议省、市药监部门尽快出台具体监管指导意见,帮助生物医药企业和专业化园区明确产业监管要求,实现集约式发展[3] - 建议省药监局考虑深圳土地空间资源特殊情况,灵活放宽对生物医药企业独栋厂房监管要求[4] 产业发展背景 - 生物医药是深圳重点布局和打造的"20+8"产业集群之一,土地空间资源紧张是最为掣肘产业发展的难题[4] - 深圳集约节约用地,以创新的空间利用方式容纳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成为近年来的城市发展方式,推动"工业上楼"的主要背景[4] - 生物医药企业在生产时对交通动线、废弃物收集处理等存在特殊要求,可通过建筑设计来满足[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