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市场化
搜索文档
如何看待央行重启国债买卖?
五矿期货· 2025-10-30 11: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10月27日央行宣布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此次重启是应对市场调整与流动性需求的政策选择,也是推进货币政策市场化的重要信号;操作预计以买短债为主,中长债也可能部分涉及;短期内有助于提升债市信心,中期强化财政与货币政策协同,四季度债市仍受基本面、基金费率新规落地时间及机构配置力量影响 [1][2][5] 相关目录总结 重启国债买卖的主要原因 - 债市环境改善,收益率回归合理区间,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年初的1.61%升至10月末的1.84%,收益率曲线趋于平稳,重启操作可保持流动性充裕与市场稳定 [6] - 财政与货币政策协同发力的现实需要,新增5000亿元政府债限额获批使财政支出节奏前移,国债买卖可缓解政府债发行的市场挤出效应 [7] - 对冲四季度流动性缺口的操作需求,四季度MLF与买断式逆回购合计到期规模约3.6万亿元,国债买入可提供低成本、可回收的基础货币投放渠道 [8] - 防范单边市场波动与风险积累,7月以来“股债跷跷板”效应使长端利率快速上行,央行重启操作可稳定预期、防止市场单边波动 [10] 操作机制与预期路径 - 操作以买短债为主,兼顾小规模中长债配置,可精准投放基础货币、提升政策灵活度 [11] - 年末前若MLF与逆回购续作规模有限,央行可能加大国债买入力度,净买入为主,为银行体系提供资金支持 [11] 重启国债买卖对债市的影响 - 短期释放货币政策偏松信号,对债市构成直接利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约4BP,短端品种受益更明显,收益率曲线或陡峭化 [12] - 中期稳定市场预期与收益率中枢,有助于国债发行顺畅,缓释供需冲突,提高宏观政策传导效率,四季度债市受多因素影响,总体或震荡修复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