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区域协调机制
icon
搜索文档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版图报告发布:人才友好指数整体表现突出 建议加强跨区域协调机制建设
上海证券报· 2025-06-04 02:30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报告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版图报告》,定量评估110个城市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资金保障、国土空间、人才友好、生态安全六大维度的表现 [2] - 2017-2022年六大维度指数稳步提升,人才友好指数整体表现突出,城市政策各具特色 [2][4] - 长江经济带覆盖全国21%国土面积和40%人口与经济总量,区域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3] 产业发展维度 - 产业发展指数年均增长4.1%,上海、重庆处于引领地位 [3] - 下游城市聚焦新兴产业发展,中游城市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上游城市探索资源禀赋驱动型升级 [3] - 产业发展环境改善与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3] 科技创新维度 - 科技创新指数年均增长5.5%,连续5年上升,区域差距扩大呈现"下游>上游>中游"格局 [3] - 下游科创高地引领区域发展,需加强区域协同创新与金融支持 [3][5] 资金保障维度 - 资金保障指数年均增长3.7%,下游城市领先优势明显,上海头部效应强化 [3][4] - 建议建设多元化区域金融中心,培育特色金融业态,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5] 人才友好维度 - 人才友好指数数值最高且区域差异最小,成都位列榜首 [4] - 建议绘制人才供需地图,增强用人单位自主权,构建本土人才培育路径 [5] 国土空间与生态安全维度 - 国土空间指数年均增长0.1%,需构建动态调控治理体系推动产业梯度转移 [3][5] - 生态安全指数区域差异显著,上/下游均值高于中游,建议加强联防共治与风险防控 [4][6] 区域协同发展建议 - 挖掘中上游腹地潜力,促进经济向沿江内陆拓展 [6] - 推动产业梯度转移与纵深布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6] - 启用长江经济带城市数据库,建立跨区域协调机制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