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轮胎行业出海
icon
搜索文档
化工子行业年报和1季报深度梳理 - 轮胎
2025-05-18 23:4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轮胎行业、橡胶行业 - **公司**:赛轮轮胎、森麒麟、玲珑轮胎、通用股份、贵轮股份、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豪马马牌、住友橡胶、阿波罗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 - 2025 年一季度轮胎行业需求稳定但结构分化,半钢替换市场需求支撑强,国内出口创新高,美国进口需求增长,板块收入增长但盈利能力回落,因原材料上涨盈利承压,二季度原材料价格回落或修复盈利[1][2] - 2024 年全球轮胎总需求同比增长 1.8%达 18.5 亿条,全钢胎需求同比下滑 0.5%,半钢胎同比增长 2%,配套市场下滑,替换市场支撑韧性强[1][6] - 2024 年橡胶价格震荡向上、海运费暴涨使企业盈利承压,2025 年一季度海运费问题解决但原材料价格仍高,二季度预计有边际改善,需求企稳,通过出口和海外基地对美出口增长实现销量提升[14] - 2024 年橡胶板块业绩较好,收入增速排前四,同比增长 13%达 1059 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 18%达 102 亿元;2025 年一季度盈利承压,收入同比增长 10%达 269 亿元,净利润同比下滑 26%至 20 亿元[15] 企业表现 - 具备海外产能基地和产能增量的头部企业经营韧性强,赛轮轮胎收入和利润规模领先,2025 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森麒麟、玲珑、通用等头部企业值得关注[1][3] - 企业端业绩分化明显,赛轮轮胎规模、销量、收入和利润领先,通用股份销量增速最快,赛轮是 2025 年一季度唯一收入和利润双正增长的上市轮胎企业[4][16][17] 产业趋势 - 海外许多轮胎企业有关闭产能规划,国内轮胎企业有望继续抢占全球份额[5] 市场情况 - 配套市场仅非洲、中国、印度和中东地区正增长,替换市场海外表现更好,欧洲增幅显著[7] - 国内半钢开工率创历史新高,全钢开工率相对疲软处于修复状态[1][8][9] - 我国乘用车胎出口量 2024 年同比增长 13%达 3.5 亿条,客车胎出口微增 2%达 1.27 亿条,一季度乘用车胎和客车胎出口量均有增长,乘用车胎核心出口区为欧洲,卡客车主要向亚洲、中东非及拉丁美洲出口[10] - 美国虽有限制进口及双反措施,但本土对进口产品依赖度高,中国企业通过东南亚基地转移实现对美供应且供应增加[1][11] 盈利情况 - 2024 上半年轮胎行业盈利良好,下半年承压,2025 年一季度板块收入同比增 10%但净利润下降 26%,受原材料上涨影响,二季度原材料价格回落盈利或修复[12][13] - 国内轮胎市场整体盈利呈下降趋势,海外业务占比高的企业盈利能力相对更好,如赛轮海外业务规模领先且增速快,2024 年海外收入达 238 亿元,海外收入占比约 90%,通用股份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 80%以上[20] 企业布局 - 国内橡胶企业开启第二轮出海布局,以非东南亚地区为主,赛轮印尼和墨西哥基地、玲珑塞尔维亚和巴西基地、森麒麟摩洛哥基地有相关进展,海外市场竞争小盈利能力强[18] - 头部轮胎企业在东南亚基地布局良好,但部分基地盈利能力 2024 年相比 2023 年有所回落[21] 海外企业举措 - 海外主要轮胎企业近几年宣布工厂减产计划,集中在欧美地区,因欧美生产成本高,消费者降级使低价产品市场扩大冲击高成本地区产品份额[22][23] 贸易政策影响 - 美国 2025 年 5 月 3 日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征 25%关税,短期内冲击美国市场盈利,长期影响有限;欧洲 2025 年 5 月 20 日启动对中国乘用车及轻卡车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拥有多海外基地的大型品牌可规避风险[2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龙头企业 370 因产品结构优良,毛利率提升至 32.8%,净利率提升至 25.7%[16] - 赛轮越南基地 2024 年收入体量提升,但因越南最低税问题盈利能力略有承压,柬埔寨基地增长亮眼,贵轮股份越南基地增速较快,森麒麟泰国基地因反税继续向上[21]
防内卷 提升竞争力 | 轮胎产业:突围与新生
证券日报· 2025-05-09 00:08
行业现状与挑战 - 中国轮胎产业以35%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但行业利润从2020年的5.3%下滑至2023年的不足3% [1] - 2024年近八成轮胎企业实现营收正增长,但超五成企业净利润下滑,头部企业甚至连续亏损超六年 [1] - 行业呈现"低端过剩、高端缺失"结构,高端乘用车原配市场占比不足10%,外资品牌占据近八成利润 [2] - 区域性产能过剩问题突出,部分园区产能利用率不足60%,赊账模式导致经销商资金链断裂风险加剧 [2][3] 行业转型方向 - 行业需从价格内卷和规模扩张转向技术创新升级、优化资源配置体系 [1] - 头部企业以占行业三分之一的销售收入取得超过70%的行业利润,凸显集中化趋势 [2] - 39家头部轮胎经销商发布《中国轮胎经销商行业反内卷宣言》,推动规范竞争行为和价值链提升 [3] - 行业积极向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转型,通过技术突围和性价比优势提升全球市场占有率 [3] 智能制造突破 - 头部企业如青岛双星建成"工业4.0"智能化工厂,人工效率提升2倍、不良率降低80%,自主研发智能装备比例达80% [5] - 赛轮集团打造"橡链云"工业互联网生态,连接300余家供应商和超10万家终端门店,新建工厂效率显著提升 [6] - 贵州轮胎全钢三期项目通过AI技术实现产品质量缺陷减少57%、劳动生产率提高68%、库存水平降低34% [6] - 中国智能制造方案开始全球化输出,如青岛双星智能成型机在东南亚工厂单班次产能提升150% [7] 全球化布局与高端突破 - 欧洲、中东及北美市场需求攀升,中国轮胎凭借性价比优势加速出海,头部企业如玲珑轮胎、森麒麟实现从"产品出口"到"品牌出海" [8] - 森麒麟在摩洛哥建成全球首个"黄金三角"产能基地,2025年预计释放600-800万条产量 [8] - 赛轮集团液体黄金轮胎突破性能定律,实现节油8%、刹车距离缩短7米,玲珑轮胎产品达到欧盟最高等级标准 [10] - 行业研发强度大幅提升,高性能轮胎产品不断量产,但面临贸易壁垒、成本上升和绿色认证等挑战 [10] 政策与未来展望 - 工信部等四部门印发《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明确数字化、绿色化标准提升导向 [11] - 行业已进入从"规模扩张"到"价值攀升"的新时代,技术创新成为破局关键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