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托管业务

搜索文档
有投资者被套数百万元,永坤黄金怎么了?
中国新闻网· 2025-06-07 10:13
金价剧烈波动的情况下,黄金投资能"稳赚不赔"吗? 近日,多名投资者向中国新闻网《民生调查局》反映,永坤黄金(浙江永坤控股有限公司)的黄金委托保管业务无法正常兑付,有投资者被套数百万甚至 上千万元。而这家公司此前宣称,黄金"涨了赎回赚差价,跌了退款免损失"。 "涨了赚差价,跌了免损失" 有人投资数百万元 "大约是5月20日,有人发现15日的提现没有到账,去公司总部后,发现老板已经跑路。" 小余(化名)告诉记者,他通过永坤商城的APP购买了价值约14万的黄金,如今无法兑付。"后来才发现,线上购买没有正式合同。" 永坤商城APP宣称,金价下跌时可以无损原价退回金条。客户通过接近大盘的价格在永坤黄金的APP或微信小程序"预购黄金",并由永坤保管一定周期, 涨了赎回赚差价,跌了原价退款免损失。 截图自永坤商城。 与线上的短线托管不同,线下不少投资者已投资了十数年。受访者小赵(化名)表示,永坤推出黄金托管业务已久,她在2013年线下购买了永坤黄金的黄 金托管业务,目前无法兑付的黄金价值约700万元。她称,身边还有不少亲友也参与了投资。 "合同是每年一续签,年化常年在7%左右,中间有几年短暂提高到9%,因为它有很多线下实体 ...
浙江金店暴雷,超20亿黄金资产一夜蒸发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6-06 06:10
公司概况 - 浙江永坤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3月,法定代表人为汪某海,注册资本6亿人民币,旗下核心子公司永坤黄金珠宝有限公司持股比例66.66% [13][14] - 公司业务覆盖黄金全产业链,全国布局超100家线下门店,并投资至少8家黄金相关公司 [13][14] - 通过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及自建永坤商城实现线上线下融合,覆盖全国及港澳地区,官网展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为战略合作伙伴 [15][17] 业务模式 - 采用黄金托管模式,投资者大部分时间不持有实物黄金,业务在长三角和港澳地区50余家黄金饰品销售机构展开 [6] - 主要业务分为两类:销售-托管-回收(承诺固定高收益回报)和网络销售(金价上涨可获利,下跌可原价退回) [7][10] - 推出多样化产品体系,包括与故宫合作的"宫匠"系列、"祈福金"系列,涵盖珠宝、投资收藏品等 [19] 运营数据 - 受骗人数超过1万人,涉及金额保守估计50亿元,其中可统计部分超过20亿元 [5] - 公司曾出具保单显示托管黄金价值大于41亿元,但实付保费仅4000元,信息真实性存疑 [4][5] - 承诺高达18%的年化收益率,远高于银行正规黄金积存业务的2.5%-3.5% [21] 扩张策略 - 通过"国资背景"、"银行托管"、"实物黄金兜底"等噱头营销,在全国开设200多家线下门店 [15] - 采用立体式营销传播,包括明星代言、赞助高端论坛,提出"让普通人零门槛囤黄金"口号 [15] - 设置拉新人奖励机制,每发展一位下线可获佣金,模式涉嫌传销和庞氏骗局 [23] 违规行为 - 违反《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非金融机构开展黄金投资业务且承诺保本 [11] - 未将资金交由银行或交易所第三方存管,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11][23] - 手段类似此前爆雷的杭州华侨控股黄金理财,但叠加更高收益承诺和拉人头返利 [23] 事件进展 - 2025年5月20日首次出现无法兑付情况,公司账户显示亏空 [2] - 5月22日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分局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立案调查 [2] - 5月23日公司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因"通过登记住所无法联系" [4]
网传浙江某黄金公司爆雷!涉案金额可能高达20亿!
搜狐财经· 2025-05-27 16:26
杭州黄金投资公司兑付危机 - 公司自5月20日起出现无法向客户打款的情况 [1] - 涉及高知家庭及养老金投资者 [2][7] - 旗下电商平台"XX商城"资金链断裂 未兑付金额达数亿元 波及浙江、四川、安徽等多省 [8] - 此前宣传4倍收益及"刚兑"服务:金价上涨每克收2元手续费 下跌则0损失 [4][5] - 线下展厅被曝用黄铜镀金冒充黄金 高管失联且财务负责人潜逃 [8] - 公安机关已介入侦查 [8] 黄金托管行业风险事件 - 福建可观珠宝2024年9月出现兑付问题 警方立案侦查 涉案政协委员被暂停履职 [10][11] - 中国黄金加盟店23年推出"无忧预订"托管业务:免手续费(每克省24元)并赠2.5%纯金 [12] - 莱瑞珠宝24年暴雷案例:承诺10%-15%年化收益 通过折扣售金、赠金等方式吸引寄存 [12] 黄金托管商业模式缺陷 - 金价暴涨导致机构需补足价差及高额利息 如金价涨10%则需补10%+利息 [13] - 价格波动与挤兑叠加造成资不抵债 演变为庞氏骗局 [13] - 行业普遍存在过度承诺收益及风险转嫁问题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