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粉末注射成型技术

搜索文档
预见2025:《2025年中国粉末冶金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等)
前瞻网· 2025-08-05 11:08
行业概况 - 粉末冶金是通过金属粉末成形和烧结制取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及制品的工业技术,具有节能、省材、高性能、高精度等优点,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和复杂零件制造 [1] - 粉末冶金材料按用途分为9大类:结构材料类、摩擦材料类和减磨材料类、多孔材料类、工具材料类、难熔材料类、耐蚀材料和耐热材料类、电工材料类、磁性材料类、其他材料类 [3] - 粉末冶金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及设备,中游为产品生产,下游应用于汽车、新能源、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是典型的中间加工制造业 [6] - 行业代表性企业包括上游的有研新材、斯瑞新材,中游的安泰科技、东睦股份等,部分中游企业已实现产业链一体化布局 [7] 行业发展历程 - 粉末冶金技术已有100多年历史,近25年成为高质量零件生产的优质技术,在材料利用率、形状复杂度等方面优于锻造、铸造等传统工艺 [12] - 中国粉末冶金行业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初级阶段(20世纪50-60年代)、发展期(70-90年代)、高速发展期(90年代以后)、技术升级和应用拓展期(21世纪以来) [12] 行业政策背景 - 2024年11月发改委将3D打印材料及相关装备列为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支持其在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的应用 [16] - 2024年7月工信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增材制造关键技术研发,推动在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的产业化应用 [16] - 2023年12月发改委将轻量化材料应用、粉末冶金等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鼓励类产业 [16] 行业发展现状 - 2021-2023年代表性企业平均产销率从96.6%波动增长至98.7%,反映产品供大于求,企业留有合理库存 [20] - 2024年中国粉末冶金市场规模超过160亿元,应用领域多元化,新能源汽车发展带来新机遇 [22] - 行业代表性企业如安泰科技、东睦股份等近两年积极布局新生产项目,产能持续扩张 [20] 行业竞争格局 - 企业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安泰科技(业务收入超29亿元),第二梯队东睦股份(约22亿元),第三梯队天宜上佳、海昌新材等(1-5亿元) [23] - 2023年安泰科技和东睦股份市场份额分别为18.2%和13.8%,其他企业份额均小于4% [26] - 企业区域分布主要集中在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也有较多布局 [28] 行业发展趋势 - 需求端:制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近90%精密零件采用粉末冶金)、家电、机械等领域 [33] - 供给端:中高端企业主攻高性能产品,小型企业以价格优势竞争低端市场 [33] - 技术创新:金属粉末注射成型、3D打印等新工艺普及,产品性能持续提升,应用边界不断拓展 [33] 行业发展前景 - 未来10年应用领域将向新能源、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高端市场拓展 [34] - 随着5G、智能穿戴、新能源等领域发展,增量市场规模将爆发式增长 [34] - 预计2030年中国粉末冶金市场规模达24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6.9%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