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

搜索文档
讨论物价别跑偏!权威专家详解“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适用边界
第一财经· 2025-07-15 16:41
物价走势与货币现象 - 核心观点:通货膨胀作为货币现象的前提是货币增速持续超过产出增速 当前中国物价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而非货币因素 [1] - 历史背景:该理论源于60-70年代发达经济体供给短缺环境 与当前中国供过于求的经济形势存在本质差异 [1] - 现状分析:中国宏观政策长期侧重保供给 现阶段制约物价的核心矛盾已转变为需求端疲弱 [1] 扩内需政策动态 - 货币政策:央行5月推出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等增量工具 专项支持消费领域 [2] - 配套措施: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 全国性生育补贴政策即将落地 反映政策层促消费决心 [2] - 预期效果:社会保障水平提升有望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 形成正向循环 [2] 供给端优化举措 - 行业问题:部分新兴产业快速扩张导致内卷式竞争 挤压行业利润并破坏产业生态 [2] - 治理政策:《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实施 中央明确整治低价无序竞争 推动落后产能出清 [2] - 企业行动:车企缩短账期至60天 光伏企业主动减产 显示经营行为趋于理性 [2] 政策协同效应 - 发展前景:扩内需政策与反内卷措施形成合力 将促进供需良性循环 [3] - 物价影响:供需关系改善有望推动物价进入合理回升通道 [3]
讨论物价别跑偏!权威专家详解“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适用边界
第一财经· 2025-07-14 17:55
上述权威专家指出,扩内需、治内卷有望畅通经济循环,促进物价合理回升。 从扩内需的角度看,货币政策支持力度持续较大。5月,央行推出一揽子增量金融政策,为了支持服务 消费,专门创设了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工具。同时,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政策效果仍在显现,全国性的 生育补贴政策也有望近期落地。 上述专家认为,这些都体现了中央促消费、扩内需的决心。未来,随着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水 平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有望进一步恢复。 扩内需、治内卷有望畅通经济循环,促进物价合理回升。 近一段时间,我国物价走势受到格外关注,而对于"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的观点在讨论物价时被频繁提 及。 实际上,这一论断有前提假设,其完整表述是"在货币数量增速持续超过产出增速的条件下,通货膨胀 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即只有当货币增速超过产出增速时,多增发货币才可能引发物价上 涨。 权威专家表示,这一表述是在上世纪60-70年代发达经济体劳动力和能源紧张、供给不足的时代背景下 产生,货币供给增多带来需求扩张,最终表现为供大于求,物价上升。这与我国当前的经济供求形势不 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宏观政策思路都是促投资、保供给,供给短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