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胀促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的反内卷像不像2015年的供给侧改革?
集思录· 2025-07-28 22:21
供给侧改革与内卷化竞争 - 2015年供给侧改革本质是淘汰民企上游产能 将资源型行业集中至国企央企 当前面临需求萎缩导致上游企业亏损 需通过行政指令推动去产能但国企缺乏主动缩减动机[1] - 上游企业提价将加速下游民企向东南亚、墨西哥转移 形成产业链外迁压力[1] - 黑色系行业在2015年改革中以国企为主导 本轮民企占比提升 去产能执行难度加大 存在价格回升后违规复产风险[10] 内卷化经济机制 - 分配不公导致98%竞争者争夺20%资源 企业通过延长工时或压价争夺有限市场份额[2] - 充电宝行业通过强制3C认证提升标准 淘汰低价竞争企业 但会推高终端产品价格[4] - 反内卷政策需量化指标驱动 如提高国家标准倒逼产业升级 但可能造成短期供给收缩[4] 政策导向与市场机制 - 发改委明确市场化定价原则 要求能由市场形成的价格均交还市场 促进生产要素流动[9] - 当前政策存在矛盾:一方面限制内卷竞争 另一方面通过信贷维持低效企业运营[3] - 通胀预期可能成为刺激消费的手段 类似"涨价去库存"的经济调控逻辑[6] 劳动力市场影响 - 央企能否落实5点下班制度存疑 反映政策执行与实际情况存在落差[5] - 去产能可能导致裁员潮 企业为控制亏损将缩减用工规模[8] - 996工作制凸显劳动法执行缺位 反内卷需配套法律保障[7] 改革阶段差异 - 2015年改革侧重解决内部产能过剩 2025年反内卷需同时应对内外需求不足与通胀压力[11] - 民企与国企在产能调整中存在行为差异:民企侧重利润维护 国企侧重规模扩张[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