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行员工薪酬
icon
搜索文档
260万银行人,半年平均薪酬“曝光”,5家月薪超4.5万
中国基金报· 2025-08-30 20:41
行业薪酬概况 - 2025年上半年A股上市银行260万员工平均薪酬为18.1万元,人均月薪3.02万元,较2024年上半年增加1300元(月薪增加214元)[1][2] - 股份制银行与东部城商行薪酬水平行业领先,国有大行因员工基数大且基层网点多导致平均薪酬较低[2] - 行业呈现薪酬分化态势,约半数银行涨薪、半数降薪,与2024年上半年整体降薪5300元形成对比[1] 高薪酬银行具体数据 - 招商银行以5.05万元人均月薪居首,但较2024年同期下降700元[2][3] - 南京银行(4.82万元)、宁波银行(4.54万元)、兴业银行(4.54万元)、北京银行(4.52万元)人均月薪均超4.5万元[1][2] - 宁波银行月薪同比增幅最大(增加4100元),南京银行(增加1700元)和北京银行(增加2300元)涨幅显著[3] 国有银行薪酬特点 - 六大国有银行员工总数183.79万人,占行业总人数70%[5] - 农业银行(2.52万元)和邮储银行(2.49万元)月薪垫底,工商银行(2.63万元)、建设银行(2.62万元)处于行业中下游[5] - 国有大行明确薪酬资源向基层倾斜,农业银行56.6%网点在县域并配置专项薪酬资源,工商银行同步推行基层激励政策[5] 方法论说明 - 薪酬计算采用"期工资总额=支付给职工现金+期末应付薪酬-期初应付薪酬"公式,员工数按上年末统计[4] - 上半年薪酬数据可能包含年终奖金,且合并报表数据与员工实收工资存在差异[4]
260万银行人,半年平均薪酬“曝光”,5家月薪超4.5万
中国基金报· 2025-08-30 20:39
行业薪酬概况 - 2025年上半年A股上市银行约260万员工平均薪酬为18.1万元,人均月薪3.02万元,较2024年上半年增加1300元(月薪增214元)[2][4][5] - 股份制银行及东部城商行薪酬水平行业领先,国有大行因员工基数大、网点下沉导致平均薪酬较低[5] - 行业呈现薪酬分化态势,约半数银行涨薪、半数降薪,与2024年上半年整体降薪5300元形成对比[2][4] 高薪酬银行梯队 - 招商银行以5.05万元人均月薪居首,但较2024年同期下降700元[5][6] - 南京银行(4.82万元)、宁波银行(4.54万元)、兴业银行(4.54万元)、北京银行(4.52万元)人均月薪均超4.5万元[3][5][6] - 中信银行(4.40万元)、浙商银行(4.18万元)等10家银行人均月薪超过4万元[5] 国有银行薪酬情况 - 六大国有银行人均月薪区间为2.49-2.82万元,邮储银行最低(2.49万元),中国银行最高(2.82万元)[7][8] - 工商银行(2.63万元)、建设银行(2.62万元)、农业银行(2.52万元)月薪同比均增长900元[7][8] - 交通银行月薪同比下降200元至2.75万元,邮储银行同比下降1100元[8] 薪酬变动显著机构 - 宁波银行月薪同比增幅最大(增加4100元至4.54万元),南京银行(增1700元)、北京银行(增2300元)涨幅居前[5][6] - 浙商银行月薪降幅最大(减少5600元至4.18万元),江苏银行(减4700元)、沪农商行(减6300元)降幅显著[6] - 国有行中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均实现900元月薪增长,邮储银行降幅最大(1100元)[8] 薪酬政策导向 - 国有大行推行薪酬资源向基层倾斜策略,农业银行56.6%网点位于县域并配置专项薪酬资源[10][11] - 工商银行明确加强薪酬资源向基层员工倾斜,以激活各级机构经营活力[11] - 行业薪酬计算包含年终奖及福利待遇,实际到手工资可能与统计值存在差异[9]
银行“打工人”薪金曝光!谁在增谁在减?
券商中国· 2025-04-01 23:06
文章核心观点 上市银行年报披露员工薪酬情况,人力成本支出普遍提升且增员近万人,不同类型银行人均薪酬有升有降,高薪酬对应高产能,银行在增员同时推进员工结构调整优化 [1][2][3] 分组1:银行人力成本与人均薪酬情况 - 37家银行大多加大人力资源投入,15家银行总人力成本略有减少,平安银行去年总人力成本同比减少8.5% [2][5] - 股份行人均薪酬整体下行但仍领先,中信银行人均薪酬微升至近60万元暂列第一,招行降至约58万元居第二,浙商银行降至约57万元 [3][4][5] - 民生银行等5家股份行人均薪酬在43万至50万元区间,平安银行去年降幅超过5% [6] - 上市城商行人均薪酬普遍在40万元左右且整体上升,泸州银行保持在59万元,徽商银行升至近53万元 [7] - 国有大行人均薪酬整体升高,交行、中行分别升至44.5万元、36.6万元 [7] - 从人均工资奖金看,招行虽降幅接近7%但仍领跑,超过45万元,中信等银行紧随其后 [6] 分组2:高薪酬对应高产能原因 - 上市股份行、城商行分支机构和员工集中在主要城市,需提供可观薪酬吸引人才 [8] - 上市股份行、城商行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普遍高于85%,对应人均薪酬水平较高 [9] - 上市股份行、城商行机制灵活市场化,为吸引人才提供诱人待遇 [9] - 上市股份行、城商行人均产能高额,与高人均薪酬相匹配 [10] 分组3:银行人均创收情况 - 37家银行中8家人均创收高于280万元,包括6家股份行、2家城商行 [11] - 平安银行人均创收接近350万元位列第一,中信、兴业银行紧随其后 [11] - 城商行中泸州银行、徽商银行人均创收处于领先水平 [12] - 国有大行人均创收普遍在190万元左右,交行超270万元为最高 [12] - 上市农商行人均创收多在200万元以内,无锡银行超270万元 [12] 分组4:银行员工人数变动情况 - 37家上市银行2024年员工数量增加近万人,增量、增幅均高于2023年,增员减员银行数量基本相当 [13] - 银行员工增加普遍在业务营销、信息科技等方面,六家国有大行合计增员约7400人 [13] - 农行预计2025年用工总量仍将增长,交行金融科技人才万人计划接近完成 [14] - 浙商银行员工数量连续三年增长,营业收入同比增幅连续四年位居上市股份行前列 [14] 分组5:银行员工结构调整情况 - 银行减员集中于可替代性强的岗位,如柜员等,因薪资低、创收贡献低及数字化转型 [14] - 银行精简内设机构,压降中后台机构和人员占比,部分管理岗和运营人员减少 [15] - 2024年六家国有大行专科及以下学历员工总数合计减少超过5.5万人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