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缩逻辑

搜索文档
市场叙事变奏:从通缩逻辑到创新逻辑︱“重阳S4”圆桌2025年二季度
重阳投资· 2025-03-31 15:50
市场叙事变奏:从通缩逻辑到创新逻辑 - 中国宏观叙事主线从日本化通缩逻辑转向美国化创新逻辑 主要驱动力为科技突破和财政扩张 [6] - DeepSeek和国产第六代战机等科技突破显著缩小中美科技差距 甚至部分领域领先 触发资本市场对中国资产重定价 [6] - 财政政策呈现中欧扩张与美国紧缩的此消彼长格局 打破美国例外论 推动全球资金流向中国和欧洲 [7] - 政策托底和风险偏好提升是行情主导因素 企业盈利和利率非核心驱动 [7] 一季度结构性行情动因 - 科技突破超出多数投资者预期 但微观层面企业技术储备表明突破具有连续性 资本市场认知存在离散性滞后 [8] - 资本市场地位提升 政策明确将股市作为居民资产蓄水池 替代房地产成为财产性收入渠道 [9] - 海外投资者低配A/H市场 叠加高端制造竞争力案例说服力 加速科技资产估值修复速度 [10] - 港股科技板块因占比高和估值优势 涨幅显著大于A股 南向资金持续大幅净流入 [16] 政策落地与经济修复前景 - 财政政策扩张前置 前两个月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多增1.49万亿元 货币政策相机抉择 结构性政策聚焦民生消费 [12] - 经济承压含结构性和周期性因素 供给侧收缩和价格见底后 需求改善可缓解周期性拖累 短期问题本质是信心 [13] - 宏观政策托举基调明确 内外部环境复杂下经济复苏强度需观察 政策落地节奏与经济数据表现交织 [13] - 温和复苏预期为结构性机会提供良好环境 房地产拖累减弱 [13] 市场行情演绎判断 - 科技为主线 短期估值修复基本到位 年报季报披露后科技属性与业绩预期兼备公司或迎戴维斯双击 [16] - A/H溢价率处五年波动区间低位 考虑股息税后港股估值优势压缩 A股滞涨但下行空间有限 [16] - 股票层面吸引力仍高 泛科技/先进制造/医疗领域存在高安全边际标的 宏观背景稳定下将反映至走势 [17] - A股修复幅度不大 行情展开面窄 估值和潜在资金空间充足 权益资产配置价值凸显 [17] 结构性机会与投资策略 - 行情围绕产业升级展开 聚焦新技术/产品/业态公司 传统行业技术赋能标的和顺周期方向值得关注 [19] - 二季度风格或切换 年报季风险偏好降低 低估值滞涨板块相对安全 港股转型创新药Pharma仅10倍估值 [20] - 消费行业存在守正出奇机会 传统龙头受益经济复苏 新消费细分需求赛道潜力大 [21] - 科技行情全年主线地位不变 但需聚焦业绩与估值匹配标的 避免FOMO情绪下质地差异公司普涨 [24] 科技股投资视角 - 产业研发具连续性 但大众认知需传播度事件重塑 DeepSeek触发认知刷新 [22] - 投资需辨识产业趋势阶段和市场认知阶段 警惕创新迭代快带来的范式转变风险 [23] - 投技术不如投团队 侧重体量大/团队稳定/出成果效率高公司 规避依赖单一技术路径的小体量标的 [23] - 泛科技估值不再低估 需精选业绩与估值匹配度更优公司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