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质价比寿司
icon
搜索文档
海底捞入局,寿司郎、滨寿司加速扩张,百亿日料市场回暖了?
36氪· 2025-10-31 11:17
行业趋势与市场格局 - 日料市场呈现结构性增长,并非全面复苏,核心驱动力是消费端对“高性价比和质价比”的追求,以及供给端供应链的“去日本化”(本土化、全球化采购)[7][8] - 2025年中国日料市场规模有望回升至700亿元,其中标准化程度高、出餐快的寿司品类成为新的增长方向[18] - 市场已分化出多个价格带,竞争核心从“低价”转向产品创新、运营效率、体验升级和供应链能力的综合比拼[23] 主要参与者扩张策略 - 海底捞孵化寿司品牌“如鮨寿司”,首店面积超500平方米,SKU超200款,价格带分为8元至28元五档,主力产品集中在9.9元和15元,周末翻台率可达8轮,定位为互补主品牌的“轻社交”、“一人食”场景[3] - 客单价超百元的寿司郎扩张相对谨慎,2025年新开17家门店,计划到2026年9月将全球海外门店数从182家扩至310-320家,增幅约7成,其中大中华区计划增至约190家[3][4] - 客单价不足百元的滨寿司扩张激进,2025年新开46家店(超过2024年全年35家),计划2025财年新开70家以上,2026财年新开100家以上,五年内全国目标1000家门店[5] - 同为平价品牌的争鲜2025年新开店数仅为18家,远低于2024年的46家,而N多寿司2025年新开305家,大幅低于2024年的515家[7] 渠道与选址策略 - 头部品牌(寿司郎、滨寿司、争鲜)普遍采用“高线加密”策略,超90%门店位于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且超9成落位在中档及以上购物中心[9][12] - 品牌间存在细微差异化:寿司郎超3成门店位于中高档商场,滨寿司和争鲜在中档商场占比超8成,反映出客单价与定位的差异[15] - 头部品牌开始进行区域渗透,如寿司郎采用“二线加密+广东深耕”,滨寿司未来三年将谨慎下沉至三线城市头部商场,以规避未来核心城市存量竞争[15][16] - N多寿司凭借19.99元客单价将超2000家门店布局于二线及以下下沉市场,一线城市占比仅0.74%,主要渠道为大众化商场,与头部品牌形成鲜明对比[17] 竞争优势与核心能力 - 外资品牌(寿司郎、滨寿司)核心优势在于全球供应链带来的成本控制、在日本市场建立的“高口碑”品牌认知及成熟的运营经验(如回转带、智能点餐)[21] - 本土品牌(如海底捞的如鮨寿司)优势在于更贴近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创新、更低价格带,以及可依托母公司的供应链实现成本协同(如蜀海供应链采用优质本土供应商+全球直采)[7][21] - 本土品牌的挑战在于需要时间建立专业寿司品牌认知以摆脱“火锅标签”,且在运营经验上可能与外资品牌存在差距[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