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液体黄金轮胎
icon
搜索文档
赛轮轮胎(601058):单季营收破百亿,全球化扬帆正当时
信达证券· 2025-10-29 09:12
投资评级 - 报告对赛轮轮胎的投资评级为“买入” [1]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赛轮轮胎单季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全球化产能布局领先,是未来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力 [1][3] - 原材料价格和海运费下滑有望拉动公司业绩改善 [3] - 公司通过技术、产品和渠道创新构建高阶品牌力,提升长期竞争力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0000亿元,同比增长1801%,环比增长899%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041亿元,同比下降471%,环比增长3135% [1]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27587亿元,同比增长1676%;累计归母净利润2872亿元,同比下降1147% [1] - 2025年第三季度轮胎销量2130万条,同比增长1018%,环比增长774%,创单季度新高 [3]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首次突破25亿元,利润总额创新高达1280亿元 [3] - 2025年第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1623亿元,同环比明显改善;Q3末存货6578亿元,较Q2末减少426亿元 [3] 全球化产能布局 - 公司在海外规划年生产975万条全钢子午胎、4900万条半钢子午胎和137万吨非公路轮胎的生产能力,是海外布局产能规模最大的中国轮胎企业 [3] - 公司公布埃及年产300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及60万条全钢子午线轮胎项目,以及沈阳新和平年产330万条全钢子午线轮胎及2万吨非公路轮胎项目 [3] 外部环境利好 - 报告测算的轮胎综合原材料价格指数Q3环比下降255%,同比下降972%;Q4(截止10月27日)环比下降128%,同比下降1501% [3] - 波罗的海集装箱运价指数Q3环比下降1202%,同比下降5680%;Q4(截止10月24日)环比下降2314%,同比下降5294% [3] 公司核心竞争力 - 公司自主研发的液体黄金轮胎成功解决了“魔鬼三角”问题,提升了产品核心竞争力 [3] - 公司推出多款新产品,包括ERANGE产品、液体黄金冰雪轮胎WP81、TERRAMAX RT越野胎、液体黄金高性能工程子午胎、与小米汽车合作开发的赛道高性能轮胎PT01等 [3] - 公司创新性搭建直营/合资公司数字化系统,实现20余家子公司全业务链贯通,构建高效协同网络 [3]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达到36872亿元、44271亿元、514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9%、201%、163% [5][6]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900亿元、4801亿元、58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231%、213% [5][6] - 预计2025-2027年摊薄EPS分别达到119元、146元和177元 [5][6]
回望“十四五” | 创新潮涌 多维进阶:数观上市公司“十四五”蝶变
中国证券报· 2025-10-17 07:59
核心观点 - A股上市公司在过去五年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到质量跃迁的关键跨越 通过持续加大的研发投入和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不仅重塑了自身发展轨迹 也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盘和驱动创新、转型升级、全球进阶的先锋力量 [2][3][7][12][13] 研发投入与创新成果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总额达1.88万亿元 占全国研发经费总量的51.96% 研发强度提升至2.61% 较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3] - 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 较2020年增长48% 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8% 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 [3] - 比亚迪、宁德时代等26家企业跻身“百亿研发俱乐部” [3] - 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研发强度分别为4.89%、11.78%、4.63% 科技属性凸显 [4] -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研发强度分别高于整体3.29个百分点和4.44个百分点 [4] - 百济神州2021年至2024年投入研发费用超470亿元 2024年研发投入141亿元 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达52% [5] - 2021年以来 科创板首发上市376家企业 首发募资超6000亿元 2025年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增至8000亿元 [6] 高端化转型 - 隆基绿能推进HP-BC2.0组件大规模量产 以技术差异赢得品牌溢价 [8] - 金固股份研发出“最轻钢制车轮” 强度达2000兆帕 为铝合金车轮的5至6倍 成本仅为其1/4 单个车轮减重15公斤 [8] - 96家中国企业入榜2025世界品牌500强 包括比亚迪、中国中车、中芯国际、美的集团、顺丰控股等 [8] 智能化转型 - 瑞声科技常州工厂利用AI技术将产品测试时间从60秒压缩至24.9秒 产线单位小时产出达1万片 [7] - 我国已建成3.5万多家基础级、7000多家先进级、230多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7] - 工业互联网实现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 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470台/万人 远超全球平均水平 [9] - 青岛港接入国产大模型智慧平台 桥吊平均单机作业效率达到62.62自然箱/小时 第13次刷新世界纪录 [9] - 科大讯飞与中粮集团联手搭建农产品全链条智能底座 结合8亿亩耕地数据 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 [10] - 230多家卓越级智能工厂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8.4% 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2.3% 不良品率平均下降50.2% 碳排放平均减少20.4% [10] 绿色化转型 - 2024年中国新能源项目投资总额达3.7万亿元 A股新能源相关上市公司投资规模达1.3万亿元 [10] - “十四五”时期国家级绿色工厂达6430家 [10] - 燕京啤酒将绿色理念融入产品全生命周期 一瓶500ml的U8啤酒碳足迹控制在100.04克二氧化碳当量 其国家级绿色工厂已达13家 [11] - 2023年上市公司单位营收碳排放量相较2020年下降约16.9% 降幅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1] - 发布独立ESG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的A股上市公司披露率从2020年的约25%增至2024年的约45% [11] 全球化进阶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合计实现境外收入9.52万亿元 较2020年增长56.58% [12] - 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对外授权总金额已近660亿美元 超过2024年全年总和 [12] - 比亚迪巴西乘用车工厂是全球化与本地化战略深度融合的关键落子 预计创造2万个就业岗位 [12] - 上市公司“出海”模式从单一产品出口升级为技术、标准、生态协同出海 [12] - 海尔智家将ESG理念深度融入海外运营 积极为当地社区创造就业机会与经济价值 [13]
创新潮涌 多维进阶:数观上市公司“十四五”蝶变
中国证券报· 2025-10-17 04:11
文章核心观点 - “十四五”期间A股上市公司通过持续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到质量跃升的关键跨越,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 [1][10] 研发投入与创新成果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总额达1.88万亿元,占全国研发经费总量的51.96%,研发强度提升至2.61% [2] - 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研发强度分别为4.89%、11.78%、4.63,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研发强度分别高于整体3.29和4.44个百分点 [2] - 比亚迪、宁德时代等26家企业跻身“百亿研发俱乐部”,百济神州2024年研发投入141亿元,占营收比例达52% [2] - 明星抗癌药泽布替尼在全球75个市场获批,成为中国原研药走向世界的标杆 [2] 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 赛轮轮胎推出“液体黄金轮胎”,格林美镍钴回收率达99%以上,天合光能多次刷新电池效率世界纪录 [3] - 宁德时代麒麟电池续航突破1000公里并技术授权给国际车企,迈瑞医疗高端超声设备进入欧美顶级医院 [3] - 2021年以来科创板首发上市376家企业,募资超6000亿元,2025年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增至8000亿元 [3] 智能化转型与效率提升 - 瑞声科技工厂通过AI技术将产品测试时间从60秒压缩至24.9秒,产线单位小时产出达1万片 [3] - 全国已建成3.5万多家基础级、7000多家先进级、230多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4] - 卓越级智能工厂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8.4%,生产效率提升22.3%,不良品率下降50.2%,碳排放减少20.4% [6] - 青岛港接入国产大模型后桥吊效率达62.62自然箱/小时,第13次刷新世界纪录 [6] 高端化与品牌价值提升 - 隆基绿能推进HP-BC2.0组件量产,以技术差异赢得品牌溢价 [5] - 金固股份研发的“最轻钢制车轮”强度达2000兆帕,为铝合金车轮的5至6倍,成本仅为其1/4 [5] - 96家中国企业入榜2025世界品牌500强,包括比亚迪、中国中车、中芯国际等 [5] 绿色化发展与减排成效 - 2024年中国新能源项目投资总额达3.7万亿元,A股相关上市公司投资规模达1.3万亿元 [7] - “十四五”时期国家级绿色工厂达6430家,燕京啤酒构建闭环式环保管理体系 [7] - 2023年上市公司单位营收碳排放量较2020年下降约16.9%,ESG报告披露率从2020年约25%增至2024年约45% [7] 全球化进阶与模式升级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合计实现境外收入9.52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56.58% [8] - 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对外授权总金额近660亿美元,已超过2024年全年总和 [8] - 比亚迪巴西工厂携手近百家本地供应链企业,预计创造2万个就业岗位 [8] - 上市公司出海模式从单一产品出口升级为技术、标准、生态协同出海 [9]
创新潮涌 多维进阶 数观上市公司“十四五”蝶变
上海证券报· 2025-10-17 02:48
创新驱动发展 - 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总额达1.88万亿元,占全国研发经费总量的51.96%,研发强度提升至2.61% [3] - 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研发强度分别为4.89%、11.78%和4.63%,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强度高于整体3.29个百分点 [3] - 百济神州2024年研发投入达141亿元,占营收比例52%,其明星抗癌药泽布替尼已在全球75个市场获批 [3] - 科创板自2021年以来首发上市376家企业,募资超6000亿元,2025年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增至8000亿元 [5] - 宁德时代麒麟电池续航突破1000公里并技术授权给国际车企,迈瑞医疗高端超声设备进入欧美顶级医院 [4] 产业转型升级 - 我国已建成3.5万多家基础级、7000多家先进级、230多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6] - 230多家卓越级智能工厂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8.4%,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2.3%,不良品率平均下降50.2% [7] - 瑞声科技工厂通过AI技术将产品测试时间从60秒压缩至24.9秒,产线单位小时产出达1万片 [6] - 青岛港接入国产大模型后桥吊效率达62.62自然箱/小时,第13次刷新世界纪录 [7] - 金固股份研发的"最轻钢制车轮"强度达2000兆帕,为铝合金车轮5至6倍,成本仅为其1/4 [6] 绿色低碳转型 - 2024年中国新能源项目投资总额达3.7万亿元,A股新能源相关上市公司投资规模达1.3万亿元 [8] - 上市公司单位营收碳排放量较2020年下降约16.9%,发布独立ESG报告的公司披露率从2020年约25%增至2024年约45% [9] - 燕京啤酒将500ml U8啤酒碳足迹控制在100.04克二氧化碳当量,已拥有13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9] - "十四五"时期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20个百分点,建成6430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8] 全球化发展进阶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合计实现境外收入9.52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56.58% [10] - 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对外授权总金额已近660亿美元,超过2024年全年总和 [10] - 比亚迪巴西工厂预计创造2万个就业岗位,并携手近百家本地供应链企业构建协作模式 [10] - 96家中国企业入榜2025世界品牌500强,包括比亚迪、中国中车、中芯国际等 [6] - 上市公司出海模式从单一产品出口升级为技术、标准、生态协同出海 [10]
赛轮轮胎
2025-10-09 10:00
公司概况与行业地位 * 公司为赛轮轮胎 主营业务为轮胎的生产、经营和销售 产品涵盖半钢胎、全钢胎、非公路轮胎和巨型轮胎[4] * 赛轮是国内领先的轮胎企业之一 旗下拥有赛轮、路极、黑鹰等多个子品牌[4] * 公司自2016年以来盈利能力保持稳定增长[4] 2025年二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二季度营收达91.75亿元 同比和环比均保持高速增长[2][4][5] * 受美国和欧洲新一轮关税影响 二季度利润下降至约8亿元 同比和环比均有所下降[2][4][5] * 二季度产量达到2,072万条 销量接近2000万条 创历史新高[2][5] * 销售平均价格环比上涨超过6% 表明下游需求旺盛[2][6] 原材料市场分析与影响 * 天然橡胶价格受经济周期和供应影响 预计四季度割胶旺季将带来下行压力[2][7] * 合成橡胶价格与天然橡胶趋同性较高 三季度两者价格均呈现回落趋势[2][8] * 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各占原料成本约25% 总计占原料成本一半左右 其价格波动将显著影响短期利润[9] * 原材料成本下降有助于提升赛轮等轮胎企业的利润空间[2][8] 市场需求与行业趋势 * 轮胎需求刚性较强 全球替换轮胎在乘用车和商用车中的占比均超过70% 是主要需求来源[9][11] * 2024年全球轮胎销量达18.5亿条 同比增长近4%[11] * 全球汽车保有量从2010年的10亿辆增至2023年的15亿辆 为轮胎提供了庞大的替换市场[12]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增长超过10% 保有量达3.59亿辆[12]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车产销量同比增长超过40% 新车渗透率达到44%[13] * 新能源车轮胎磨损速度比燃油车快30%至50% 且价格一般更高 将增加轮胎市场需求[13][14] 竞争格局与全球化战略 * 全球轮胎市场由米其林、普利司通等国际巨头主导 但其销售额呈下降趋势 而中国企业增速显著[15] * 赛轮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21%[15] * 面对高额双反税 中国企业通过海外多基地布局分散风险[16] * 2025年上半年赛轮海外收入占比达到76% 利润率更高[16] * 赛轮在越南、柬埔寨、墨西哥、印尼等地建立生产基地 海外布局产能规模领先[2][17] * 印尼基地从建设到首台下线仅用9个月 墨西哥基地一年内投产 速度快于当地通常所需的3年[17][18] * 公司海外基地规划年产975万条全钢胎和4,900万条半钢胎 以及13.7万吨非公路轮胎 是中国海外布局产能规模最大的轮胎企业[18] 技术研发与品牌提升 * 赛轮自主研发的液体黄金轮胎打破了滚动阻力、抗湿滑性能和耐磨性之间的技术瓶颈[3][19] * 液体黄金轮胎自2024年底推广以来市场反应积极[3][19] * 公司在配套市场与比亚迪合作 并有望进入其高端车型领域 还与小米合作研发轮胎[19] * 公司自2017年涉足赛车轮胎 2024年成为中国第一个进入F4体系的品牌 2025年成为丰田中国挑战赛唯一供应商 有助于提高品牌认可度[19] 关税政策影响与业绩展望 * 2025年5月美国对轮胎加征25%关税 赛轮提价后仍需承担约6%的关税[2][10] * 二三季度业绩主要受原材料和关税影响 导致同比业绩波动[10]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约为41.97亿至42亿元 根据9月26日收盘价计算市盈率约为11.5倍 估值处于相对较低水平[3][20] * 随着新基地产能爬坡及埃及项目完成 加上液体黄金产品效益 公司短期业绩改善前景良好[3][20] * 在原材料关税影响逐渐消退后 三季度业绩有望迎来环比改善[20]
赛轮轮胎&杰瑞股份
2025-09-28 22:57
**赛轮轮胎** * **公司概况与行业地位** * 公司为中国市值最大的轮胎企业 收入规模位居全球第十[2] * 产品线涵盖半钢胎(轿车用)、全钢胎(卡车及商务车用)和非公路胎(工程机械、农业及特种车辆用)[3] * 公司使命为"做一条好轮胎"[5] * **全球化产能布局与市场策略** * 通过海外建厂贴近消费市场并规避贸易壁垒 生产基地遍布越南、柬埔寨、印尼、墨西哥 并计划在埃及建设新工厂[1][2][5][11] * 海外布局带来显著关税优势 2024年海外毛利率达30% 显著高于国内毛利率的21%[1][11] * 截至2024年底 规划建设接近3,000万条全钢胎、1亿条半钢胎以及45万吨非公路轮胎的生产能力[5] * **产品创新与技术优势** * 积极拓展高毛利率的非公路胎市场 截至2024年底产能为21.5万吨 并计划扩展至45万吨[1][7] * 依托产学研一体化优势 与青岛科技大学及EVE橡胶研究院紧密合作[1][7] * 自主研发的液体黄金轮胎技术解决了滚动阻力、抗湿滑性与耐磨性三大难题[8] 其碳排放量比普通轮胎每行驶1,000公里减少超过两位数[10] * **财务表现与未来预期** * 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短期毛利率 2025年一、二季度因橡胶价格高企导致毛利率回落 但预计三、四季度将环比提升[9] * 长期看 公司品牌力提升具备成本转移能力[1][9] * 受益于海内外产能释放、关税优势及液体黄金轮胎发展 预计2025年至2027年的规模净利润分别为42亿元、52亿元和62亿元[4][12] **杰瑞股份** * **区域市场发展前景** * **中东、中亚及北非地区**:天然气资源禀赋优越 资源量与开采量不匹配 当地国家储量变现意愿强烈 中东国家天然气产量增速规划超过50% 公司已获得科威特及阿尔及利亚的大额订单[13][15] * **美国市场**:压裂设备更新换代周期(8-10年)启动 约200多套压裂车队中有40%(约100套)需更新 若公司获得10%份额 预计每年新增5套订单 每套收入约2亿元且毛利率达60%-70%[14] * **中国市场**:在能源安全背景下(原油对外依赖度超70% 天然气超40%) 非常规油气(煤层气、页岩油、页岩气)勘探开发力度加大 公司作为设备供应商将受益于资本开支增加[15] * **增长驱动总结** * 未来主要增长来源为中东、中亚及北非的天然气产业链发展、美国压裂设备更新换代带来的份额提升 以及中国非常规油气领域提供的稳健发展基础[15] **轮胎行业** * **市场需求与格局** * 全球汽车保有量约15亿辆 带动维修替换市场与新车配套需求平稳增长[6] * 2024年全球替换胎市场销售14亿条 同比增长3.3% 配套市场销售4.5亿条 同比下降2.4%[6] * 行业集中度高 米其林、普利司通和固特异三大龙头合计占据41%的市场份额 中国企业中策与赛轮市占率正逐步提升[6] * **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挑战:出口至美国及欧洲面临关税政策挑战 2025年欧洲计划对中国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并可能加征关税[6] * 机遇:为规避贸易壁垒 中国企业纷纷出海建厂以贴近消费目的地[6]
赛轮集团如何用20年“冲”进中国民企500强?
齐鲁晚报· 2025-09-26 05:44
核心技术突破 - 成功解决轮胎行业"魔鬼三角"难题,实现滚动阻力、抗湿滑性能和耐磨性能同时优化 [1][2] - 世界首创化学炼胶技术实现产业化,液体黄金轮胎成为橡胶轮胎工业史上第四个里程碑式创新 [2] - 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率超20%,研发人员占比达13%以上,拥有国内外专利2000余项 [3] 产品创新成果 - 全球首发彩边轮胎,采用非污染稳定材料经过上千次实验验证,实现色彩持久不褪色 [5] - 彩边轮胎搭载ARMORSEAL自密封胶技术、SILENTTREAD专利静音绵(降噪9分贝)及RFID芯片 [6] - 除液体黄金轮胎外,赛事胎、越野胎、巨胎等工程胎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3][4] 全球产能布局 - 海外建有越南、柬埔寨、墨西哥、印尼生产基地,年规划产能达3155万条全钢胎/1.09亿条半钢胎/46.7万吨非公路轮胎 [7] - 埃及新项目投资2.91亿美元建设360万条子午线轮胎产能,辐射亚非欧三大市场 [7] - 建立四大全球研发中心(青岛/多伦多/法兰克福/胡志明),产品覆盖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7][11] 智能制造体系 - 发布全球首个橡胶工业互联网平台"橡链云",实现全链条智能化管理 [4] - 采用"全球一个工厂"模式,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全球生产协同与供应链高效运营 [8] 品牌价值提升 - 首度跻身2025全球轮胎品牌价值前十,蝉联中国最具价值轮胎品牌 [10] - 品牌价值达1128.96亿元(年增123亿元),位列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105位 [10] - 通过赛事合作(F4/CTCC)、国际体育营销(欧洲杯/奥运会)及文化活动提升全球影响力 [10]
赛轮“液体黄金”轮胎以科技与创新塑造产品核心竞争力
新华网· 2025-09-23 10:38
公司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 - 公司采用世界首创"化学炼胶"技术开发液体黄金材料 通过分子级设计优化橡胶结构 实现填料分散改善和混炼能耗降低[3] - 液体黄金轮胎打破行业"魔鬼三角"难题 同步提升滚动阻力 抗湿滑性和耐磨性性能[3] - 产品性能数据表现突出:燃油车百公里油耗降低8% 电动车百公里节电12% 续航增加40-60公里 湿地刹车距离缩短7米 耐磨性提升20%-30% 噪音降低1-2分贝[5] 产品系列拓展与功能升级 - 2025年6月推出液体黄金轮胎时尚系列 与Vogue Tire合作推出七款配色 采用砚黑工艺和激光精雕技术[6] - 新产品搭载多项独家技术:ARMOR SEAL自密封胶技术可自动包裹刺扎物 SILENT TREAD静音绵最高降低空腔噪音9分贝[8] - 每条轮胎配备RFID芯片电子身份证 实现产品智慧化管理[8] 可持续发展与环保贡献 - 产品全生命周期实现绿色低碳 按每条胎行驶12万公里计算 全面采用可节油450亿升(相当于3.18个西湖水量)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4亿吨[9] - 公司设定可持续发展目标:2030年可持续材料含量提至40% 205年达100% 2030年单位产品能耗和碳排放较2022年均降低30%[9] 行业认可与品牌建设 - 2023年3月液体黄金技术荣获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 2024年1月公司作为汽车零部件行业唯一企业获央视《汽车风云盛典》评委会特别奖[5] - 公司位列2025全球轮胎品牌前十强中增速较快中国企业 2025民营企业五百强之一[1] - 产品推动中国汽车产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跨越[5] 发展战略与未来规划 - 公司以创新为核心驱动 持续聚焦更高性能 更极致用户体验和更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11] - 目标成为全球范围内有影响力的轮胎企业[11]
青岛高端化工和新材料产业发展观察
大众日报· 2025-09-11 10:41
项目进展与产业链布局 - 海湾化学氯乙烯三期项目6月投产并满负荷运行 环氧氯丙烷和环氧树脂项目7月投料试生产 20万吨/年乙烯基新材料项目8月中旬投料试生产[1] - 新项目落地实现四条石油化工-高端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链闭环 包括乙烯-氯乙烯-聚氯乙烯 乙烯+苯-苯乙烯-聚苯乙烯 环氧氯丙烷+双酚A-环氧树脂 烧碱-偏硅酸钠产业链[1] - 青岛市规划到2027年高端化工与新材料产业规模达到3600亿元 聚焦化工新材料/绿色橡胶/先进合金产业方向 重点发展特种轮胎/特钢/非晶合金等细分赛道[1] 企业经营与技术创新 - 海湾化学上半年完成产值64亿元同比增长1.27% 销售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2% 利润约1.7亿元同比增长58%[2] - 公司通过技术改进将聚氯乙烯"鱼眼"数量从10个降至5个 品质优于进口产品[2] - 赛轮集团液体黄金冰雪轮胎WP81冰抓性能超欧盟标准26% 冰地制动距离比国际品牌缩短0.6米 冰地加速性能提升10%[3] - 青岛特钢研发直径5.4毫米1960兆帕级桥梁缆索镀锌钢丝突破强度极限 并进一步开发2100兆帕级顶级强度产品[3] 产业生态与创新体系 - 青岛市高端化工与新材料产业拥有9家链主企业 其中4家位于董家口经济区包括海湾化学/双星集团/金能化学/青岛特钢[2] - 绿色低碳新材料产业园建设中试基地 已储备20余个中试项目 预计未来三到五年进驻项目达30余个[2] - 产业通过创新驱动/链式布局/园区聚变突破技术瓶颈 持续锻造竞争新优势[3]
赛轮轮胎(601058):Q2业绩有所承压,坚持推进国际化路线
长江证券· 2025-09-11 07:3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7] 核心观点 - 公司为国内轮胎龙头,产学研一体化优势明显,技术质量全球领先 [1][6] - 随着海内外产能不断释放,叠加较强关税优势,"液体黄金"轮胎有望帮助公司树立较强品牌优势,驱动业绩与品牌持续成长 [1][6]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5亿元、52.5亿元及64.1亿元 [6]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75.9亿元(同比+16.1%),实现归属净利润18.3亿元(同比-14.9%),实现归属扣非净利润18.3亿元(同比-11.1%)[1][5] - Q2单季度实现收入91.8亿元(同比+16.8%,环比+9.1%),归属净利润7.9亿元(同比-29.1%,环比-23.7%),扣非归属净利润8.2亿元(同比-21.2%,环比-18.8%)[1][5] - 上半年整体毛利率为24.5%(同比-4.2个百分点),整体净利率为10.7%(同比-3.7个百分点)[10] - Q2季度毛利率为24.3%(同比-5.4个百分点,环比-0.4个百分点),季度净利率为8.9%(同比-5.5个百分点,环比-3.7个百分点)[10] - 利润下降主要受国际贸易壁垒和原材料成本上升影响 [10] 经营数据 - Q2公司轮胎产量共2071.7万条,环比+4.2%;销量共1977.1万条,环比+2.0% [10] - Q2公司单胎收入为445.8元,环比增加28.3元,主要系季度产品结构销售差异所致 [10] 产能扩张与国际化布局 - 公司拟于埃及投资建设"年产360万条子午线轮胎项目",包含年产300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及60万条全钢子午线轮胎,投资总额2.9亿美元(约20.9亿元人民币)[10] - 埃及项目预计实现年平均营收约1.9亿美元,实现年平均净利润3477万美元 [10] - 埃及地处亚非欧三大洲交汇处,毗邻苏伊士运河,连接欧洲、非洲及中东市场,产品可以辐射周边国家和地区 [10] - 公司在稳步推进越南三期、柬埔寨扩建项目的同时,与墨西哥TD成立合资公司,在墨西哥计划建设年产600万条半钢项目 [10] - 公司在印度尼西亚计划投资建设年产360万条子午线轮胎与3.7万吨非公路轮胎项目 [10] - 截至2025H1,公司共规划建设年产3155万条全钢胎、1.09亿条半钢胎、46.7万吨非公路胎产能 [10]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自主研发的液体黄金轮胎成功解决了"滚动阻力、抗湿滑、耐磨性"三大性能难以同时优化的"魔鬼三角"问题 [10] - 根据TÜV莱茵的核查结果,车辆每行驶1,000公里,液体黄金卡客车轮胎和乘用车轮胎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比同规格普通轮胎分别下降39%和27% [10]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62.29亿元、430.79亿元及521.36亿元 [14] - 预计2025-2027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41.46亿元、52.48亿元及64.05亿元 [14]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26元、1.60元及1.95元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