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内卷

搜索文档
权威专家:供需矛盾是当前低物价主因 扩内需、治内卷有望促物价合理回升
搜狐财经· 2025-07-14 18:47
上述专家认为,扩内需、治内卷有望畅通经济循环,促进物价合理回升。 当前,我国物价总体保持低位运行,权威专家表示,国内实体经济供需矛盾是主要原因,"通货膨胀是 货币现象"的观点有其诞生的时代背景和前提条件,经济供求因素才是引起物价变动的第一阶原因。 据上述专家解释,物价从根本上是实体经济供需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于货币主义"通货膨胀是货币 现象"的观点在讨论物价时常有人提到,但这一论断是有前提假设的,其完整表述是"在货币数量增速持 续超过产出增速的条件下,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即只有当货币增速超过产出增 速时,多增发货币才可能引发物价上涨。而且这一表述当时流行,也有上世纪60—70年代发达经济体劳 动力和能源紧张、供给不足的时代背景,货币供给增多带来需求扩张,最终都表现为供大于求物价上 升。 "这与我国当前的经济供求形势不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宏观政策思路都是促投资、保供给,供给 短缺的局面已经发生根本转变,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当前制约物价的主要是需求不足。"上述专家 称。 从扩内需的角度看,货币政策支持力度持续较大。5月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一揽子增量金融政策,为了支 持服务消费,还专门创设了 ...
综合整治内卷与16年供改有何不同?(国金宏观赵宏鹤)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7-04 09:59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的重要性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的规格和重要性很高,召开频率年均2次,议题更聚焦于决策层当下关切[2] - 2022年4月会议研究"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后,基建投资年均增速从2%提升至近10%[2] - 2024年2月会议研究"两新"政策,成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起点[2] 二十届财经委第六次会议核心议题 - 会议研究"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标志着改革再提速[3] - 核心议题是综合整治"内卷",首要强调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退出[3] - 上半年国内经济增长预计5.3%,外部风险缓和为深化改革提供契机[3] 反内卷的关注点和政策着力点 - 点名行业: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互联网平台、电商[3] - 批评现象:无序价格战、产品/服务质量下降、研发投入下降、挤压上下游利润[3] - 指出问题:不正当竞争、地方保护主义、政绩观错位、退出机制不健全、供需错配[3] 与2016年供给侧改革的差异 - 行业位置:2016年聚焦上游原材料,此次聚焦下游新兴行业[6] - 产品性质:2016年产品同质化高,此次产品和服务存在异质性[6] - 主要矛盾:2016年是供大于求,此次是不正当竞争和地方保护主义[6] - 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同比增长38%,但行业利润率不足4%[6] 综合整治内卷的政策着力点 - 不太可能配合需求侧大规模扩张性政策[7] - 行政手段推动去产能力度可能明显低于2016年,强调"依法依规"和"有序退出"[7] - 标本兼治:"标"是无序价格战,"本"是不正当竞争和地方保护主义[7] - 提出"五统一、一开放":统一市场基础制度等五个方面,扩大对外开放[8] 长期影响 - 倒逼不打价格战、不降低产品质量、不靠地方保护的落后产能退出[9] - 能有效提升产品创新能力、降低地方补助依赖度、调节上下游关系的企业将获得更大竞争优势[9]
整治内卷有望改善焦炭供给格局,旭阳集团价值修复进行时
智通财经· 2025-07-04 09:18
监管政策与行业影响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重点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1] - 2024年7月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该政策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发改委5月进一步提出具体措施 [1] - 监管层整治内卷式竞争信号强化 黑色系供给端有望优化 钢铁、有色板块逆势上涨 市场预期形成新上涨结构 [1] 焦炭市场动态 - 焦炭市场见底预期增强 成本端炼焦煤价格上涨 需求端采买回温 部分市场参与者看涨 [2] - 整治内卷政策有望进一步优化焦炭供给端 改善供需格局 [2] - 焦炭价格企稳探涨预期增强 产业链供给格局将优化 [4] 中国旭阳集团业务发展 - 公司2024年焦炭业务收入176.42亿元 在行业下行周期仍坚持淘汰落后产能 发展优质产能 [2] - 印尼苏拉威西年产480万吨焦化项目中320万吨产能已投产 2024年总产能达2380万吨 [2] - 计划2025年焦炭加工年产能达3000万吨 推进萍乡180万吨在建项目 运营管理业务市占率目标10% [2] 公司财务与市场表现 - 黑色系市场环境转暖预期下 公司业务规模及利润有望修复 业绩增长可见度提升 [3] - 5月下旬以来密集回购股份 一个多月斥资1.16亿港元回购4642.1万股 今年以来累计回购5483.8万股 金额1.37亿港元 [3] - 二季度回购力度明显增强 反映公司对业务回暖的预期 [3] 投资价值展望 - 监管政策抑制低价竞争 公司作为有序发展代表将深度受益 [4] - 基本面修复与持续回购形成配合 股价走势有望转强 [4]
★国家发改委:不断完善政策工具箱 确保必要时及时出台实施
证券时报· 2025-07-03 09:56
政策落地时间表 - 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大部分将在6月底前落地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坚持常态化开展政策预研储备 不断完善政策工具箱 [1] - 若干举措与去年9月一揽子增量政策形成接续 包括支持就业 稳定外贸 促进消费 扩大投资等内容 [1] 重点投资领域 - "两重"项目已安排近5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 支持交通基础设施 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重大项目 [2] - 力争6月底前下达完毕今年全部"两重"建设项目清单 [2] - "两新"领域前两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总计下达超过1600亿元 后续还有1400亿元左右额度 [2] 资金使用与监管 - 建立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直达快享机制 推出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降低融资成本 [3] - 简化补贴申领流程 明确审核兑付时限 落实资金预拨制度 [3] - 将整治企业低价倾销 制假售假等"内卷式"竞争行为 [3] 产业升级措施 -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3] - 优化产业布局 遏制落后产能无序扩张 [3] - 强化市场监管 净化市场竞争生态 [3] 低空经济发展 - 分类有序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 推进低空旅游 航空运动等消费发展 [4] - 加强安全治理 规范试点 打击"黑飞"行为 [4] - 引导产业合理布局 推动场景有序拓展 [4]
国家发改委:不断完善政策工具箱确保必要时及时出台实施
证券时报· 2025-05-21 03:35
政策落地时间表 - 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大部分将在6月底前落地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坚持常态化开展政策预研储备 不断完善政策工具箱 [1] - 若干举措与去年9月增量政策形成接续 包括支持就业 稳定外贸 促进消费 扩大投资等内容 [1] 两重两新政策部署 - 今年已安排近5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沿长江交通基础设施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 [2] - 力争6月底前下达完毕今年全部两重建设项目清单 [2] - 2025年第二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已下达 前两批总计超过1600亿元 后续还有1400亿元额度 [2] 资金使用优化措施 - 建立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直达快享机制 推出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降低融资成本 [3] - 简化补贴申领流程 明确审核兑付时限 落实资金预拨制度 [3] - 深入研究两新领域增量和储备政策 适时按程序报批推出 [3] 市场竞争规范 - 整治企业低价倾销 制假售假等内卷式竞争行为 [3] - 因业施策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 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3] - 具体措施包括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破除地方保护 优化产业布局 强化市场监管 [3] 低空经济发展 - 分类有序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 推进低空旅游 航空运动 消费级无人机发展 [4] - 加强安全治理 压实监管责任 规范试点开展 打击黑飞行为 [4] - 引导产业合理布局 推动场景有序拓展 [4]
大部分政策举措将在6月底前落地
期货日报网· 2025-05-21 00:07
稳就业稳经济政策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快推出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 大部分政策举措将在6月底前落地 [1] - 坚持常态化 敞口式开展政策预研储备 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 [1] "两重"建设项目推进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联合有关行业主管部门 突出"两重"项目的战略性 前瞻性 全局性 统筹"硬投资"和"软建设" [1] - 力争6月底前下达完毕今年全部"两重"建设项目清单 高标准抓好组织实施 [1] - 持续推进"软建设"措施 完善投入机制 提高投入效率 [1] "两新"工作推进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快资金下达 会同财政部尽快完成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清算 下达后续资金额度 [2] -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建立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直达快享机制 抓紧推出加力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 [2] - 推动有关部门简化补贴申领流程 明确审核兑付时限 落实资金预拨制度 [2] - 强化政策储备 深入研究"两新"领域增量和储备政策 适时按程序报批后推出 [2] 稳定外资信心举措 - 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2] - 制定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政策 [2] - 推动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加快落地 [2] - 持续开展服务外资企业专项行动 [2] 整治内卷式竞争 -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 因业施策 对症下药 标本兼治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 [3] - 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和提质升级 [3] 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全面开展法律宣传活动 [4] - 加快推动配套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今年以来系统谋划7方面53项政策举措 [4] - 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 切实推动解决民营企业关心关切的问题 包括用好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策 [4] - 强化失信惩戒 加快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清欠进度 [4] - 推动涉企执法专项行动 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 [4] - 实施好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 提高涉企收费透明度 [4] - 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参与"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的政策环境 [4]
国家发改委重磅发声!谈到了稳就业稳经济政策、整治内卷式竞争……
第一财经· 2025-05-20 11:04
政策动向 - 国家发改委加快推出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 大部分政策举措计划6月底前落地 [1] - 国家发改委坚持常态化加强政策预研和储备 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政策工具箱 [1] - 国家发改委力争6月底前下达完毕今年全部"两重"建设项目清单 [2] 固定资产投资 - 1-4月国家发改委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7个 总投资5737亿元 主要集中在能源 农林水利 高技术等领域 [2] - 4月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8个 总投资3771亿元 [2] 行业监管 - 当前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过程中 部分行业出现结构性内卷式竞争问题 需整治突破市场竞争边界的行为 [1] - 新产业 新业态和新模式不断涌现 新旧动能转换时期需规范市场秩序 [1]
【月度排名】2025年2月零售销量排名快报
乘联分会· 2025-03-11 16:39
2025年2月乘用车市场概况 - 2025年2月国内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达1382万辆 同比增长256% 环比下降264% [1] - 1-2月累计销量3176万辆 同比增长11% 反映行业整体温和复苏 [1] - 政策环境以"整治内卷式竞争 提振汽车消费"为主基调 叠加"双新政策"延续 车企主动稳定价格体系 消费者心态平稳 [2] - 由于2024年2月低基数效应 本月实现罕见"节后开门红" 批零两端同比均大幅增长 [2] 厂商批发销量表现 单月排名(2025年2月) - 比亚迪以318233辆蝉联榜首 同比暴涨1614% 市场份额达178% [3] - 吉利汽车以204910辆位列第二 同比增长839% 份额115% [3] - 奇瑞汽车173604辆居第三 同比增260% 但增速显著低于头部企业 [3] - 上汽通用五菱同比增幅597% 表现亮眼 而长城汽车销量几乎零增长 [3] 累计排名(2025年1-2月) - 比亚迪累计614679辆 同比904% 份额157% 领先优势持续扩大 [5] - 吉利汽车471647辆 同比452% 奇瑞394020辆 同比175% 形成第二梯队 [5] - 传统合资车企表现分化:一汽大众同比-68% 上汽大众同比-126% 反映燃油车市场持续萎缩 [5] - 特斯拉中国同比-287% 市场份额降至24% 新能源领域面临激烈竞争 [7] 厂商零售销量表现 单月排名(2025年2月) - 比亚迪零售205711辆 同比732% 份额146% 新能源转型成效显著 [7] - 吉利汽车179990辆 同比1068% 增速超行业均值 份额达128% [7] - 一汽大众9800辆 同比59% 是前十中唯一正增长合资品牌 [7] - 长安汽车79467辆 同比-85% 成为TOP5中唯一下滑企业 [7] 累计排名(2025年1-2月) - 吉利汽车以419934辆 同比531% 反超比亚迪成为零售冠军 [9] - 比亚迪405953辆 同比246% 增速低于批发端 反映库存策略差异 [9] - 长安汽车同比-284% 上汽大众同比-68% 传统车企转型压力凸显 [9] - 华晨宝马同比-217% 豪华车市场增速放缓 [10] 新能源细分市场 - 比亚迪新能源零售205711辆 同比732% 占据292%市场份额 龙头地位稳固 [10] - 吉利新能源93309辆 同比1975% 增速仅次于比亚迪 份额提升至132% [10] - 新势力表现分化:小鹏汽车同比6103% 零跑汽车同比2605% 而特斯拉中国同比-112% [10][11] - 小米汽车作为新进入者 首月即实现23728辆销量 市场份额达34%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