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救助

搜索文档
我省对现身文昌海域的“网红”海豹启动跨区域联合救助
海南日报· 2025-09-07 08:06
核心事件概述 - 海南省对出现在文昌海域的野生斑海豹"阿侬"启动跨区域联合救助行动 计划将其送回辽宁大连原生种群栖息地 [1][2][3][4] 物种鉴定与现状 - 专业机构初步判定"阿侬"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斑海豹 主要分布在我国渤海和黄海海域 [2][3] - 该海豹在文昌东郊镇近海区域已停留近一年时间 与当地渔民形成互动关系并被投喂 [2] - 出现眼睛发红 毛发脱落等不良状况 可能与人为干扰严重和栖息环境胁迫有关 [3] 救助行动具体措施 - 9月5日晚启动跨区域联合救助 目前已转运至陵水黎族自治县的海南省水生野生动物救助中心暂养 [2][3] - 将开展系统身体健康评估 采集生物样本进行基因组测序与种群遗传背景分析以确定原生种群 [3] - 专业人员将开展自主捕食训练 低温耐受力锻炼和潜水能力恢复训练以激发野外生存本能 [4] - 计划在条件合适时通过专业活体运输设备在全程监护下运至辽宁大连斑海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 事件背景与影响 - "阿侬"与渔民的互动视频在网络传播后吸引大量游客 但出现拖拽上岸和不当投喂等不文明行为 [2] - 人为投喂现象严重可能导致其野外生存能力下降 引发动物保护组织关注 [3] - 斑海豹作为群居动物 单独在文昌海域生存对健康不利 [3]
港媒记者谈祁连山印象:冲突、和谐、不打扰的“生命绿洲”
中国新闻网· 2025-07-19 20:38
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科技应用 - 祁连山国家公园(候选区)青海片区运用地面调查、无人机遥感监测等技术建成大数据管理平台,形成天空地一体化智能监测体系,监测面积超8000平方公里 [4] - 园区内部署高位云台、红外相机、野保相机等前端感知设备,实现水土气生全面监测,拍摄到雪豹、荒漠猫等野生动物活动影像 [1][4] - 管护员利用无人机开展巡护,并通过社交平台进行科普宣教,科技手段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2][4] 生态保护实践与人文故事 - 野生动物救护站成功救治偷食牧民家禽的荒漠猫,体现人与动物冲突中的共存模式 [2] - 青阳沟管护站"娘子军"长期坚持巡山护林,成为生态保护的基层力量 [2] - "Z世代"管护员结合科技手段创新巡护方式,并分享工作趣事增强公众参与感 [2] 生态旅游与公众教育潜力 - 香港记者建议以祁连山守护者故事为蓝本拍摄主题电影,提升公众对生态保护的认知与向往 [2] - 借鉴香港湿地公园VR观鸟技术,祁连山可增加游客科技体验感,如模拟野生动物观测等 [4] - 祁连山富集的生物多样性与多民族共护生态的实践,具备向香港及国际游客推广的价值 [6] 活动组织与传播 - 本次活动由青海省委宣传部、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等联合主办,香港10余家媒体参与实地采访 [1][7] - 采访内容涵盖生态系统保护、科技赋能、野生动物救助及自然教育研学等主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