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中心协同共赢
icon
搜索文档
中欧金融合作空间广阔 业内建议携手制定全球统一且可操作的绿色标准体系
证券时报网· 2025-06-20 22:19
中欧金融合作潜力 - 中欧可携手制定全球统一且可操作的绿色标准体系 [1] - 中欧合作从"互通有无"升级为"共塑未来",共享发展机遇并共担全球责任 [2] - 中欧是全球稳定的重要支柱,在绿色转型和产业链韧性构建上互为关键合作伙伴 [2] 人民币与欧元合作空间 - 中欧可在欧元与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加强货币直接清算体系建设,深化央行数字货币与跨境支付系统合作 [3] - 全球主要经济体应推动多极化储备货币体系,改革SDR机制,强化IMF清算功能 [3] - 人民币与欧元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可通过本币结算和跨境投融资协同构建"中欧区域经济共同体" [3] 绿色金融与数字金融 - 中欧需引领制定兼顾可执行性与包容性的全球绿色标准体系,避免绿色政策异化为贸易壁垒 [4] - 中欧应在数字货币基础设施建设与标准制定上加强协作,争取新兴金融领域话语权 [4] - 数字金融能增强普惠性和包容性,推动金融创新,新兴市场数字银行兴起正重构金融基础设施 [7] 企业出海与人民币国际化 - 企业高水平出海与人民币国际化相互促进,人民币跨境结算可降本增效并规避风险 [5][6] - 企业出海呈现多元化与本地化特征,民企活跃度提升,金融机构需转型为综合战略服务者 [5][6] - 技术进步和产品竞争力提升为人民币升值提供长期经济基础 [5] 金融科技与AI应用 - AI将颠覆制造业、金融、医疗等行业逻辑,银行业需拥抱AI时代重构服务模式 [8] - 上海银行业需把握AI机遇应对全球不确定性,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8][10] - 供应链金融和区块链领域的技术路径与风险治理经验可复制推广 [7]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需统筹开放与安全、创新与监管、自主与共生的关系 [9] - 现代金融中心需具备绿色、数字、智能等六大特质,金融中心间趋向协同共赢 [9] - 上海正成为全球绿色金融和数字金融枢纽,集聚资本、数据与人才三大创新要素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