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蛇吞象收购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品牌老去,市场年轻:蛇吞象的商业密码
搜狐财经· 2025-06-07 20:51
反常收购现象 - 国际大牌在本土市场失速后被中国企业低价收购,如安踏收购FILA、吉利收购沃尔沃、中铁收购维尔特 [1] - 被收购品牌在收购方体系内实现超常增长,如FILA年营收超200亿元,沃尔沃市值从18亿美元飙升至180亿美元 [2] - 收购方在财务规模、品牌历史上看似"弱者",但通过整合实现"强者更强" [2] 国际品牌困境 - 国际品牌面临欧美市场老龄化、消费保守化、产业转移等问题,陷入"内容强、场景弱"困境 [3] - 沃尔沃因金融危机后欧美需求锐减销量下滑,FILA在欧洲市场渠道有限且消费群体收缩 [3] - 技术品牌无法在欧美市场变现为现金流,被迫寻求被收购 [3] 中国市场赋能 - 中国拥有14亿人口和4亿中产,构成全球最大新兴消费市场 [5] - 中国流量与渠道能力全球领先,如安踏线下零售网络覆盖全国,线上生态构建品牌裂变路径 [5] - 中国产业链完整性和成本效率显著,如FILA产品成本下降30%,沃尔沃国产后售价降10%-20% [5][8] 品牌重塑路径 - 收购后重新定位品牌,如FILA转型"高端时尚运动",始祖鸟转向"城市户外奢侈品" [8] - 构建品牌矩阵实现细分市场渗透,如安踏通过FILA KIDS等覆盖多年龄层 [8] - 运用中国流量运营能力,如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实现品牌转化 [9] 未来趋势 - "蛇吞象"模式将持续演进,成为全球产业链重构主旋律 [11] - 中国企业将成为全球品牌"超级孵化器",基于"内容+流量+供应链"系统性能力重构价值链 [12] - 全球商业权力再平衡,品牌价值链主导权向中国转移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