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国企业系统性风险
icon
搜索文档
荷兰“抢劫”闻泰科技,安世半导体控制权闪电变天?
搜狐财经· 2025-10-13 18:04
事件概述 - 闻泰科技核心半导体子公司安世半导体控制权发生变更,公司暂时失去控制权 [1] - 荷兰政府与安世半导体部分外籍高管采取联合行动,导致控制权在七日内发生转移 [3] 控制权变更的法律程序 - 10月1日,荷兰企业法庭生效临时措施:暂停张学政在安世半导体控股的执行董事与CEO职权,并将裕成控股持有的99%股权交由第三方托管 [2] - 10月7日,庭审裁决明确上述措施持续至调查终结,并新增一名拥有决定性投票权的独立外籍董事 [2] - 此法律程序的直接推动力来自于三位外籍高管(CIO、CFO、COO)于9月30日荷兰政府下达部长令后次日提交的紧急诉讼请求 [3] 荷兰政府的行政干预 - 9月30日,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下达部长令,要求安世半导体全球30个主体在一年内不得对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进行任何调整 [3] - 政府指令与内部高管诉讼高度联动,闻泰科技谴责此为通过法律程序强行改变股权结构的行动 [4] 安世半导体的战略价值 - 安世半导体是全球领先的分立与功率芯片IDM厂商,尤其在汽车半导体领域举足轻重 [6][7]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高达14715亿元,在闻泰科技2025年上半年业务构成中,半导体业务收入7825亿元,占比约309% [7] - 安世半导体拥有16000种产品料号,功率分离器件全球市占率第三,其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是新能源汽车不可或缺的核心元器件 [9] 闻泰科技的转型背景 - 2025年,闻泰科技以约50亿元出售9家产品集成相关子公司及资产包给立讯精密,全面聚焦半导体IDM领域 [9] - 此举被视作公司止损和规避地缘政治风险的选择,因其原有ODM业务在2024年净亏损高达12亿元,且公司在2024年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 [9] 行业影响与潜在后果 - 事件可能引发蝴蝶效应,因车规级芯片认证周期长、门槛高,全球Tier1供应商和汽车制造商寻找替代供应商并非易事 [10] - 中长期看,英飞凌、安森美等国际半导体巨头可能借此机会接收安世流失的订单和客户,强化市场地位 [11] - 事件或将加速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区域化重构,车企可能更有意识地培养本土或友好国家的第二、第三供应商 [12][13] 跨国投资的系统性挑战 - 事件反映了跨国企业面临“玻璃门”现象,即在法律上拥有所有权却在现实中丧失控制权的风险 [13] - 闻泰科技在2018至2020年间总计花费逾340亿元完成对安世半导体的收购,但当前仍面临控制权被架空的风险 [13] 公司应对与未来展望 - 闻泰科技表示正在积极与国际律师事务所团队沟通法律救济方案,并已主动对接政府相关部门争取支持 [18] - 有业内人士认为事件不会以闻泰彻底失去控制权收场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