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质量追溯区块链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津成电缆霍家工业园起火案山西重审,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搜狐网· 2025-06-13 12:25
案件重审背景 - 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法院对天津津成电缆涉及的霍家工业园区火灾案启动重审,该案件被称为"电缆行业质量争议典型案例"[1] - 2020年2月霍家工业园区火灾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后被认定因问题电缆起火引发[2] - 2024年7月一审判决津成公司罚款600万元,生产负责人李庆增判处7年有期徒刑[2] - 2025年2月长治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撤销原判并发回重审,理由为原审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2] 涉事企业概况 - 天津津成电缆是行业十强品牌和中国驰名商标,三年销售额达10亿元[4] - 山西霍家工业集团资产规模30亿元,2022年产值达22亿元,是山西省100强企业[4] 案件核心争议点 - 产品归属关联性存疑:涉案电缆由独立经销商销售,与天津津成无直接隶属关系[5] - 检测程序与标准争议:检测机构未具备司法鉴定资格,检测标准与合同约定冲突[5] - 证据形式争议:50余页指控材料中部分证据取得程序及内容一致性存在问题[6] 行业现状与问题 - 近三年电缆质量引发的安全事故中62%涉及假冒伪劣产品,34%案例为龙头企业被"冒名追责"[6] - 中国电缆企业超7000家,但具备全流程质量追溯体系的企业不足15%[6] - 行业存在"检测标准混乱"和"货源追溯缺失"等问题,标准化建设滞后[6] 行业改进方向 - 推动建立"质量追溯区块链系统"和跨企业假冒产品信息共享平台[7][8] - 参考食品行业"溯源二维码"制度,在电缆产品中植入芯片或区块链溯源标签[8] - 相关部门正制定《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规范》标准[8] 案件影响与意义 - 案件走向将为电缆行业质量治理提供重要司法参考[8] - 案件价值已超越个案本身,成为行业治理的镜鉴[8] - 需要建立更严谨的标准和完善的机制来筑牢质量防线[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