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退货率
icon
搜索文档
流量太贵退货率太高,女装线下求生
创业邦· 2025-11-22 11:12
行业核心趋势 - 线上女装品牌加速布局线下渠道,以应对高退货率和流量成本压力,例如KEIGAN、CHIC JOC、UNICA等"淘宝四大家族"中已有三家开设实体店[5][6][23] - 优衣库等传统品牌重新调整渠道策略,优衣库在2023年9月高调入驻京东,开辟线上第二战场[5] - 服装行业普遍转向"开大店"模式,门店功能从单纯销售扩展为品牌形象展示和流量中转枢纽,例如H&M上海旗舰店面积达6000㎡,雅戈尔、ZARA等品牌新店面积均超过2000㎡[26][27][29] 线上渠道挑战 - 女装线上退货率显著上升,纯线上品牌戎美退货率从2020年的59%提高至70%以上,部分品牌退货率高达70%-80%[13][17] - 电商平台流量成本急剧增加,2017-2022年淘宝获客成本上涨12倍,流量成本翻10倍[13][19] - 电商平台GMV与商家实际收入存在差异,高退货率导致商家需应对库存积压和现金流风险,例如100元衣服退货三次产生400元GMV但商家仅获100元收入[18] 线下渠道优势 - 线下渠道可规避高退货率问题,同时2022年后商场空置率超过5%警戒值,租金回调吸引品牌入驻[23][25] - 高端商场积极引进线上女装品牌,奢侈品行业新开门店数同比下降38%,为线上品牌提供入驻机会[25] - 线下大店具备品牌营销功能,选址高端商圈可提升品牌形象,例如MARIUS入驻德基广场后10天销售额突破100万元[29][30]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2015年后线下老牌服装品牌加速线上化,优衣库连续四年蝉联双十一女装销售榜首,2022年纯电商品牌已无法进入前十名[8][10][12] - 电商代运营市场伴随线上化需求崛起,曾创造6家上市公司,而淘系女装直到2021年才出现首家上市公司[12] - 内容平台如抖音、快手通过内循环模式推高流量成本,迫使品牌寻求线下低成本获客渠道[21][31] 供应链与运营策略 - 女装行业采用预售和分批次发货模式应对高退货率,通过调整发货周期优化库存管理[18] - 数字化工具提升渠道管控能力,品牌通过自营App和小程序直接转化私域流量,降低对电商平台依赖[31] - 线下门店成为流量中转枢纽,例如TWOI新店开业当日因客流量过大被迫闭店,显示线下获客效率优势[31]
流量太贵退货率太高,女装线下求生
远川研究所· 2025-11-20 21:18
行业核心趋势:线上女装品牌重返线下 - 2023年服装行业发生两件标志性事件:优衣库在9月高调牵手京东,订单接入京东物流[4];以KEIGAN为代表的“淘宝四大家族”等线上女装品牌集体杀向线下开设实体首店[4][5] - 线上女装品牌线下开店趋势愈演愈烈,主做抖音电商的COCO ZONE、MARUIS以及发家于小红书的TWOI Design Lab均在布局线下门店[18] - 行业历经十余年线上试炼后,共识转向“两条腿走路”的必要性,线下渠道价值被重新评估[5][22] 线上渠道面临的挑战与成本危机 - 线上流量成本急剧攀升:2017-2022年间,淘宝的获客成本上涨了12倍[9];有女装品牌反映流量成本翻了10倍[10] - 高退货率成为线上女装核心痛点:退货率从2021年的30%-40%上升至70%-80%[10];纯线上女装品牌戎美的退货率从2020年的59%提高至70%以上[13] - 电商平台GMV导向与内容平台流量内循环推高成本:平台为追求GMV规模推崇退货便利性,将成本转移给商家[16];内容平台(如抖音、快手、小红书)将流量优先供给自家电商,进一步推高外部电商平台获客成本[16] 线下渠道的吸引力与战略价值 - 线下渠道能有效规避高退货率问题,且租金成本出现回调:国内线下商场空置率在2022年后高于警戒值5%,租金有所下调[18] - 门店功能从单纯销售转向品牌形象展示与营销:门店承担“大型广告牌”功能,销售与营销并重,后者对成立时间短、品牌力弱的线上女装尤为重要[25] - 高端商场与线上品牌形成互利合作:奢侈品行业遇冷,品牌新开门店数同比下降38%,高端商场急需引进交租大户,将主打高端的线上女装纳入招商范围[21] “开大店”成为行业共识与策略 - 服装行业迅速统一“开大店”共识:H&M上海淮海中路旗舰店面积达6000㎡,优衣库、ZARA、UR、雅戈尔等品牌开店思路均为关小店开大店,选址人流量密集商圈[22][23] - 大店扮演线上线下流量中转枢纽角色:通过数字化工具,品牌可精确掌握门店销售细节,并将线下客流量转化为私域流量,绕开电商平台直接触达消费者[27] - 大店开业效果显著:女装品牌MARIUS入驻德基广场后仅10天,门店销售额就突破100万[26];TWOI第二家门店开业当天因人流过多(排队超8小时)被迫发布闭店通知[27][29] 历史路径分歧与市场格局演变 - 2015年线上女装品牌出现路线分歧:茵曼创始人方建华主张“回归线下”,韩都衣舍老板赵迎光主张“坚持线上”[6] - 历史证明转向线下更具生命力:茵曼转战线下后开出600家门店,韩都衣舍存在感日益稀薄[6];2015年后线下老牌大规模杀入线上,纯电商品牌节节败退,至2022年双十一已无纯电商品牌进入前十[6][8] - 电商代运营市场曾因线上化需求而繁荣:催生6家上市公司,而淘系女装直到2021年才诞生上市第一股[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