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内需
搜索文档
前三季度净利同比增120.78% 张小泉业绩持续稳健增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9 20:18
前三季度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也为张小泉带来了较为充裕的现金流,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量金额同比增 长554.70%。 10月29日晚间,张小泉披露三季报业绩。数据显示张小泉第三季度营收2.54亿元,同比增23.09%;归属 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47.40万元,同比增112.04%。 2025年,在国家持续推进扩内需、促消费行动,消费市场活力持续走强的大背景下,张小泉线上线下渠 道同步发力。前三季度总营收达7.26亿元,同比增14.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97.60万 元,同比增120.78%。 ...
恒力石化(600346):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三季报超预期,反内卷及扩内需或推动行业景气向上
开源证券· 2025-10-28 16:59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1][5] 核心观点 - 三季报业绩超预期,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81.47%,环比增长97.41% [5] - 业绩超预期增长主要得益于原油平均进价环比下跌,而公司整体产品价格环比企稳、销量环比增长 [5][6] - 未来随着PTA及石化行业反内卷推进,以及国内需求稳步增长,炼化行业景气有望上行 [5][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73.84亿元,同比下降11.46%;归母净利润50.23亿元,同比下降1.61% [5]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4.96亿元,同比下降17.98%、环比增长14.15%;归母净利润19.72亿元,同比增长81.47%、环比增长97.41% [5]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炼化产品销量为553万吨,环比增长39.5%;产品总销量环比增长11.5% [6]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整体产品价格环比上涨0.9%,其中PTA板块销售均价环比上涨3.4% [6] 成本与经营效率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主要原材料原油平均进价为3,680元/吨,较2025年上半年下降8.5% [6]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原油平均进价环比下跌,而整体产品价、销量环比稳中有增,凸显出色的成本控制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 [6] 行业前景与公司定位 - 国内PTA行业CR7达到76%,龙头产能集中度高,且行业陷入全行业亏损,具备良好反内卷条件 [7] - 国内常减压装置炼能在200万吨/年及以下的炼厂接近40家,炼能合计约4000万吨,这些小型、落后设施或将淘汰 [7] - 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强调坚持扩大内需,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 [7] - 公司作为行业内优质龙头企业,随着行业景气度上行,具有较强的业绩上行弹性 [7]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6.38亿元、99.71亿元、123.24亿元 [5]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1.09元、1.42元、1.75元 [5]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5.7倍、12.1倍、9.7倍 [5]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220.97亿元、2,487.49亿元、2,867.40亿元 [8]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11.0%、11.1%、11.2% [8]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在证券业引发热烈反响 预计科技创新、自主可控是“十五五”规划重点
金融时报· 2025-10-28 08:39
核心观点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为“十五五”规划定调,核心是高质量发展,突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内需扩大 [1][2][3] 科技创新与自立自强 - “科技”一词在公报中被提及频次大幅增加,科技自立自强成为战略核心,政策关注点从科技研发延伸至规模化应用 [1][4] - 中国2023年研发经费投入占全球26.2%,政策将更加注重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4] - 产业发展与科技自立自强紧密绑定,要求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确保产业安全与竞争力 [4] 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 公报对产业实施差异化培育分层策略,构建三层产业体系: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布局 [3] - “新质生产力”首次纳入五年规划框架,产业发展正从追赶模式转向创新引领与安全可靠并重的新范式 [3][4] - 未来五年发展重心全面转向科技驱动和创新引领,以提升产业链安全性和竞争力 [3][4] 扩大内需与消费升级 - 公报将“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的表述置于前列,体现对拉动需求的重视,旨在促进消费和投资,实现供需良性互动 [6] - 消费提及次数明显提升,强调需将创新和消费结合,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以带动内需持续回升 [6] - 坚持扩内需为战略基点,并提出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 [6] 资本市场角色演变 - 资本市场枢纽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夯实,其发展方向将深度融入国家战略,核心使命是服务规划确立的一系列国家战略 [8][9] - 资本市场有望从融资支持升级为资源配置、风险缓释、财富管理的综合支撑平台,吸引全球资本配置中国新质生产力相关资产 [9] - 资本市场成为汇聚创新资本、评估未来价值、分散试错风险的国家级战略平台,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撑 [9]
【新华解读】21.6%!9月份我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缘何再加快?
新华财经· 2025-10-28 00:21
9月份单月利润表现 - 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1.6%,增速较8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已连续两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 [1] - 低基数效应是重要原因,2024年9月份利润同比下降27.1% [1] - 工业生产显著上行,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增速较8月份加快1.3个百分点 [1] 利润增长驱动因素 - 价格下行趋势收缓,9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环比持平 [1] - 1至9月份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26%,同比提高0.04个百分点,比1至8月份提高0.02个百分点 [2] - 企业通过压降费用对冲成本压力,1至9月份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8.36元,同比减少0.16元,而成本为85.56元,同比增加0.18元 [2] 累计利润与行业结构 - 1至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2%,为去年8月份以来各月累计最高增速,增速较1至8月份加快2.3个百分点 [2] - 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等新质生产力较快增长,是利润增速回升的原因之一 [2] 未来展望 - 四季度受低基数及“反内卷”政策带动PPI降幅收窄影响,利润率有望继续改善,利润增速或呈“前高后稳”态势 [3] - 后续政策端有望从供给、需求两个方面发力解决价格问题,“反内卷”与“扩内需”有望并行 [3]
中信建投:关注“十五五”规划带来的建筑行业投资和产业变化机会
证券时报网· 2025-10-27 08:00
人民财讯10月27日电,中信建投研报称,根据四中全会公报和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解读,"十五五"规划 中的新提法、新方向带来建筑领域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1.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包括优化提升传统产 业、打造新能源、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和布局氢能和核聚变能等未来产业,构建现代化基础 设施体系;2.扩大内需。保持投资合理增长,高质量推进"两重"项目建设,实施一批重大标志性工程, 优化投资结构;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包括优化区域布局,推动跨区域跨流域大通道等"硬联通"设施建 设,注重新型城镇化实施城市更新等,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4.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拓展双向 投资合作空间。赋能新质生产力和向新兴产业转型、参与扩内需的建筑企业将受益。 ...
274亿元!诸城市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交出高质量“答卷”
搜狐财经· 2025-10-26 12:02
10月25日,2025山东消费品以旧换新"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事业单位"系列活动暨海尔空调新品发布会在诸城市仁和五交化有限责任公司举行。 此次消费品以旧换新"三进"活动,将持续到2025年12月31日,覆盖家电、数码产品等8类消费品,通过"国补+企补"等方式,持续推动消费红利惠及更多群 众。 "我们将严把产品购进端,保证产品质量,用优质的售后服务,让市民选购到称心如意的家电产品,真正让惠农政策落地、落实。"仁和五交化有限责任公 司家电超市总监李萍说。 "国家补贴政策现在确实非常实惠,对降低我们的生活成本,提高生活质量都很有帮助。"市民刘召霞深有感触。 消费是拉动内需增长的核心引擎,是激活经济循环的关键动力。近年来,我市锚定"扩内需、促消费、惠民生、稳增长"目标,聚焦汽车"换能"、家电"换 智"、家居"换新"等核心领域,联动政府部门、市场主体、销售渠道等多方资源,打出政策支持、场景拓展、供给保障"组合拳",持续优化消费环境,激 活消费潜力。 1—9月份,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74亿元,同比增长7%,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我们将积极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三进'系列活动,精准激活家电消费市场。通 ...
专家谈·“十五五”关键部署绘蓝图 诸多重要提法释放哪些信号?梳理解读↓
央视网· 2025-10-26 11:59
核心发展目标 - 将“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作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目标 [3][5]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强调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8] - 先进制造业被视为在复杂国际形势下保证科技领先地位的最重要抓手 [8] - 高科技制造业是中国未来经济的基础,通过科技融合形成新质生产力 [23][27] 科技创新与自立自强 - 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 [30] - 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32] - 促进更多科技创新成果从研发走向应用,进入生产线和田间地头 [35] 前沿科技领域部署 - 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在深度探索算法、大模型及“AI+”应用方面发展迅速,并在某些领域超过美国 [45][47] - 量子计算中国走在前面,已有很好基础,未来五年有望突破 [47] - 在能源领域,第四代核电站技术已成熟,小型化核聚变效率提升将在“十五五”期间寻求新突破 [49] 扩大内需与投资于人 - 将“惠民生和促消费”结合,把“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结合,作为扩大内需的核心 [15][17] - 投资于人包括对人的全生命周期进行投资,如养育、教育、就业培训、银发经济等 [34][35] - 培育人力资本,发挥工程师红利,使人成为扩需求和人力资本培育的中心 [17][34] 高水平对外开放 - 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格局为“中国+N”,欢迎高质量企业来华,同时鼓励中国企业形成自己的全球产业链 [20][22] - 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形成中国在全球的产业链,并与在华外资企业形成合力 [22]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宏观政策需着力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生产要素流动受阻等三大阻碍 [37][39]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优化资源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配置,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促进需求的良性格局 [39]
稳地产促消费!“十五五”GDP达目标,两招很关键!
搜狐财经· 2025-10-25 18:45
最近不少人都在聊"十五五"的GDP增速,到底设不设目标、定多少、怎么实现,这些问题不光是专家关 心,咱们普通上班族也想弄明白毕竟经济增速跟就业、收入都有关系。 今天咱就从历史经验、测算依据到政策支持,一步步说清楚这件事。 这种"超额完成"的惯例,也让"十五五"设目标更有底气不是定了完不成,而是有能力接住。 当然,也有人说现在经济在转型,会不会淡化GDP?这种可能不是没有,但至少目前来看,GDP增速还 是衡量经济稳不稳的重要指标,完全抛开也不现实。 为啥说"十五五"GDP目标大概率会有?看历史就懂 本来想觉得"十五五"可能不设增速目标了,毕竟现在都强调高质量发展,不像以前光盯着数字。 但后来发现,往前数几轮五年规划,除了"十四五",基本都明明白白写了年均GDP增速目标。 比如"十五"是7%左右,"十一五"7.5%,"十二五"又回到7%,"十三五"是6.5%以上。 "十四五"没设目标其实是特殊情况,编制那会正好有外生冲击,经济不确定性太大,没法定死。 但看这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每年还是会给当年的GDP目标,所以"十五五"继续设目标,大概率是主 流情况。 以前的五年规划目标没白设,基本都超额完成了,"十五"和"十一 ...
300520,垂直20%涨停!超级赛道,尾盘突发异动!什么情况?
中国基金报· 2025-10-23 23:25
市场整体表现 - 10月23日A股早盘低开调整,午后震荡走高,上证指数坚守3900点,深证成指13000点失而复得,科创50险守1400点 [4] - 市场成交额回落至1.66万亿元,再创2个半月来新低 [4] - 能源、近端次新股、影视院线、量子科技等板块涨幅居前,培育钻石、玻璃玻纤、通信设备、工程机械等板块跌幅居前 [5] 量子科技板块 - 量子科技概念股尾盘快速拉升,板块指数由跌逾1%直线拉至涨逾2%,几乎以全天最高点收盘 [5] - 科大国创在临近收盘最后10几分钟垂直拉升至20%涨停,达华智能、神州信息同步直线涨停,辰光医疗、迪普科技、国盾量子等尾盘也出现异常上涨走势 [5] - 消息面上,谷歌宣布其量子计算研究团队开发出名为"量子回声"的新算法,该算法运行速度比世界上最好的超级计算机快1.3万倍 [8] 资金流向 - 有色金属获得逾3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煤炭、传媒、基础化工、非银金融等均获得超20亿元净流入 [8] - 公用事业、机械设备、电力设备、建筑装饰等获得超10亿元净流入 [8] - 电子行业遭主力资金净流出逾67亿元,通信净流出逾39亿元,医药生物、国防军工、房地产等均净流出超10亿元 [8] 近端次新股板块 - 近端次新股午后放量走强,板块指数大涨近4%,创1年半来新高 [9] - 建发致新午后强势20%涨停,云汉芯城、昊创瑞通、广东建科等午后盘中也出现快速拉升 [9] - 多只次新股公布三季报,业绩均有较好增长 [11] 公司业绩表现 - 广东建科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成功扭亏为盈 [11] - 艾芬达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9640.55万元,同比增长11.71% [11] - 建发致新预计2025年1月—9月实现净利润为2亿元—2.22亿元,同比增长30%—40% [11] - 云汉芯城预增38.71%—44.11%,联合动力预增31.05%—57.26% [11] - 瑞立科密、奥美森、友升股份、华新精科也均预测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有所增长 [11] 机构后市观点 - 德邦证券指出成交额已降低至本轮行情以来最高约一半,显示资金情绪谨慎,抗跌主要依赖金融、能源等权重板块 [9] - 华金证券预计"十五五"规划落地可能进一步强化科技主线,可能受益行业包括电子、机器人、创新药、电新、有色金属、航空航天、海洋经济等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