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

搜索文档
新晋饮品之王,干翻东方树叶
创业邦· 2025-07-31 18:42
行业概览 - 中国能量饮料市场规模已达1114亿元,约为无糖茶的两倍[7] - 功能饮料是2019-2024年软饮类目中增速最快的品类,能量饮料占功能饮料70%份额[7] - 2024年营收破百亿的饮料单品中,红牛和东鹏特饮分别跻身200亿和100亿阵营[11] 主要品牌表现 - 东鹏饮料2025年上半年营收破百亿同比增长36.37%,大单品东鹏特饮上半年销售额达83.6亿元[3] - 华彬集团红牛2024年营收重回210亿元,超额完成目标[5] - 魔爪饮料2024年一季度中国区净销售额同比增长40.1%(剔除汇率因素后达43.2%)[5] 产品发展历程 - 1995年红牛进入中国开创能量饮料品类,后续涌现中沃体质能量、娃哈哈启力、达利乐虎等模仿者[14] - 2007年东鹏推出PET塑料瓶包装实现差异化,通过价格优势(红牛一半)和防尘设计打开市场[18][20] - 2015年红牛商标纠纷导致增长停滞,为其他品牌创造发展机会[19] 市场竞争策略 渠道争夺 - 伊利焕醒源要求终端陈列紧贴红牛且不少于4个排面[24] - 东鹏2021年43%销售费用用于冰柜投放,渠道推广费从2018年0.6亿增至2024年7.8亿[24] - 中国石油2021年推出"好客之力"抢占加油站渠道[25] 产品创新 - 魔爪通过多口味(百香果/奇异果/柑橘)和高饱和度包装吸引Z世代[26] - 近年创新转向"堆料"(添加人参/玛咖粉)和性价比(1升装6元、5元/瓶+1元换购)[27][28] 消费场景变迁 - 主要饮用场景从驾驶转向运动(31.21%)、夜间加班(30.12%)和熬夜学习(29.44%)[32] - 38.7%职场人每天加班,37.1%每次加班1-2小时,推动"新蓝领"和"白领"成为核心客群[32][34] - 卡车司机数量从2016年3000万锐减至2021年1728万,但更广泛人群形成复购习惯[34]
产业链变身“风景线” 工业旅游魅力十足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9 06:58
工业旅游市场现状 - 工厂参观成为暑假文旅市场新宠,汽车厂、饮料厂、印刷厂等生产场景吸引游客体验制造业魅力[1] - 工业旅游基于工业遗产、博物馆、现代化企业等资源发展,以生产车间为核心开展游览、体验、购物等活动[2] - 华晨宝马铁西工厂为国内唯一AAAA级汽车工业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超13万人次,三大厂区全面开放电动化及传统车型生产线参观[2] - 浙江太古可口可乐透明工厂展示全自动生产线,暑假高峰期每日接待3-4个团队,单次游览时长90分钟[2][3] 需求驱动因素 - 消费者对个性化、深度化体验需求增强,工业旅游满足好奇心及知识获取需求[4] - Z世代对科技、创新兴趣浓厚,现代化工厂高科技生产线成为吸引力[4] - 亲子家庭看重科普教育功能,通过实践拓宽孩子视野[4] - 企业通过工业旅游增加门票、文创销售等收入,同时提升品牌知名度与消费者信任度[4] 政策支持 - 2021年《"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鼓励工业旅游,建设国家示范基地并提升至战略层面[5] - 同年《推进工业文化发展实施方案》提出五年内打造工业文化特色旅游示范区和精品线路[6] - 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新增69家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2024年北京市评选小米汽车工厂等6个市级示范点[6] 产业融合与经济效益 - 工业旅游与观光、商务、研学等业态融合,开发"工厂游+"模式如设计展示、文化沙龙等活动[7] - 青岛啤酒博物馆2025年春节接待5万游客(含2000名外籍游客),营收达398.95万元[7] - 全球工业旅游占旅游总产值10%-15%,中国市场占有率不足5%,发展空间显著[7] - 社交媒体推动热度攀升,小红书、抖音等平台话题带动亲子游、研学团需求增长[7] 未来趋势 - 市场预计保持高速增长,个性化、定制化服务将成为重要方向[8] - 需解决生产与游客接待的平衡问题,兼顾技术开放与商业机密保护[8]
特朗普突然对可口可乐“下手”,经典配方将要回归,一个交口称赞的结局即将达成?
36氪· 2025-07-26 13:43
特朗普要求可口可乐更换甜味剂 -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要求可口可乐将美国版配方从果葡糖浆换回蔗糖[2] - 特朗普在白宫重新安装可乐专用按钮,以方便随时饮用[5][7] - 可口可乐宣布将推出蔗糖版可乐,被视为拉近与政府关系的契机[26] 果葡糖浆与蔗糖的对比 - 果葡糖浆商业化始于1960年代,1980年代已占美国添加糖市场的40%[8] - 2023年蔗糖价格达8000元/吨时,中国果葡糖浆产量突破700万吨[8] - 化学结构上,蔗糖水解后与果葡糖浆成分相似[10] - 果葡糖浆F60(果糖含量60%)是可乐常用配方[21] - 果糖甜度达180,远高于蔗糖的100[22] 配方变更历史与市场反应 - 1984年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同时宣布在美国用果葡糖浆替代蔗糖[10] - 1985年"新可乐"推出引发强烈抗议,消费者反馈电话增加3-4倍[12] - 抗议者成立美国老牌汽水饮用者协会,策划多场抗议活动[12] - 墨西哥因盛产甘蔗,其可乐仍使用蔗糖,被称为"墨西哥可乐"[16] 健康影响研究 - 果糖主要代谢场所是肝脏,过量摄入可能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23] - 特朗普政府特别工作组认定果葡糖浆导致儿童肥胖和慢性疾病[23] - 美国卫生部长公开批评果葡糖浆"有毒"[23] - 科学界共识:所有糖类过量摄入都会导致健康问题,果葡糖浆危害不高于蔗糖[25] 行业影响 - 美国玉米加工者协会反对变更,称将导致数千人失业[30] - 玉米带产量占全球1/3,是果葡糖浆主要原料来源[18][21] - 蔗糖目前仅占美国糖供应的30%,配方变更将增加成本[26] - 墨西哥人均年消费630杯碳酸饮料,是全球最高[18]
【史海回眸】40年前,可口可乐改经典配方险“翻车”
环球时报· 2025-07-25 06:50
产品配方调整 - 美国总统特朗普建议可口可乐将甜味原料从玉米糖浆改为蔗糖,公司宣布将于今年秋季推出采用美国蔗糖的新款可乐产品 [1] - 20世纪80年代因原材料价格波动,全美可口可乐生产商将配方中的蔗糖改为高果糖玉米糖浆,但口味和热量差异不大 [7] - 1985年公司推出更甜的新配方可乐引发消费者强烈抗议,日均投诉电话达8000通,迫使公司在两个多月后恢复经典配方 [7] 历史起源与发展 - 可口可乐前身为1880年代药剂师彭伯顿研发的"法式可卡酒",1886年因禁酒令移除酒精并加入糖浆和碳酸水,正式命名为可口可乐 [4] - 初代产品在雅各布药房以5美分/杯销售,首年销售额仅50美元,1888年彭伯顿以1750美元出售经营权 [5] - 创始人坎德勒通过收购配方使可口可乐在10年内成为全美最受欢迎饮品,并拓展至国际市场 [5] 配方演变与法律适应 - 早期配方含古柯叶中的可卡因成分,1903年正式弃用,1911年因政府诉讼减少咖啡因含量 [6] - 19世纪产品宣传为"理想戒酒饮料",原始定位具有医疗保健属性,声称能助消化、改善呼吸和强化神经系统 [4][5] - 配方调整反映社会变迁,南北战争后美国普遍存在药物成瘾问题,可口可乐最初含有合法兴奋剂成分 [5][6] 市场竞争与消费者反应 - 20世纪70-80年代百事可乐构成竞争威胁,公司试图通过更甜配方应对但遭遇市场反弹 [6][7] - 1985年配方更改引发消费者组织抗议活动,包括街头倾倒新品和诉讼威胁,最终经典配方回归带动销量回升 [7] - 历史案例显示消费者对经典配方存在强烈情感依附,商业决策需平衡创新与传统 [7]
食品饮料深度研究:破局与重构:中国软饮行业的发展新纪元
华泰证券· 2025-07-24 17: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食品饮料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软饮料行业百亿大单品多诞生于2014年前,此后培育难度骤增,新消费时代有新机遇,企业需把握产业新趋势和机遇[15] - 短期25年行业成本红利有望延续,龙头企业利润波动相对可控,中长期行业增长逻辑转向“结构升级”,兼具产品创新与渠道精耕能力的企业能突围[18][103] 各部分总结 复盘:增量时代百亿单品迭出,存量时代加大单品培育难度 - 中国软饮赛道百亿单品有红牛、东鹏特饮等,多诞生于2014年前行业增量红利期,2014年后行业增速放缓,大单品培育陷入瓶颈[4][16][20] - 2014年前行业处于量增红利释放期,企业依托细分品类开拓和渠道全国化扩张实现增长;2014年后进入存量竞争时代,行业增速放缓,果汁等细分赛道衰退,企业竞争加剧[39] - 产品端和渠道端的同质化导致竞争维度单一,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后百亿大单品培育难度高[41] 剖析:健康化&功能化趋势渐起,新增量市场的出现有望孕育新品 - 日本软饮料发展核心主线是无糖化&功能化,驱动品类轮动周期,中国软饮料行业也呈现类似趋势,新兴细分赛道有增长势能[5][17][53] - 健康化方面,软饮无糖化低糖是全球趋势,国内无糖饮料始于1997年,2018年爆发,疫情后加速发展;功能化方面,底层逻辑是满足特定人群需求,国内泛功能属性饮料涌现,对标日本仍有挖掘空间[5][17][80] 展望:新趋势下如何把握产业新机遇? - 短期25年行业成本红利有望延续,龙头企业利润波动相对可控;中长期行业增长逻辑转向“结构升级”,企业需兼具产品创新与渠道精耕能力[18][103] - 产品端应顺消费新趋势寻找景气细分赛道,挖掘产品力突出、综合实力有支撑的单品,如养生水、气泡水、功能饮料等赛道[6][18][116] - 渠道端大企业依赖终端掌控能力守护基本盘,中小企业需在差异化渠道突破并向全渠道渗透[6][19][133] 投资建议 - 综合产品创新与渠道运营能力,优选行业龙头企业统一企业中国、农夫山泉、康师傅控股[138] - 农夫山泉是稀缺的平台型企业,产品研发与渠道运营能力领先,看好其25年包装水业务重拾份额、无糖茶业务收入延续成长速度[139] - 统一企业中国持续巩固研发创新能力,加速补足渠道短板,看好其产品创新与渠道建设共促收入增长,25年利润率提升[140] - 康师傅控股“通路精耕”渠道优势明显,优化产品研发模式,看好其利润率提升逻辑持续兑现,是现金流稳健的高股息标的[141]
破局与重构:中国软饮行业的发展新纪元
华泰证券· 2025-07-24 12: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食品饮料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软饮料行业正处存量破局关键阶段,新消费趋势推动行业向“功能 + 情感 + 价值”方向发展,兼具产品创新与渠道精耕能力的企业有望突围[1][4] - 2014 年前百亿单品多诞生于增量红利期,此后增速放缓、竞争加剧,大单品培育难度增大,新消费需求延展竞争维度[15][35] - 健康化、功能化趋势为行业带来新增量市场,无糖茶饮、养生水等新兴细分赛道潜力大[16][50] - 短期 25 年行业成本红利延续,龙头企业利润波动可控;中长期行业增长转向结构升级,产品创新和渠道建设是核心竞争力[17][97] 分组1:复盘——增量时代百亿单品迭出,存量时代加大单品培育难度 - 中国软饮赛道空间广阔,现存百亿单品如红牛、东鹏特饮等多诞生于 2014 年前增量红利期,此后增速放缓、竞争加剧,大单品培育困难[2][15] - 2013 年前行业量增红利释放,企业靠品类开拓和渠道扩张增长;2014 年后进入存量竞争,增速放缓,果汁等细分赛道衰退[35] - 产品和渠道维度同质化竞争激烈,新消费时代 Z 世代成消费主力,消费偏好多元,延展行业竞争维度[37][40] 分组2:剖析——健康化&功能化趋势渐起,新增量市场的出现有望孕育新品 - 日本软饮料发展主线是无糖化和功能化,驱动品类轮动;中国健康化、功能化趋势渐起,新兴细分赛道潜力大[16][51] - 全球健康化饮料渗透加速、含糖量降低,国内无糖饮料始于 1997 年,爆发于 2018 年,经历代糖产品创新和纯茶品类升级两阶段[63][75] - 功能化是企业摆脱同质化竞争的手段,可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国内功能性饮料挖掘空间大[78][80] - 国内传统企业推新加速,无糖茶、运动饮料、养生水等新品迭出,推新方向包括降低糖度、提升性价比、规格和口味变化等[81][93] 分组3:展望——新趋势下如何把握产业新机遇 - 短期 25 年行业成本红利延续,龙头企业利润波动可控;瓶装水竞争缓和,农夫山泉重拾份额;无糖茶竞争加剧,东方树叶市占率提升;功能饮料竞争激烈,东鹏表现亮眼[97][100][102] - 长期产品创新和渠道建设是核心,从消费新趋势找景气赛道,再选产品力强的单品;养生水、高浓度果汁、气泡水、碳酸茶、功能饮料等赛道潜力大[104][108][119] - 渠道能力是区隔企业实力的关键,大企业靠终端掌控守护基本盘,中小企业需在差异化渠道突破并向全渠道渗透[130] 分组4:投资建议 - 新趋势下无糖茶饮、养生水等赛道成长性强,推荐农夫山泉、统一企业中国、康师傅控股[5] - 农夫山泉是平台型企业,产品研发和渠道运营领先,看好包装水、无糖茶业务及 NFC 果汁发展[134] - 统一企业中国巩固研发创新,补足渠道短板,成本和费效比改善有望提升利润率[135] - 康师傅控股渠道覆盖深入高效,优化产品研发模式,看好利润率提升和高股息价值[136]
8点1氪|余杭自来水异味7人被严肃问责;上海和平饭店罐装可乐一瓶卖50元,市监局回应;山姆App重新上架卫龙魔芋爽
36氪· 2025-07-24 08:04
上市动态 - 聚智科技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汇富融资为独家保荐人 [1] - 立讯精密拟发行H股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以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 [2] 消费品行业 - 上海和平饭店罐装可乐售价50元引发争议,市监局称属市场调节价 [5] - 山姆App重新上架卫龙专供产品"高纤牛肝菌魔芋爽" [6] - 蜜雪冰城回应自提30个冰淇淋纠纷,称已向消费者道歉并将加强员工培训 [7] 科技与AI - 腾讯客服确认微信实时对讲功能已下线且暂无重新上线计划 [8] - 智元机器人官网推出四足机器人D1 ULTRA,最高奔跑速度3.7米/秒 [20] - 优必选发布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2,具备7×24小时自主换电能力 [21] - 阿里巴巴将发布首款自研AI眼镜,集成语音助手/实时翻译等功能 [24] - 360计划推出AI录音笔和智能眼镜,强调显示功能的重要性 [25] 汽车与交通 - 公安部强调智能驾驶系统责任主体为驾驶人,将加强规范管理 [12] - 新能源重卡制造商零一汽车完成5亿元A轮融资,Momenta领投 [23] - 特斯拉洛杉矶超级充电站餐厅6小时营收4.7万美元,计划在上海开设分店 [19] 零售与电商 - 沃尔沃将改革经销商管理体系,推行全国统一"一口价"模式 [15] - 泡泡玛特在美国起诉7-Eleven销售假冒LABUBU玩偶 [16] 国际动态 - 印度恢复向中国公民发放旅游签证,系5年来首次 [12] - 特朗普宣布与菲律宾达成贸易协议,美将对菲商品征收19%关税 [18] - 特朗普称美日达成贸易协议,日本将向美投资5500亿美元 [19] 投融资 - 运动品牌SURPINE松野湃完成数千万级Pre-A轮融资 [22] 其他行业 - 影石创新宣布入局无人机市场,计划推出自有品牌产品 [25] - 可口可乐将在美国推出蔗糖配方产品,中国市场暂不涉及 [18]
可口可乐公司披露第二季度财报;广电总局对微短剧再发管理提示|消费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4 07:13
可口可乐第二季度财报 - 公司2025财年第二季度营收125.35亿美元,同比增长1% [1] - 公司第二季度净利润38.03亿美元,同比增长58% [1] - 中国市场销量实现增长,旗舰品牌和餐饮渠道表现强劲推动整体销量 [1] - 净利润大幅增长有望提升投资者信心 [1] 日本零售业AI应用 - 日本零售商店因劳动力短缺引入AI技术处理订单和管理库存 [2] - 全家便利商店6月在约500家门店应用AI系统,下单时间缩短一半,缺货率降低4% [2] - AI技术通过分析销售额、客流量和天气数据提供采购建议 [2] - 该技术有望提升运营效率、优化采购质量并增强门店盈利能力 [2] - AI应用为零售业提供新解决方案,可能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 [2] 抗战题材微短剧管理 - 广电总局发布《管理提示》,指出部分抗战题材微短剧存在人设过强、剧情夸张问题 [3] - 要求各级广电管理部门落实监督责任,市场主体加强内容审核把关 [3] - 新规有助于规范抗战题材创作,引导正确历史观和价值观 [3] - 政策有利于净化内容生态,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3] 赛里木湖景区公厕整改 - 景区原有环湖90公里29座公厕、1600余个厕位 [4] - 7月22日新增9处临时公厕,在建8个新公厕力争7月30日投入使用 [4] - 整改措施旨在缓解厕位不足问题,提升游客体验 [4]
国产饮料拼抢可乐赛道
北京商报· 2025-07-23 22:30
碳酸饮料市场竞争格局 - 大窑饮品宣布推出融合"冰红茶"和"可乐"双重风味的冰红茶可乐,规格为600ml,强调"低糖""0脂",1瓶能量相当于四分之三个苹果 [1][3] - 今年以来,元气森林、珍珍、统一等本土品牌竞相推出可乐新品,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形成插位竞争 [1] - 2023年中国碳酸饮料市场规模约为1232亿元,预计2025年将保持增长趋势,可乐型碳酸饮料占整体市场的45%-50%,规模约600亿元 [5] - 截至2024年11月,有糖汽水市场中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大窑稳居前三,三者相加市场份额达到92.87% [5] 本土品牌创新策略 - 统一推出可乐冰红茶产品,规格从500ml提升至680ml,定位为"碳酸茶饮料",加快线下铺货力度 [3] - 元气森林推出冰柠可乐3.0和"霸气"汽水系列,包含冰红茶可乐和冰红茶汽水两款新品,规格均为600ml [4] - 珍珍推出的浓可乐1小时售出800万瓶,规格500ml,京东便利店售价5元/瓶 [4] - 崂山可乐"本草中国味"焕新升级,融合高良姜、砂仁、丁香、白芷、枣五味中草药精华 [4] - 国产品牌通过差异化竞争和本土化创新,避开与"两乐"在经典可乐领域的直接竞争 [6] "两乐"应对策略 - 可口可乐2025年二季度实现营收125.35亿美元,增长1%,净利润38.03亿美元,增长58% [8] - 百事公司2025年二季度实现净销售收入227.26亿美元,营业利润17.89亿美元,有机销售同比增长2.1% [8] - "两乐"加速向无糖赛道转型,无糖"可口可乐"实现14%的增长 [8] - 百事公司推出益生元可乐,20年来首次针对传统可乐产品增加新口味 [9] - 可口可乐收缩非核心业务,专注含气饮料;百事通过收购健康品牌构建多赛道生态 [9] 行业发展趋势 - 2023年中国饮料品类中,碳酸饮料成为唯一销售额增速下滑的品类,市场份额被即饮茶超越 [5] - 大窑2024年2月至2025年1月线下零售渠道销售额同比增长近30%,市占率小幅增长,销量同比增长超20% [5] - 康师傅茶饮料2024年实现营收217亿元,同比增长8.2%;统一中控茶饮料收入85.75亿元,同比增长13.1%;农夫山泉茶饮料收入167.45亿元,同比增长32.3% [7] - 国潮兴起带动国产品牌向洋品类延伸,国产碳酸饮料仍有增长机会 [7]
可口可乐公布二季报:中国市场旗舰品牌销量强劲
新华财经· 2025-07-23 20:32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二季度营收125.35亿美元,同比增长1% [2] - 净利润38.03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58% [2] - 更新2025年全年业绩指引,预计可比货币中性每股收益(非公认会计准则)增长约8%,高于此前预期 [2]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非公认会计准则)增长约3%,同样高于此前预期 [2] 管理层观点 - 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强调面对变化的外部环境保持专注与灵活应变 [2] - 管理层对实现更新的2025全年业绩指引及长期目标充满信心 [2] - 特别提及中国市场表现,旗舰品牌可口可乐及餐饮渠道表现强劲 [2] 中国市场策略 - 中国系统正在制定更精细化的渠道和客户策略 [2] - 加速冷饮设备投放以推动市场增长 [2] - 继续加码在华投资,优化产能布局以满足快速增长的需求 [3] 供应链与产能扩张 - 海南太古可口可乐饮料生产基地项目落户海口国家高新区,预计年内启动建设 [3] - 海南项目将整合现有生产线,打造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工厂 [3] - 中粮可口可乐贵州工厂新建易拉罐生产线投产,年产能新增约五万吨 [3] - 贵州工厂采用先进KHS科埃斯系统,显著提升生产效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