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车辆运输车治理
icon
搜索文档
全面清退!违规轿运车将彻底终结?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30 09:28
专项治理行动概述 - 三部门联合开展为期6个月的车辆运输车专项治理行动,时间为2025年7月至2025年12月底 [5] - 行动旨在全面清退“飞机板”、“大怪”、“二怪”等严重危害公路安全的违规轿运车 [2] - 此次行动是继2018年联合治理后,针对违法超标装载乱象的又一次重拳出击 [5] 违规现状与危害 - 近期车辆运输车违法运营及超标装载现象反弹,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6] - 违规操作包括非法改装车辆、加长货台、增加装载层数,导致车辆稳定性急剧下降 [6] - 装载数量失控,平头车超6辆、长头车超7辆、中置轴车超9辆的违规操作频发 [6] - “飞机板”长度普遍超过30米,有的甚至达到40米,单次可装载20余辆车,远超合规车辆17.1米至22米的长度限值 [8] - 超载危害包括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剧增、基础设施受损严重、扰乱行业秩序并挤压合规企业生存空间 [9] 治理难点与历史背景 - 超载屡禁不止的原因包括违法成本低于违规收益,以及执法过程中存在标准不统一、以罚代管等乱象 [11] - 历史治理政策虽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仍存在源头监管不彻底、执法标准不统一、惩戒力度不足三大瓶颈 [11] - 低运价及主机厂倾向选择最低报价承运商,迫使部分企业为保证利润而进行超限运输 [8] 新治理方案核心措施 - 落实各主体责任,加强源头监管,严格新增车辆市场准入管理及生产企业监督管理 [12] - 加强路面执法检查,对认定为违法运输的车辆禁止驶入高速公路 [13] - 强化源头处罚,对1年内违法超限运输超过3次的车辆吊销道路运输证,驾驶人停止营业性运输 [13] - 整车物流企业1年内违法超限运输车辆超过总数10%的,将面临停业整顿乃至吊销经营许可证的处罚 [13] 治理目标与行业影响 - 治理实行车辆和装载“双合规”,注重生产、仓储、运输三环节的协同监管 [15] - 行动被视为重构整车物流行业生态的系统工程,旨在平衡安全、效率、公平三重目标 [15] - 短期将有效遏制违法超限运输乱象,中期促进运输装备升级和行业整合,长期为汽车产业构建高效安全的物流体系 [15]
交通部/公安部/工信部联合发文!车辆运输车市场要变天 |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7-24 21:13
车辆运输车专项治理行动方案 核心观点 - 三部门联合开展为期6个月的车辆运输车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打击超标装载运输等违法行为,规范整车物流市场秩序[1][6][7] - 行动覆盖车辆生产、注册登记、装载运输、路面执法全链条监管,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7][8][9][10] - 明确三类车辆装载上限:平头铰接列车≤6辆、长头铰接列车≤7辆、中置轴车辆运输车≤9辆,超限车辆禁止进入高速公路[3][9][17][18][19] 重点任务分解 1 市场准入管理 - 公安/交通部门强化新增车辆外廓尺寸查验,不合规车辆不予注册登记和发放道路运输证[3][8] - 工信部门严查车辆生产企业,依法处理违规生产不合规运输车的企业[3][8] 2 源头装载监管 - 交通运输部门督促乘用车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使用合规车辆运输车,严禁超标车辆出厂[8] - 对强令超限运输的企业按《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处罚,最高可吊销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8][10] 3 路面执法检查 - 重点检查乘用车厂区、物流场站周边及高速公路,严查使用临时号牌挂车等违法行为[9] - 建立违法车辆高风险清单,实施重点拦查,并倒查违规放行的高速公路收费站责任[9] 4 联合惩戒机制 - 1年内超限3次的车辆吊销道路运输证,驾驶人停业整顿,企业超限车辆超10%则停业整顿[10] - 跨区域违法信息共享,装载单位违规处罚结果通报公安交管部门[10] 实施阶段 - 动员部署(2025年7月):制定地方实施方案,成立工作专班[12] - 宣传教育(2025年8月):面向乘用车企业、物流企业开展合规培训[12] - 重点整治(2025年9-11月):全面查处违法行为,强化源头和路面监管[12] - 总结评估(2025年12月):建立车辆运输车长效管理机制[12] 行业影响 - 新规将加速淘汰不合规运输车,推动整车物流行业车辆更新需求[6][7][8] - 装载标准严格执行可能短期内降低单车运输效率,倒逼企业优化物流网络[9][17][18][19] - 乘用车制造企业需协同物流供应商调整装载方案,避免供应链中断[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