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营养标签
icon
搜索文档
比0糖更狠,糖与脂肪含量“强制曝光”,行业配方革命来了?
36氪· 2025-04-28 11:31
从2007年颁布首个推荐性营养标签法规,到2011年发布强制性的"营养标签通则",再到此次全面更新,法规演进的背后,是营养科学研究、国民健康现状 调查及改善举措推进,以及大众健康饮食意识逐年提升共同作用的结果。今年,体重管理被纳入国家议题日程,全社会一方面为"动起来"献计献策,推动 大众健身走向常态化、高渗透阶段;另一方面则努力让科学饮食真正惠及百姓。其中,规范市场行为的营养标签法规建设就显得尤其重要。 我国的营养标签法规体系是怎样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将饱和脂肪和糖纳入标签管控范围,是否意味着低糖低脂将成为食品开发时的"必选项"?近年来花样 频出的海外营养标签创新对国内又有怎样的借鉴意义? 1 法规引路,市场起舞,改善国民营养任重道远 3月27日,国家卫健委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新版《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时隔14年,再次对营养标签制度进行重要升级。在各项变化中,强制性 营养标示项目新增"饱和脂肪(酸)"和"糖"两项,尤其引发行业关注。 图片来源:央视网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营养一室主任方海琴指出,之所以增加两个营养项目标示要求,主要是基于国内肥胖等慢性病高发,"高油高盐高糖"不合理饮 食普遍存在等现实, ...
禁用“零添加”!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3-27 12:10
食品安全新标准发布 - 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涉及乳制品、肉制品、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等日常消费品类 [1] - 新标准以强化全链条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为目标,重点包括推广数字标签二维码、禁止"零添加"宣传、优化保质期标示方式等 [1] - 截至目前中国已累计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660项,涵盖340余种食品类别,包含2万多项指标 [2] 预包装食品标签新规 - 新标准要求预包装食品强制标示八大类致敏物质(含麸质谷物、甲壳类、鱼类等),需在配料表中以加粗或下划线方式突出显示 [3] - 食品保质期标示方式改为直接显示到期日,不再需要消费者自行计算,6个月以上保质期产品可仅标示保质期和到期日 [5][6] - 禁止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宣传用语,避免误导消费者对食品真实属性的认知 [8][9] 数字标签与营养标签升级 - 中国在国际上率先推广应用食品数字标签,消费者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完整食品信息 [7] - 营养标签强制标示范围从"1+4"(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扩展为"1+6",新增糖和饱和脂肪(酸)两项 [11] - 要求标示"儿童青少年应避免过量摄入盐油糖"提示语,引导特殊群体健康饮食 [13] 营养标签构成要素 - 营养成分表必须标示能量、蛋白质、脂肪、饱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糖、钠七项核心营养素 [14] - 营养声称分为含量声称(如"高钙")和比较声称(如"钙增加30%")两类,均需符合严格标准 [15][18] - 允许企业使用图形化方式补充说明营养信息,如用"卡"替代"千焦"等更直观的表述方式 [16] 行业健康导向 - 新标准落实"三减"(减盐减油减糖)政策,要求标示饱和脂肪酸和糖含量以控制摄入量 [12] - 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标准,建议每日添加糖摄入不超过50g(最佳25g以下),饱和脂肪酸供能比低于10% [12] - 营养成分作用声称需使用标准用语,如"钙有助于骨骼和牙齿更坚固"等规范化表述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