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规级无人车
搜索文档
顺丰三次加注,无人车公司「白犀牛」完成近5亿元B轮融资|36氪独家
36氪· 2025-08-21 09:33
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B+轮融资,B轮融资总额累计近5亿元人民币 [1] - 老股东顺丰、线性资本继续跟进,新引入以骏资本、三六零基金、华泰紫金等机构 [1] - 顺丰自2024年8月首次注资后,一年内进行第三次投资 [1] - 资金将重点投向车规级无人车产品研发、AI技术迭代和商业场景拓展 [1] 公司背景与战略 - 公司成立于2019年4月,由前百度自动驾驶团队成员创立,专注于全栈式无人配送解决方案和常态化运营 [1] - 2025年3月,原东风商用车公司总经理黄刚加盟并出任总裁 [1] - 公司并非售卖代码的技术公司,而是以产品为导向的无人车产品公司 [7]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遇 - 无人物流领域处于技术、成本和政策共振的商业爆发期 [1] - 乘用车辅助驾驶发展带动激光雷达等关键零部件价格下降 [1] - 国家政策推动无人车在物流行业应用,目前已有103个城市开放无人配送车路权 [1] - 在投融资趋冷背景下,资本仍向该领域密集加注,新石器完成10亿元C+轮融资,九识智能B3轮融资1亿美元,公司迎来今年第二轮亿元融资 [2] - 投资者对"规模盈利临界点"形成共识 [2] 产品与技术 - 主力产品为R5系列无人车,货箱容积5.5m³,可装载超500件包裹,单次充电满载续航超120公里 [4] - 产品服务于顺丰、中通、极兔、中国邮政等头部物流企业,已投放覆盖全国100+城市 [4] - 公司正开展车规级无人车产品研发,即将推出的并非单一车型,而是一个可适应各类场景的可拓展无人车平台 [6][8] - 对产品收益最大的技术主要是BEV+Transformer架构及端到端模型 [8] - 在新平台上筹备了尺寸规格和容积比当前产品更大的新产品 [8] - 未来产品不局限于快递末端场景,有希望发展同城货运(100公里内),甚至跨城运输 [8] - 销售和运营模式计划通过硬件+FSD的模式对外售卖整车产品,旨在依靠服务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实现盈利 [8] 运营数据与增长 - 无人车活跃量自2023年12月接近100台,2025年Q1达200台,Q2达500台,至8月增长至近1000台,实现10倍以上增长 [4] - 公司目标是到2026年实现无人配送车日活跃量达到5000台 [4] - 目前行业活跃无人车总量还不到1万台,1万台以内被视为感性消费阶段 [4] - 当产品规模达到1万台时,公司有希望实现财务盈利转正 [9] 商业化场景与价值主张 - 公司从商超配送场景起步,与永辉、盒马等头部零售企业合作,自2023年起转向物流场景,解决网点到驿站的配送问题 [3] - 锚定"网点-驿站"末端配送场景,距离通常在十公里以内,路线相对固定,技术风险较低,且各地政府审慎包容开放路权 [3] - 该场景过去依赖人工驾驶三轮或小货车,每日往返需求高达4-5次,存在效率瓶颈与人力成本高问题,高频次需求可摊薄无人物流车成本 [3] - 无人车可承担网点至接驳点运送,使快递员工作重心转移至社区揽收和派件,并能实现24小时运营,夜间通过远程调度执行任务 [5] - 据运营数据,无人车能帮助客户降低30%-50%的末端配送成本,例如武汉一快递加盟商单票配送成本从0.2元降至0.1元 [5] - 车规级无人车可提升资产持有价值,以及投放市场后的出勤率与安全性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