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诈骗罪
icon
搜索文档
有投资者被套数百万元,永坤黄金怎么了?
中国新闻网· 2025-06-07 10:13
黄金委托保管业务风险事件 - 永坤黄金的黄金委托保管业务出现无法兑付情况,涉及金额从数千元到数百万元不等,有投资者被套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元 [1][2] - 公司此前宣传"涨了赎回赚差价,跌了退款免损失"的黄金投资模式吸引投资者 [1][2] - 线上投资者通过APP购买黄金但无正式合同,线下投资者参与黄金托管业务长达十数年,年化收益率常年在7%左右,部分时段提高到9% [2][4] 公司经营模式与宣传 - 永坤黄金宣称是综合性黄金全产业链服务商,业务涵盖黄金加工、销售等,在全国有50余家黄金饰品销售机构 [12] - 公司官网自称是中国黄金协会理事单位和上海黄金交易所协作单位,但经核实这两项身份均不属实 [12] - 公司注册资本1.02亿元,由汪国海100%控股 [12] 保险与保管问题 - 投资者持有太平财产保险、紫金财产保险等多家保险公司的保单,但保单仅保障火灾、爆炸等物理损失,不包含公司经营不善等情况 [8][11] - 保单显示黄金保管在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金库,但保险公司表示无需核实标的物状态 [8][11] - 法律专家指出保险公司出具保单前应确认保险标的状态,但投资者难以通过保险获得理赔 [11] 事件进展与法律分析 - 当地公安机关已对永坤黄金刑事立案 [13] - 法律专家分析公司经营模式符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要件特征,可能还涉及诈骗类犯罪 [13] - 投资者能否挽回损失取决于公安机关查扣、追回赃物及非法所得的情况 [13] 行业背景 - 面对金价波动,多家银行已采取措施提示黄金投资风险并上调认购起点金额 [12]
“薅羊毛”竟涉犯罪?沪上首例政府消费券补贴诈骗案宣判
证券时报· 2025-05-29 22:04
案件概述 - 上海首例政府消费券补贴诈骗案宣判 被告人夏某某虚构消费订单骗取补贴款13万余元 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1][3] - 案件涉及2024年上海市"乐品上海"餐饮消费券 该消费券采用满1000减300等多样化补贴形式 通过支付宝微信等平台发放[4] 诈骗手法 - 夏某某作为餐饮公司法定代表人 通过购买网上兜售的消费券(单价50-80元) 虚构1000元消费流水核销券 单次套取300元补贴[4][5] - 2024年11月9日至28日期间 累计虚构400余笔订单 套取政府补贴款13万余元[6] 法律定性 - 法院认定该行为符合诈骗罪构成要件 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用虚构事实方法骗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 上海市个人诈骗6000元以上即达入罪标准[8] - 该案特殊性质在于骗取对象为政府专项补贴资金 属于国有财产 具有专款专用属性[8] 相关犯罪形式 - 虚拟定位抢券可能构成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 若涉及系统破坏则可能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9] - 商家与消费者共谋转卖消费券并分赃的行为 可能构成诈骗罪共同犯罪[9] 政策背景 - 政府发放消费券旨在促进经济扩大内需 要求真实消费发生才能实现政策效果 虚假交易会破坏政策实施[6] - 消费券规则明确禁止刷单套现 虚假交易等行为 要求商户消费者遵守诚实信用原则[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