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与业绩良性循环
搜索文档
“百亿”基金经理,重回百位!这次有何不一样?
搜狐财经· 2025-11-17 07:48
百亿基金经理数量变化趋势 - 管理规模超百亿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人数在时隔一年半后重新回到100位以上,目前约114名 [1][2] - 该人数在2022年二季度达到163位的高点,平均管理规模超过200亿元,随后持续下降至2025年二季度末的82人,近期开始探底回升 [2] - 当前百亿基金经理的平均管理规模为174.7亿元 [2] 百亿基金经理规模分布 - 100亿-150亿元规模区间的基金经理是绝对主力,人数占比为47.7% [4] - 150亿-200亿元区间占比24.3%,200亿元以上规模的人数逐级递减 [4] 新晋百亿基金经理的类型 - 第一类是此前已成名且规模维持在数百亿的基金经理,如易方达张坤管理规模逾550亿元,兴证全球谢治宇和中欧基金葛兰管理规模均在400亿元以上 [4] - 第二类是年内规模持续增长,从百亿边缘迈进百亿乃至两百亿的基金经理,如中欧基金蓝小康规模从初次破百亿增长至近250亿元,富国基金范妍规模从95.75亿元增长至超过170亿元 [4] - 第三类是规模近期从较低基数快速突破百亿的基金经理,如永赢基金任桀规模从二季度的11.66亿元增长到近130亿元,中航基金韩浩规模从不足20亿元增长到150多亿元 [5] 新旧百亿基金经理投资风格对比 - 新晋百亿基金经理主要聚焦科技、价值红利、量化小盘等"新核心赛道",反映出从"传统内需"向"科技创新+安全边际"的行情主线转变 [1][6] - 此前百亿基金经理投资集中于消费、医药、新能源等"旧核心赛道" [6] - 2024-2025年新晋的30位百亿基金经理中,50%以上聚焦科技赛道,量化策略贡献了约10%的新晋百亿基金经理 [6] 规模增长驱动因素变化 - 新晋百亿管理规模主要是通过业绩与行情共振的结果,而非依赖"明星效应+大规模新发" [1][7] - 当前35只规模过百亿的主动权益基金中,有12只在2023年底时尚未达到百亿门槛,规模快速扩容的核心驱动力是近两年亮眼的业绩表现 [7] - 新晋百亿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在2023年之后的新发基金占比仅为16%,且多数规模在25亿元以内,业绩成为规模增长的核心驱动力,相关基金近三年平均收益率分别为-5.14%、10.66%和47.23% [7] 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者行为变化 - 在主题投资风格管理指引、加强基准约束等政策下,基金产品与特定赛道、指数绑定的程度加深,投资者可通过选择不同赛道的基金经理实现精准资产配置 [8] - 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业绩稳定、风格清晰"的基金经理,而非盲目追逐明星效应,新晋百亿基金经理几乎没有通过"明星效应+大规模新发"来实现规模增长 [9] - 投资者已开始注重规模对投资管理的影响,并认识到百亿基金经理风格的多元化,除了科技型选手,均衡和价值长跑型选手同样受到青睐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