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道家思想
icon
搜索文档
法国女婿在中国的“浪漫25年”:“都是善意和温暖”
中国新闻网· 2025-05-31 09:25
中新网重庆5月30日电 法国人斯蒂芬(Stephen)如今的生活充满了中国元素:练习气功、逛古镇、赶大 集、用流利的普通话与朋友交流。"25年前,我初到中国时,一句中文也不会讲,只能靠翻译沟通。现 在,朋友们却叫我'中国通'。"现年65岁的斯蒂芬近日在重庆江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分享了他与中 国的"浪漫相遇"。 2000年,40岁的斯蒂芬从法国北部一座小城来到南京,任职于一家法资玻璃器皿工厂,负责技术工 作。"那时(来南京的)外国人不多,我常感受到周围好奇的目光。"他回忆,来中国前担心语言障碍和孤 独,但中国同事的热情让他倍感温暖,因此,他"从未感到孤单"。 后来,斯蒂芬转行从事销售,负责一家土耳其玻璃器皿品牌在亚洲的业务,工作中心设在上海。"25年 间,我感受到的几乎都是温暖与善意。"他感慨,是中国人的友好与包容,让自己坚定了留在这里的想 法。此外,随着中国经济腾飞,出行、饮食等的便利程度不断提升,亦是他留下的原因。 在上海工作期间,斯蒂芬在中国有了家,他与一位重庆江津姑娘相识相爱,并步入婚姻殿堂。 2023年,斯蒂芬与妻子决定定居江津,追求更轻松的生活节奏。妻子在当地开了一家咖啡厅,他也在这 里结识更多朋 ...
青铜不朽,友谊长存
人民日报· 2025-05-11 05:30
这并非"老子"第一次走向世界。吴为山以老子为主题创作的系列雕塑,作为文化的使者,此前曾亮相联 合国总部,走进意大利国家美术馆,并在法国、英国、韩国等国家展出或落户。这些作品如一颗颗种 子,在世界多地生根、发芽,并逐渐开出美丽的文明交融之花。如今,《紫气东来·老子出关》来到莫 斯科,既传递着中国艺术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也见证着中国美术积极参与世界对话、中国文 化持续走向海外的步伐。 吴为山与俄罗斯的缘分很深。青年时代,他的恩师徐明华曾负笈列宾美术学院;此后,他多次踏上俄罗 斯土地,与艺术泰斗采列捷利、西多罗夫等结下深厚情谊。2016年,俄罗斯艺术科学院将"金质奖 章"与"荣誉院士"称号颁予吴为山,这是该院建院260年来首次将两项殊荣同时授予境外艺术家。这不仅 是对其个人的褒奖,更是中俄艺术交融的明证。 雕塑既是艺术作品,也是文化桥梁。2024年,吴为山创作的雕塑《高尔基与鲁迅的对话》在俄罗斯驻华 大使馆落成,两位文学巨匠、思想巨人并肩而立,定格中俄两国文明的璀璨时刻,寄托着文化交流互鉴 的美好愿景。今年,《紫气东来·老子出关》在莫斯科落成,再一次为促进两国民心相通写下新注脚。 相知者,不以万里为远。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