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营养主义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营养科学的悲剧
虎嗅· 2025-05-15 21:28
营养科学与食品行业利益关联 - 美国近一半成年人(1.33亿人)患有饮食相关慢性病,占年死亡人数的70% [2] - 12%患五种以上慢性病的成年人消耗全国40%医疗支出 [3] - 康奈尔大学万辛克教授因数据造假辞职,暴露食品研究领域系统性P值篡改问题 [3][5] - 食品公司通过资助研究将心脏病归因于饱和脂肪而非糖,1967年哈佛教授收受制糖业4.9万美元(现值)撰写倾向性报告 [17][18] 政府膳食指南的科学性争议 - 美国膳食指南直接影响25%人口,每年食品援助计划耗资超1000亿美元 [9] - 2015版指南收到2.9万条公众评论,是上版的14.5倍,被《英国医学会期刊》批评依赖企业资助数据 [12] - 指南委员会成员与联合利华、通用磨坊、百事可乐存在利益关联,主席首次由健康产业人士担任 [16] 饮料与糖果企业的科学操纵 - 可口可乐2014年成立全球能量平衡网络,斥资350万美元将肥胖归因于运动不足而非糖分 [20][27] - 糖果协会资助研究得出"吃糖儿童更瘦"结论,研究者与家乐氏等企业合作发表20余篇倾向性论文 [34] - 国际生命科学研究所获400余家企业资助,在17国影响政策制定,包括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 [31] 营养主义的商业策略演变 - 制糖业19世纪通过关税和立法确立"精制糖"标准,20世纪推动研究聚焦分子层面而非食物整体 [35][36] - 1982年食品行业成功将"少吃红肉"建议改为"减少饱和脂肪摄入",模糊具体食物差异 [39] - 企业主导的营养主义话语体系使多酚、胡萝卜素等术语取代传统食物名称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