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
搜索文档
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办理业务金额已达4.27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9-17 08:05
文章核心观点 - 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自7月底试运行以来业务进展迅速,截至9月11日处理业务198.1万笔,金额达4.27亿元 [1] - 该网关的构建是金融基础设施国际化的重要进展,旨在通过“一点对接”降低系统对接成本,提升支付效率与体验 [2] - 业务已覆盖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众多境内外主要支付机构 [3] 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的建设与意义 - 由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和中国银联建设,于7月30日正式投产上线,优先支持“外包内用”业务 [2] - 建设意义在于为国家层面形成跨境二维码支付服务的对外统一接口,降低机构间系统对接成本和多次改造的资源浪费 [2] - 推动形成统一的境外钱包机构合作标准,提升境外钱包引入效率和使用体验,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和良性发展 [2] 业务运营数据与参与机构 - 试运行期间(截至9月11日)办理业务198.1万笔,总金额为4.27亿元 [1] - 参与机构包括中国银联、网联清算公司、银联国际、支付宝、财付通、Alipay Connect、Tenpay Global等境内外主要支付服务商 [3] - 业务覆盖范围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钱包在中国境内商户的使用 [3] 业务模式与技术支持 - 支持“外包内用”和“内包外用”两种业务类型,可处理二维码主扫和被扫模式下的交易 [3] - 具体模式包括“外包内用”主扫、“外包内用”被扫、“内包外用”主扫、“内包外用”被扫 [3] - 统一网关系统支持对交易信息转接的实时处理,用户体验高效有序,基本做到无感支付 [3] 未来发展规划 - 预计将持续扩大参与机构规模和跨境支付互联互通范围,支持更多符合要求的机构接入 [3] - 相关工作自2025年初全面展开,已向参与机构发布了统一网关业务规则和技术规范 [2]
试运行月余 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办理业务金额已达4.27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9-17 00:14
支付系统互联互通进展 -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宣布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已于2024年6月实现互联互通,业务运行平稳且社会反响良好 [1] - 跨境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取得重要进展,中国人民银行推动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服务便利化工作,反映出零售支付互联互通对提升经济活跃性有积极作用 [1] 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建设与成效 - 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和中国银联建设了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于2024年7月底上线试运行,截至9月11日办理业务达198.1万笔,金额4.27亿元人民币 [1] - 统一网关相关建设工作自2025年初全面展开,7月30日正式投产上线,优先支持“外包内用”业务,并发布了业务规则和技术规范 [2] - 统一网关已与多家境内外机构合作,包括中国银联、支付宝、财付通等,业务覆盖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钱包到中国境内商户受理使用 [3] 统一网关的战略意义与功能 - 建设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对推动中国金融基础设施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层面形成了跨境二维码支付服务的对外统一接口 [2] - 统一网关支持境内外机构通过“一点对接”开展业务合作,降低系统对接成本和资源浪费,并推动形成统一的境外钱包机构合作标准 [2] - 统一网关支持“外包内用”和“内包外用”业务,可处理二维码主扫和被扫模式下的交易,系统支持对交易信息转接的实时处理,用户端基本无感 [3] 未来展望 -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杨涛预计,统一网关将持续扩大参与机构规模和跨境支付互联互通范围,支持更多符合要求的机构接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