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应用

搜索文档
宇树科技投资方谈机器人产业:永远不能靠泡沫靠融资
新浪科技· 2025-07-04 18:33
新浪科技讯 7月4日下午消息,2025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一届创新年上,浙江容亿投资管理有限 公司高级合伙人顾巨峰谈及当前AI行业发展时表示,随着DeepSeek对国内整个运营成本的下降,会让 整个AI应用用加速度去走向商业化、规模化。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顾巨峰认为,未来几年智能体、机器人等行业发展的关键,是要看其面向to B还是to C,to C的场景太 复杂也太泛,所以 to B可能会好一点,因为to B往往是聚焦一个垂直的领域,泛化其实是很难的。并 且,他表示,今年下半年机器人行业会迎来上市潮。"首先我们投的项目大概会有去报IPO的。"他表 示,机器人赛道里面,如果在to B领域里,包括你在特定的某一块,比如说你把你的机器人身体做得很 好,或者小脑做得很好,只要做出差异化的竞争优势,那么其实就有可能会去带来这种上市的可能 性。"但是唯一有一点,就是永远不能靠泡沫靠融资,原来去烧钱,然后去抬估值,然后去上市,因为 这在中国A股市场基本上不太接受。" 据悉,容亿投资曾通过B轮(2022年)和B2轮(2024年) 两次参与宇树科技融资,是后者成长过程中 的关键机构股东之一。(罗宁) 在这个过程 ...
货币市场日报:6月23日
新华财经· 2025-06-23 21:23
新华财经北京6月23日电(高二山)人民银行23日开展220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持平于1.40%;鉴于当日有2420亿元逆回购 到期,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215亿元。当日还将有10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到期。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短期品种均小幅下行。具体来看,隔夜Shibor下跌0.10BP,报1.3670%;7天Shibor下跌3.20BP,报 1.4970%;14天Shibor下跌0.60BP,报1.7130%。 | | | | 2025-06-23 11:00 | | --- | --- | --- | --- | | | 期限 | Shibor(%) | 涨跌(BP) | | 1 | O/N | 1.3670 | 0.10 | | t | 1W | 1.4970 | 3.20 | | t | 2W | 1.7130 | 0.60 | | t | 1M | 1.6200 | 0.00 | | ⇒ | 3M | 1.6290 | 0.00 | | ゆ | 6M | 1.6390 | 0.00 | | � | 9M | 1.6570 | 0.20 | | t | 1Y | 1.666 ...
一场并购,打开了声音行业的想象力
虎嗅APP· 2025-06-10 21:43
腾讯音乐和喜马拉雅的交易传闻终于尘埃落定。 6月10日,喜马拉雅发布公告称,其与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签订并购协议及计划。此次并购事项将于各 项前置条件满足后正式交割,双方后续将共同推进相关流程。 作为一个独特的内容品类,过去几年声音市场的竞争重点在不断变化:一方面,声音市场遭遇来自短 视频行业的挑战,竞争格局已经基本形成的音乐平台仍然需要拓展新内容形态,以提升用户活跃度; 另一方面,有声书、广播剧、知识付费、播客等新的内容形态以及番茄畅听、七猫免费听书、小宇宙 等垂直平台不断涌现,竞争对手也越来越多。 喜马拉雅作为声音新内容形态中成立时间最久、业态涵盖较丰富的平台,其战略方向的选择备受行业 关注。过去几年,喜马拉雅多次在并购和IPO之间摇摆:自2018年起,腾讯音乐和喜马拉雅已有过多 次交易传闻。与此同时,喜马拉雅还曾在2021年、2022年和2024年多次冲击IPO。 面对各垂直平台的竞争,声音行业如何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内容和产品服务变得越来越重要。 喜马拉 雅选择和腾讯音乐交易,或许是当下市场环境下战略发展的最优解,交易的落定也可能将让声音市场 出现诸多新变化。 从混战到协同共生 从2024年提交的招股书来看, ...
研判2025!中国影视行业产业链、行业现状及细分领域分析:主旋律与商业类型深度融合,技术赋能内容生产升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30 09:56
内容概况:当前,中国影视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与结构性调整并行的态 势。内容生产上,主旋律电影与商业类型片深度融合,《长津湖》《流浪地球2》等片既传递家国情 怀,又实现工业化突破;剧集市场则向精品化转型,《漫长的季节》《三体》等作品凭借现实笔触与科 幻想象力收获口碑流量双赢。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生产电视剧数量为115部,同比 下降26.28%;生产故事影片数量为612部,同比下降22.73%;生产科教、记录、动画和特种影片数量为 261部,同比增长45.81%。 相关上市企业:光线传媒(300251)、万达电影(002739)、中国电影(600977)、华策影视 (300133)、上海电影(601595)、横店影视(603103)、博纳影业(001330)、阿里影业 (01060)、猫眼娱乐(01896) 相关企业: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谊兄 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万达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 横店影视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百纳千成股份有限公司、奥飞娱乐股份有限 ...
光云科技: 光云科技: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证券之星· 2025-05-29 17:26
杭州光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光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为践行以"投资者为本" 的上市公司发展理念,维护公司全体股东利益,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 及价值的认可,制定了 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以进一步提升 公司经营效率,强化市场竞争力,保障投资者权益,树立良好的资本市场形象。 具体内容如下: 一、聚焦主营业务,提升经营质量 公司是服务于电商商家的 SaaS 企业,核心业务是基于电子商务平台为电商 商家提供 SaaS 产品及增值服务。目前主要 SaaS 产品及服务包括以超级店长、快 递助手、逸淘下单、张飞搬家、快麦 ERP、快麦小智客服机器人、深绘美工机器 人、快麦工单、跟单宝等为代表的电商 SaaS 产品;以有成财务、有成 CRM、有 成报销、番茄表单为代表的企服类 SaaS 产品。 公司在 2023 年度实现经营性现金流转正的基础上,继续通过优化业务经营, 强化精细化管理,2024 年度实现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 5,415.61 万元, 较 2023 年同期增加 3,131.14 万元。 电商领域 AI 应用创新的机会、探索大模型垂直行业应用、优化经营管理等举措, ...
博彦科技:2024年年报与2025年1季报点评经营业绩稳健,生态合作助力新业务拓展-20250524
海通国际· 2025-05-24 08: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上调目标价至 18.45 元 [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经营稳健,在手订单充足,2025 年新业务逐步从投入期进入收获期 [4] - 传统业务基本盘维稳,新业务开拓第二增长曲线,生态合作强化加速 AI 行业场景化落地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摘要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6,601|6,899|7,415|8,026|8,775| |(+/-)%|1.9%|4.5%|7.5%|8.2%|9.3%| |净利润(归母,百万元)|217|124|241|316|376| |(+/-)%|-29.7%|-42.8%|94.0%|31.0%|19.1%| |每股净收益(元)|0.37|0.21|0.41|0.54|0.64| |净资产收益率(%)|5.4%|3.0%|5.5%|6.6%|7.3%| |市盈率(现价&最新股本摊薄)|36.42|63.68|32.82|25.05|21.04| [3] 交易数据 - 当前价格 13.52 元,52 周内股价区间 7.32 - 16.94 元,总市值 7,914 百万元,总股本/流通 A 股 585/549 百万股,流通 B 股/H 股 0/0 百万股 [4] 资产负债表摘要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股东权益(百万元)|4,214| - | - | - | - | |每股净资产(元)|7.20| - | - | - | - | |市净率(现价)|1.9| - | - | - | - | |净负债率|-37.41%| - | - | - | - | [4] 经营业绩 - 2024 年实现营收 68.99 亿元(+4.50%),归母净利润 1.24 亿元(-42.81%),主要系新业务投入加大及资产减值计提影响 [4] - 2025Q1 营收 16.52 亿元(+0.76%),归母净利润 0.72 亿元(+271.83%),汇率变动引起的汇兑收益以及财政补贴增加对利润有显著提振作用 [4] 新业务拓展 - 2024 年新业务拓展初见成效,全年累计签约合同金额突破 8.1 亿元,2025 年一季度新业务开展延续向好趋势,新签合同金额约为 1.5 亿元 [4] 业务发展方向 - 新行业及客户群上,以咨询和行业解决方案等业务类型为重点,拓展数字农业、智慧能源等领域以及央国企客户群 [4] - 与阿里云、腾讯云等主流云厂商展开生态和技术合作,与国内外主流大模型厂商进行生态和技术合作,深化 AI 大模型的行业化应用 [4] 可比公司 PE 估值 |证券简称|2024 EPS(元)|2025E EPS(元)|2026E EPS(元)|2024 PE(倍)|2025E PE(倍)|2026E PE(倍)| |----|----|----|----|----|----|----| |中科创达|0.89|1.11|1.38|63|51|41| |久远银海|0.18|0.35|0.48|97|51|37| |朗新集团|-0.23|0.43|0.55|-|35|27| |平均| - | - | - |80|45|35| |博彦科技|0.21|0.41|0.54|64|33|25| [6]
博彦科技(002649):2024年年报与2025年1季报点评:经营业绩稳健,生态合作助力新业务拓展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5-23 23: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上调目标价至 18.45 元 [1][4][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经营稳健,在手订单充足,2025 年新业务从投入期进入收获期 [4][8] - 传统业务基本盘维稳,新业务开拓第二增长曲线,生态合作强化加速 AI 行业场景化落地 [4][8] 财务摘要 营业收入 - 2023 - 2027 年分别为 66.01 亿、68.99 亿、74.15 亿、80.26 亿、87.75 亿元,增速分别为 1.9%、4.5%、7.5%、8.2%、9.3% [3] 净利润(归母) - 2023 - 2027 年分别为 2.17 亿、1.24 亿、2.41 亿、3.16 亿、3.76 亿元,增速分别为 -29.7%、-42.8%、94.0%、31.0%、19.1% [3] 每股净收益(元) - 2023 - 2027 年分别为 0.37、0.21、0.41、0.54、0.64 [3] 净资产收益率(%) - 2023 - 2027 年分别为 5.4%、3.0%、5.5%、6.6%、7.3% [3] 市盈率(现价&最新股本摊薄) - 2023 - 2027 年分别为 36.42、63.68、32.82、25.05、21.04 [3] 交易数据 - 当前价格 13.52 元,52 周内股价区间 7.32 - 16.94 元,总市值 79.14 亿元,总股本/流通 A 股 585/549 百万股,流通 B 股/H 股 0/0 [4] 资产负债表摘要 股东权益 - 2023 - 2027 年分别为 40.30 亿、41.42 亿、44.24 亿、47.51 亿、51.28 亿元 [5] 每股净资产(元) - 2023 - 2027 年分别为 6.81、7.08、7.56、8.12、8.77 [5] 市净率(现价) - 2023 - 2027 年分别为 1.96、1.91、1.79、1.67、1.54 [5] 净负债率 - 2023 - 2027 年分别为 -37.41%、-36.08%、-34.04%、-31.68%、-29.03% [4][5] 经营情况 2024 年 - 实现营收 68.99 亿元(+4.50%),归母净利润 1.24 亿元(-42.81%),新业务投入加大及资产减值计提致归母净利润大幅下降 [4][8] 2025Q1 - 营收 16.52 亿元(+0.76%),归母净利润 0.72 亿元(+271.83%),汇率变动汇兑收益及财政补贴增加提振利润 [4][8] 新业务拓展 - 2024 年全年累计签约合同金额突破 8.1 亿元,2025 年一季度新签合同金额约 1.5 亿元 [4][8] 业务发展 传统业务 - 基本盘维稳 [4][8] 新业务 - 以咨询和行业解决方案等业务类型为重点,拓展数字农业、智慧能源等领域以及央国企客户群 [4][8] 生态合作 - 与阿里云、腾讯云等主流云厂商及国内外主流大模型厂商展开生态和技术合作,加速 AI 行业场景化落地 [4][8] 可比公司 PE 估值 | 证券简称 | 2024PE(倍) | 2025EPE(倍) | 2026EPE(倍) | | --- | --- | --- | --- | | 中科创达 | 63 | 51 | 41 | | 久远银海 | 97 | 51 | 37 | | 朗新集团 | - | 35 | 27 | | 平均 | 80 | 45 | 35 | | 博彦科技 | 64 | 33 | 25 | [6]
珍酒李渡“酒二代”吴其融接棒执行董事 数字化转型能否破局增长瓶颈?
犀牛财经· 2025-05-14 13:37
公司动态 - 珍酒李渡宣布28岁的吴其融接任执行董事,成为公司最年轻的高管[2] - 吴其融为董事长吴向东之子,其晋升被视为家族传承与企业战略转型的双重信号[2] - 吴其融2019年从英国伯明翰大学毕业后从基层起步,先后在酒厂、销售部门轮岗[2] - 2022年主导成立数字营销部,推动电商业务与数字化转型[2] - 主导湖南珍酒商贸公司设立及线上线下一体化布局,为近年渠道改革关键动作[2] 财务表现 - 2024年珍酒李渡营收70.67亿元,同比近乎零增长[2] - 2024年净利润暴跌43.1%至13.24亿元[2] - 主力品牌珍酒销量连续4年下滑[2] - 经销商库存周转天数高达180天[2] - 2024年直销收入因削减低毛利电商产品同比下降11.5%[2] 产品与市场 - 核心产品价格倒挂现象突出[3] - 定位高端的"珍30"实际零售价较指导价缩水超六成[3] - 次高端产品"珍15"成交价仅剩建议价四成[3] - 二线酒企面临与茅台、五粮液争夺高端市场的困难[3] - 同时面临库存积压与渠道利润萎缩的双重压力[3] 行业趋势 - 行业呈现年轻化趋势,茅台推出"i茅台"直面消费者[3] - 郎酒启用"85后"高管,试图破解白酒与年轻群体脱节难题[3] - 公司需激活李渡、湘窖等子品牌的差异化优势[3] - 需在品牌形象、产品创新上贴近新消费需求[3] 管理挑战 - 面临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人权责分配问题[4] - 高管千万年薪与业绩下滑形成对比争议[4]
中信国安:2024年实现营收33.95亿元 AI+行业应用落地加速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17:07
在实现业绩稳步增长的同时,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积极推动新技术在业务中的应用,其中 子公司鸿联九五在AI+行业应用落地方面表现尤为突出。鸿联九五深耕企业综合信息服务行业多年,通 过长期持续的业务拓展与科技创新致力于AI+行业的应用落地。依托自主研发的智能交互平台,鸿联九 五将生成式AI技术与垂直行业知识库深度结合,通过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自主研发业 务平台,为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公司等众多企业客户提供全业务流程解决方案。同时,鸿联 九五研发的AI智能陪练平台成功完成DeepSeek大模型的接入工作,标志着公司在AI技术应用领域取得 重要突破。未来,鸿联九五将持续深化AI技术创新,推动更多智能化解决方案在垂直领域的落地应 用。 据年报显示,公司2025年将继续聚焦主责主业,在业务发展层面推动下属子公司鸿联九五加强科技创 新,确保企业综合信息服务业务提质增效发展,进一步提升收入规模和盈利水平。同时,加强对有线网 络业务的风险管控和优化整合,积极响应和参与各省"一省一网"整合工作。在风险管控方面,及时清理 退出亏损企业实现瘦身健体,处置存量资产回收资金,逐步降低外部债务规模。 中信国安董 ...
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26 10:14
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 - 公司于2025年4月25日通过上证路演中心召开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采用视频结合网络互动方式与投资者交流 [1] - 参会高管包括董事长左春、财务总监张志华、独立董事何召滨等,就投资者关注问题进行了详细回复 [1] 保险IT业务发展 - 保险客户IT投入受经营情况、监管要求及宏观环境影响,公司通过技术应用帮助客户实现高质量发展 [2] - 数智化是保险行业重要驱动力,公司重点研发行业参考模型、AIGC应用等方向,保持产品技术竞争力 [2] - 公司计划通过研发创新和解决方案智能化升级抓住保险行业数智化转型的新增需求 [2] 非保险IT业务表现 - 2024年非保险IT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4.86%,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 - 非保险金融IT领域受益于银行业国产化改造项目,参与邮政储蓄银行、中国银行等大型项目 [3] - 政务IT领域在智慧乡村、智慧园区等订单增速较快,医疗卫生IT领域在医保信息化、智慧医院等项目取得进展 [3] - 公司将继续加强非保险金融、政务、医疗卫生等行业拓展,抓住数字化转型机遇 [3] AI技术应用与产品矩阵 - AI技术将推动行业应用软件向广义形态发展,包含存量软件、知识库管理软件及垂域模型运行软件 [5] - 公司基于MaaS平台推进AIGC垂直应用,提升行业知识平台、低代码AI助手等能力,覆盖营销、保险产品管理等场景 [7] - 在开发端应用AIGC辅助开发,缩短部分项目周期 [7] - 公司与华为合作推出保险行业AIGC软硬一体解决方案,整合多模态知识库体系 [9] 财务表现与业绩扭转措施 - 2024年营业收入66.71亿元(+2.59%),净利润3.55亿元(-45.76%);2025年Q1营收12.35亿元(-4.08%),亏损1600万元 [10] - 业绩下滑因客户IT投入减少,公司计划加强保险AI应用、IFRS17系统建设,提升非保险业务毛利率 [11] - 优化内部管理,加强成本与现金流管控,改进绩效考核体系 [11] 行业发展趋势与机遇 - AI垂直应用将拓宽行业软件边界,头部ISV凭借领域知识优势成为技术迭代主力 [19] - 国产化进程加速,公司参与银行等大型客户国产化项目,未来将抓住ERP替代等机遇 [20] - 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推动保险科技创新,带来跨行业数据协同需求 [20] 未来盈利增长点 - 广义行业应用软件发展带来的AI相关业务机会 [21] - 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及国产化浪潮下的非保险业务拓展 [22] - 数据要素市场完善助力"保险+"战略落地 [22] - 海外市场拓展,覆盖东亚、东南亚等地区 [22] 公司战略与管理优化 - 打造"咨询+产品+实施"三位一体综合服务模式,提升客户粘性 [15] - 加强项目管理与成本控制,2024年人工成本同比下降 [16] - 推进干部年轻化,培养复合型人才,探索多样化员工激励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