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的复利
搜索文档
三年募资270亿,“投GP的GP”是怎么玩的?丨投中嘉川
投中网· 2025-11-02 15:04
以下文章来源于超越 J Curve ,作者爱学习的嘉川 超越 J Curve . 用数据延伸你的阅读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投资机构本身,开始成为被投资的对象。 作者丨杨博宇 来源丨超越 J Curve 在传统意义上,资本投资企业、基金投资项目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 然而,当资本竞争趋于饱和、头部效应日益强化后,一种全新的逻辑开始出现——投资机构本身,开始成为被投资的对象。 Hunter Point Capital(简称HPC)便是这个故事的核心。 这家成立于2020年的美国投资机构,不投企业,也不投基金,而是专注于投资GP(General Partner,基金管理人)的少数股权。它以"投GP的GP"这一 独特模式,仅三年时间就完成超过30亿美元募资,成为另类资产行业中最受关注的"新物种"。 当资本的竞争从"投企业"转向"投GP",意味着风险投资市场已经转移到另一个维度——资本开始投资资本的操盘手。 01 优秀的GP,本身就是值得投资的好资产 过去十年,全球资产管理行业的集中度不断提升。根据Morningstar统计,Vanguard、BlackRock和Fidelity三大巨头掌握的管 ...
三年募资270亿,“投GP的GP”是怎么玩的?
36氪· 2025-11-01 07:32
行业新趋势:投资GP的GP - 资本竞争饱和与头部效应强化催生全新投资逻辑,投资机构本身成为被投资对象 [1] - Hunter Point Capital作为核心案例,专注于投资基金管理人的少数股权,以“投GP的GP”模式在三年内完成超30亿美元募资 [2] - 此模式代表资产管理行业新趋势,资本竞争从“投企业”转向“投GP”,意味着风险投资市场进入新维度 [2] Hunter Point Capital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20年,由黑石GSO Capital共同创始人Bennett Goodman和J C Flowers及Providence Equity前高管Avi Kalichstein联合创立 [6][7][8] - 早期判断另类资产行业进入成熟周期,未来竞争将集中在管理能力与资本稳定性 [9] - 首期基金原计划募资25亿美元,最终超募至33亿美元,三年内管理资产规模突破55亿美元 [10] - 资金来源包括主权财富基金、家族办公室和大型保险机构,显示“投GP”概念获全球主流机构认可 [11] 投资策略与逻辑 - 核心策略是“投人而非投项目”,买入GP少量股权,获取其未来管理费与业绩分成的分红权,并成为长期战略股东 [12][13] - 投资收益来自两条主线:分红收益随管理规模上升而增长,以及GP品牌和资产规模扩张带来的股权估值提升 [15] - 提供三大投后赋能:募资赋能接入主权基金等长期资金、结构赋能优化财务工具、组织赋能搭建激励机制与治理标准 [16] - 投资节奏极慢,依靠耐心和非控制型方式,不靠杠杆,不追短期估值,追求“资本的复利” [20] 投资案例与成效 - 已投资8家知名投资机构,包括Pretium Partners、Coller Capital等 [17] - 对Iron Park Capital的少数股权投资于2022年1月进行,2023年4月泛大西洋资本集团完成收购,HPC可能已快速退出 [19][20] - 投资金额一般控制在20%左右股权区间,被投GP多处于“二次扩张临界点” [19][20] - 退出方式灵活,可通过并购退出或长期持有获取分红收益 [20] 行业背景与机遇 - 全球资产管理行业集中度提升,Vanguard、BlackRock和Fidelity三大巨头管理资产占比从2013年43%升至2023年51% [3] - 中型GP面临募资周期延长、管理费率下降等挑战,存在“成长资金真空” [4] - HPC瞄准这一结构性机遇,为成长型GP提供资金、资源与战略支持 [4][5] 中国市场潜在参考 - 中国私募股权行业经历类似拐点,募资难、头部化让中小GP陷入生存焦虑 [21] - 目前本土机构对GP股权合作多出于弥补自身能力不足,而非赚取分红与成长收益 [21] - 国内市场因GP股权结构复杂、退出渠道有限等因素,尚未完全适配此类长期信任型投资 [21] - 但随着行业成熟,“投资GP少数股权”逻辑可能提供参考价值,资本竞争终将回归到“人”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