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系磁场

搜索文档
共探古老星团,中国天眼联手南非阵列望远镜刷新观测极限
快讯· 2025-05-25 22:31
天文研究合作 - 清华大学联合意大利、澳大利亚、德国等多国天文学家进行高精度观测 [1] - 利用中国天眼FAST和南非MeerKAT阵列望远镜对银河系球状星团进行研究 [1] - 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全的球状星团磁场梯度和电离气体上限的测量 [1] 研究成果 - 绘制出更清晰的银河磁场图谱 [1] - 为理解星团演化和银河系磁场提供了新的视角 [1]
最新观测数据揭示银河系古老天体“秘密”
科技日报· 2025-05-21 08:50
研究发现,除了47 Tucanae之外,其他球状星团中没有可探测的电离气体,异常"干净"。这一发现与理 论模型预测的球状星团内部应存在大量气体的情况相矛盾,揭示了球状星团内部可能存在有效的气体清 除机制,如来自白矮星和年轻恒星的强烈辐射风。"我们原以为球状星团应该充满气体,却发现它们已 达无尘之境。"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张蕾博士说:"这迫使 我们重新思考星团演化理论。"(记者何星辉) 近日,清华大学李菂团队联合意大利、澳大利亚、德国等多国天文学家,综合"中国天眼"FAST和南非 MeerKAT阵列望远镜的优势,对银河系球状星团进行了高精度的脉冲星偏振普查。研究首次结合了两 台望远镜的脉冲星观测数据,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全的球状星团磁场梯度和电离气体上限的测量,为理解 星团演化和银河系磁场提供了新的视角。相关成果5月20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刊发于《科学通报》。 球状星团是银河系中最古老的天体之一,通常由数百万颗恒星构成,包括脉冲中子星。高度磁化的脉冲 星以极高的精度发出规律的电磁脉冲信号。这些信号穿越广袤的星际空间到达地球,携带了星际物质和 磁场的宝贵信息。研究团队利用上述两台世界 ...
新技术精确模拟银河系星际湍流
科技日报· 2025-05-14 07:26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联合团队展开合作,开发出一种创新的计 算机模拟技术,能以前所未有的高精度和大尺度深入探索星际介质(ISM)中的磁力和湍流。ISM是充 满银河系恒星之间的气体和带电粒子的广阔空间。这一模型将能为研究ISM、银河系磁力、恒星形成和 宇宙射线传播等天体物理现象提供新的见解。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天文学》杂志。 无论是在星系间、星系内、太阳系内,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湍流的表现都惊人地相似,这种一致性具有 极大的科学吸引力。天体物理环境中的湍流与地球上的湍流略有所区别,其中的关键区别在于磁场的存 在,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湍流的性质。在星际空间中,粒子数量远少于地球上真空实验中的粒子,但它们 的运动足以产生磁场。 银河系磁场的强度虽然仅为冰箱磁铁的几百万分之一,但仍是塑造宇宙的重要力量之一。此次的新模型 是目前同类系统中最强大的,它的运行依赖于德国莱布尼茨超级计算中心的SuperMUC-NG超级计算 机。它正挑战着人们对磁化湍流如何在天体物理环境中运作的理解。 新模型在尺寸和细节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最大版本可模拟约30光年边长的空间体积,而最小版本则可 缩小为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