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商业模式

搜索文档
银行的“七宗罪”
雪球· 2025-06-22 10:16
银行商业模式分析 - 银行是极好的商业模式,股价历史高位但估值历史低位,盈利能力强[3] - 历史上众多商业巨擘最终都选择银行业,如美第奇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等[3] - 巴菲特长期持有银行股,富国银行等持有时间最长[3] - 银行是长周期行业,上行周期可长达十年,中国银行业自1992年以来只经历1.5个周期[3] 银行与经济周期关系 - 银行业本质是坏账处理周期,与经济周期不完全同步[4] - 过去30年中国银行业仅发生两次坏账周期:90年代和2011年后[4] - 90年代坏账处理采用"西医手术"方式,2011年后采用"中医调理"方式[5] - 当前银行业不良率1.8%、拨备率190%、偏离率79%,坏账周期已近尾声[5] 银行净息差(NIM)分析 - 当前中国银行业NIM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二季度仅2.06%[7] - 国际比较显示中国银行业NIM在全球180多个国家中倒数第19位[7] - 中国有4000多家银行,NIM若继续下降将威胁金融安全[7] - 2021年预测NIM不会跌破2%,但实际已跌破1.6%[8] 银行盈利前景 - 银行净利润=生息资产规模×净息差+非息收入-费用-减值损失[8] - 生息资产规模扩张至少等于名义GDP增速[9] - 坏账处理完毕后,拨备可反哺利润,ROE有望提升至15-20%[10] - 2021年优质银行利润增速超20%,六大行超10%[11] 银行估值空间 - 2021年优质银行PE仅10倍,六大行PE不到4.5倍[11] - 假设六大行ROE为12%,PB从0.5倍升至1倍,两年半空间可达181%[12] - 银行周期一旦启动,1倍PB和10倍PE可能只是开始[13] - 历史上银行坏账处理完毕后估值提升十几倍[13] 银行投资时机 - 价值修复需要现象被逐步观察到,基本面站在银行这边[15] - 银行具备短期爆发潜力,历史上曾有两次50%的短期涨幅[17] - 银行总市值10万亿但自由流通市值仅3万亿,弹性被低估[18] - 机构对银行配置处于历史低位仅4%,存在巨大配置空间[19] 银行投资策略 - 银行是同质性强的行业,上市40家银行都是TOP1%[22] - 其他银行估值修复空间可能大于招行、宁波等领先银行[23] - 银行是整体性机会,不同区域银行处于不同阶段可轮换操作[24] - 投资应关注"值不值"而非简单看"好不好"[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