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错峰种植
icon
搜索文档
特色农产品错峰上市销路旺 夏日“鲜”经济助增收
央视网· 2025-06-24 20:43
走进滑县八里营镇张路寨村的连栋大棚内,一排排整齐的圣女果植株上,或红、或黄、或绿的果实点缀其上。种植户和工人们穿梭在植株 间,熟练地采摘着成熟的果实。 央视网消息:随着夏日暑气渐盛,江南特色水产——"六月黄"螃蟹上市,为市民餐桌带来独特的一份鲜美。我们一起到江苏常州去看看。 河南滑县:3.5万余亩彩色圣女果收获 眼下,在不少地方,圣女果产销已经进入尾声,但是在河南安阳滑县,3.5万余亩彩色圣女果却迎来盛果期,错峰上市可使果农每斤增收 0.6元左右。 河南安阳滑县种植户 闰配恩:我这8亩地圣女果,每天能摘4000来斤,这样错开时间种,每斤能高6毛左右,(每亩地)能多增收一万多 块钱。 在江苏常州指前镇的多个蟹塘内,蟹农熟练地拉起地笼,一只只青壳白肚的"六月黄"螃蟹被捞出水面。"六月黄"是大闸蟹在进入成熟期前 完成最后一次蜕壳的"童子蟹",大多能长到2两左右,凭借其鲜嫩肉质和独特风味,迅速成为了当下市场热门。 在包装现场,一颗颗皮薄肉厚的圣女果在流水线上有序滚动,工人们仔细分拣、精心包装后,送上货车发往全国各地。据了解,在周边地 区圣女果产销进入尾声之际,当地通过推广改良品种,推行"错峰种植"模式,在提高单价的同 ...
沙漠腹地的“中国蜜瓜之乡”科技加持“甜蜜经济”
蜜瓜产业概况 - 民勤县被誉为"中国蜜瓜之乡",蜜瓜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总产量达45万吨[1] - 当地蜜瓜产业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1984年引进黄河蜜后成为支柱产业[1] - 独特的地理条件(巴丹吉林与腾格里沙漠交汇)造就15℃昼夜温差和沙质土壤,形成蜜瓜生长黄金带[1] 种植技术与模式创新 - 采用"错峰种植"模式实现春季提前上市和秋季延后销售,构建四季供应体系[2] - 推行"两年五茬"与"两棚轮换倒茬"高效栽培模式,温室利用率提升150%[2] - 集成穴盘育苗、生物防控、自动化卷膜通风等技术,结合水肥一体化精准管理[2] 产销体系与经济效益 - 形成"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电商直播覆盖全国,线下布局商超与批发市场[3] - 带动包装、冷链物流等上下游产业,形成年产值超20亿元的完整产业链[3] - 种植户案例:三代日光温室种植户年平均收入稳定在3万元左右[1] 品牌建设与产业升级 - 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核心引擎,推动规模化经营与标准化生产[3] - 推广统一选种、科学施肥、绿色防控的标准化栽培模式[3] - 目标是通过品牌化建设提升市场影响力,强化"民勤蜜瓜"名片效应[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