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果蔬种植
icon
搜索文档
云南果蔬“圈粉”东盟消费者
人民日报· 2025-08-21 06:21
近年来,云南果蔬在东盟市场持续走俏,柑橘、葡萄、菌子等特色农产品成为跨境贸易"明星"产品。 清晨的薄雾未散,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打洛镇打洛村景莱村民小组的菜地里,村民玉应儿将 刚摘的蔬菜码上三轮车。1小时后,这些蔬菜将通过边民互市农产品出口"绿色通道"直达境外市场。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据昆明海关统计,2025年上半年,云南对东盟农产品进出口额达186.2亿元,同比增长23.5%,其中水果 出口增长44.3%。 中老铁路开通、口岸通关提速,让云南果蔬"出海"速度显著提升。今年8月初,"陆良蔬菜号"冷链货运 班列从云南曲靖市陆良站出发,经中老铁路抵达泰国曼谷,比公路运输时间缩短近一半。返程班列满载 榴莲等水果入境,构成果蔬双向运输通道。 云南地处低纬高原,光热、生物资源丰富,既能产热带水果,也能种温带水果,实现四季产果。在云 南,绝大多数水果可与东盟产区水果形成上市时间差,填补东盟水果市场季节空档。 ...
甘肃民乐戈壁滩上的“绿色方舟”有何独到之处?
中国新闻网· 2025-08-21 01:50
中新网兰州8月20日电(戴文昌杨艳敏)在位于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中段的甘肃省张掖市民乐生态工业 园区内,一片43万平方米智能玻璃温室,宛如绿色方舟在戈壁滩上格外亮眼。昔日寸草不生之地,在智 慧农业赋能下焕发生机,不仅让年产9000吨串番茄远销他乡,还叩开了当地民众产业致富之门。 过去,戈壁滩寸草不生。如今,民乐县在戈壁滩发展智慧农业,它是何以打破自然与产业的双重常规? 这场跨越的背后,是该县对资源禀赋的精准把握与发展路径的创新选择。 如今,这座43万平方米的智能玻璃温室,已成为民乐百亿级现代丝路寒旱农业智能温室产业园的核心支 点。它的独到之处证明了,科技可以重塑地理禀赋,让光热资源转化为品质优势,真正让戈壁荒滩释放 出经济价值。 当戈壁荒滩上的温室大棚点亮乡村振兴的希望,民乐的实践给出深刻启示,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没有 绝对的"劣势土地",只有未被激活的资源。只要找对科技支点、踩准市场节拍、夯实民生根基,贫瘠土 地上终能结出幸福之花。(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技术的突破最终要转化为民生福祉。陈江明说,该公司在"车间教学""定向培训"模式下,让昔日面朝黄 土的民众学会了操作智能设备,成为月入4000多元 ...
科技助力点沙成“金” 生态蜕变尽显“智慧”底色
央视网· 2025-08-16 14:19
甘肃民勤现代农业发展 - 甘肃民勤苏武现代农业产业园种植学斗、青仔、黑叶白等10多个品种蔬菜,每亩产量约2000斤,订单销售价每斤5元,预计年产值达2000万元[5] - 产业园通过冷链运输将60吨新鲜蔬菜在38小时内运抵粤港澳大湾区市场[3] - 当地利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生产出颜色翠绿鲜亮、味道清香爽口的蔬菜,受到大湾区市场欢迎[7] - 产业园流转周边村镇土地1万亩,搭建育苗日光温室,实现四季蔬菜供应,被列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9][10] 新疆和田沙漠农业技术应用 - 新疆和田采用"沙膜"生物技术种植苜蓿,该技术使沙粒具备土壤化结构并保水,苜蓿根系可深入沙漠20多厘米[15][16] - 苜蓿地平均亩产达600公斤,年收3-4次,饲料可供1000只羊全年食用[22] - 企业已投入1亿多元验证技术可行性,在新疆、内蒙古推广面积超3万亩[22] - 计划通过5-8年提升土地有机质含量,实现沙漠变良田[18] 辽宁昌图县治沙成效 - 昌图县建设21万亩农田防护林网,形成8720块500×500米方田,防护耕地面积达400万亩(占全县耕地95%)[27] - 防护林堵住141个风口,固定500多个流动半流动沙丘[32] - 粮食总产量从过去亩产72公斤提升至稳定在50亿斤以上(2019年起)[22][32] - 科尔沁沙地南缘形成绿色屏障,农田被茂密"树墙"分割保护[29][31]
脱贫产业兴 日子有奔头——来自三省七县脱贫村的调研之一
人民日报· 2025-08-15 05:56
产业联农带农发展 -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杉树乡细沙河村的竹笋加工厂与3400户笋农合作,工厂长期用工180人,其中64人是脱贫户,去年竹产业综合产值达1916亿元[2] - 彝良县牛街镇三合村脱贫户刘礼翠家有40多亩竹林,去年纯收入超3万元[2] - 河北省丰宁县采取"企业+合作社+村集体+脱贫户"模式发展设施农业、有机杂粮等产业,土城镇柳条沟村冷棚辣椒产业去年净利润达1200万元,带动400多人增收[3] - 围场县克勒沟镇五村联建果蔬党建联盟基地草莓年利润140多万元,带动村集体增收44万元[3] - 鲁甸县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形成产业基地务工网络,香葱基地一亩地需10个劳动力,去年核心产业基地吸纳务工达20万人次[3][4] 产业高质量发展 - 四川省通江县建125个生猪育肥场,采用五方联动模式带动2000多人脱贫,青峪猪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保种,原种场年提供仔猪156万头[6][8] - 青峪猪肉加工出316种产品,附加值提升3倍,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价值达2548亿元,215家线下专卖店,电商年销售额近亿元[8] - 河北省承德市推动农副产品深加工提档升级,丰宁县有机农业企业达37家,有机认证面积15万亩[9] - 云南昭通土豆米生产线预计年产值达3000万元[9] - 全国832个脱贫县每县培育2-3个特色主导产业,总产值超17万亿元,3/4脱贫人口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结[4][9] 产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 河北丰宁县选将营乡推广"三免一降"做法吸引经销商,成立西红柿产业发展协会提高议价能力,种植面积达6000亩,年产值18亿元[11][12] - 镇雄县竹笋加工企业获111万元国际农发资金贷款升级设备,开发翡翠笋产品每吨出厂价三四千元[14] - 鲁甸县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成立云蒙生物科技公司,引进技术团队和科研院所合作,预计明年产生稳定利润[15] - 南江县投入近2亿元建50座金银花初加工厂,选育出绿原酸含量124%的"南银1号"品种,规划投资21亿元建健康功能饮料产业园[16]
漫山遍野的绿,就是聚宝盆(家乡的山水能生金)
人民日报· 2025-08-13 06:29
生态建设成果 - 吴起县林草覆盖率从1997年的19.2%提升至目前的72.9% [4][7] - 累计退耕还林面积达246万亩,林地总面积从49.8万亩增至470余万亩 [6][7] - 苗木成活率提升至90%以上,采用科学栽植法和混交种植模式 [6] 农业与养殖业发展 - 建成日光温室2950座、拱棚3304座,种植山地苹果12万亩 [9] - 水产养殖面积超1.5万亩,2024年产鱼4万斤,收入40万元 [8][9] - 牧兴庄村大棚果蔬年增收约60万元,哈密瓜单棚产量达8000斤 [9] 生态旅游与碳汇经济 - 南沟村生态旅游吸引游客近万人次/月,村民人均年收入近2万元 [10] - 2024年全县接待游客超8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13亿元 [10] - 开发碳汇林79万亩,预估首期碳汇交易量24万吨,收益1920万元 [11] 产业转型与经济效益 - 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2024年超17亿元 [9] - 村民从传统农业转向林下经济、设施农业和旅游服务 [8][10] - 鱼塘、果蔬大棚等产业覆盖宁夏、重庆、西藏等地市场 [8][9]
海南积极布局推动热带优异果蔬产业发展,力争今年新增种植面积18万亩
海南日报· 2025-08-11 09:05
热带优异果蔬产业发展现状 - 三亚市育才生态区明善村黄晶果成熟期市场售价达18元/斤 首批2000斤被抢购一空 [2] - 海南已试种成功手指柠檬 嘉宝果 黄秋葵 西甜瓜 黄金木瓜 牛奶凤梨等"新奇特优"品种 [2] - 琼海热带水果之窗基地新试种紫霸王番荔枝 果肉可鲜食或制作甜品 [3] - 海口金棕榈示范基地展示玫瑰释迦 孟加拉醋栗 冰淇淋果等多样化品种 [3] 政府支持与产业布局 -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在6个市县布局建设7个热带优异果蔬展示示范基地 [4] - 当前已筛选出黄晶果 手指柠檬 燕窝果等品种 推广种植面积超40万亩 [4] - 2024年目标新增种植面积18万亩 2026年目标50万亩 带动产值突破790亿元 [4] - 2024年出台《海南热带优异果蔬资源开发利用三年行动方案》制定详细发展路线 [7] 品种优化与市场策略 - 海南省农科院培育"桂早荔"早熟品种 比传统品种早30天上市 售价50元/斤 [6] - 安排30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凤梨品种调优 推广金钻凤梨 手撕凤梨等新品种 [6] - 年轻消费群体偏好优质奇特水果 对价格敏感度低 驱动品种创新 [5] - 传统果蔬如凤梨 芒果因品种单一导致经济效益下滑 亟需更新换代 [6] 产业融合与发展模式 - 琼海世界热带水果之窗结合4A级景区资源 开发巧克力制作 高空威亚等农旅项目 [6] - 鼓励利用退出的园地 林地及庭院空间发展热带果蔬种植 [8] - 建议建立品种展示示范区 举办品鉴观摩会展示新品种新技术 [7] 行业挑战与建议 - 当前多数引进品种处于引种驯化阶段 难以纳入国家新品种保护目录 [7] - 面临科研力量薄弱 推广技术缺乏 资金支持不足等产业化难题 [7] - 建议培育龙头企业 强化市场引流 开展绿色认证 申报"海南鲜品"品牌 [8]
苹果市场周报:嘎啦上市或延迟,支持苹果价格-20250808
瑞达期货· 2025-08-08 18: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本周苹果期货2510价格上涨4.11% 新季苹果预计全国产量为3736.64万吨 较2024 - 2025产季增加85.93万吨 增幅2.35% 截至2025年8月6日 全国主产区苹果冷库库存量为53.39万吨 环比上周减少8.02万吨 走货速度环比略有减缓 同比去年基本持平 旧作库存偏低 销售压力不大 整体走货速度减缓 西部产区早熟嘎啦苹果受高温影响上色困难 部分产区果农推迟卸袋 大量上货时间将推迟 8月5日 郑商所发布修订苹果期货业务细则征求意见公告 总体来看 嘎啦苹果大量上市可能推迟 加上旧作库存偏低 提振短期苹果价格 2510合约上方压力关注8200元/吨 操作上建议苹果2510合约多单继续持有 未来需关注去库率、消费和新作产量[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度要点小结 - 行情回顾:本周苹果期货2510价格周度上涨4.11% [6][10] - 行情展望:新季苹果预计产量增加 全国主产区苹果冷库库存环比减少 走货速度减缓 早熟嘎啦大量上市或推迟 郑商所拟修订苹果期货业务细则 短期苹果价格受提振 2510合约上方压力关注8200元/吨 [6] - 策略建议:苹果2510合约多单继续持有 [6] - 未来交易提示:关注去库率、消费和新作产量 [7] 期现市场 期货市场情况 - 价格走势:本周苹果期货2510价格周度上涨4.11% [10] - 持仓及仓单情况:截止本周 苹果期货前二十名净空持仓为2912手 仓单数量为0张 [16] 现货市场情况 - 价格走势:截止2025年8月8日 山东烟台栖霞纸袋红富士80以上一二级果农货主流价格在4元/斤 山东沂源纸袋75以上富士苹果价格为2.4元/斤 [19] 产业情况及期权 产业链情况 - 供应端:截至2025年8月6日 全国主产区苹果冷库库存量为53.39万吨 环比上周减少8.02万吨 山东、陕西、甘肃产区库容比均有减少 去库速度不快 [26] - 需求端:截止8月7日 广东主要苹果批发市场早间日均到车量增加 80一二级苹果储存商利润为0.5元/斤 截至2025 - 08 - 01 富士苹果平均批发价报9.67元/公斤 环比下跌0.62% 水果批发价苹果报9.75元/公斤 环比上涨0.31% 2023年6月我国鲜苹果出口4万吨 出口量环比下滑20% 同比下滑38.6% [30][33][40] - 替代品情况:截止2025年7月25日 5种水果周度批发均价为7.1元/公斤 环比下跌0.42% [37] 期权市场 - 隐含波率:展示苹果期权隐含波动率情况 [41] 期股关联 - 股市:展示宏辉果蔬市盈率情况 [43]
数数“果篮”“菜篮”里的“第一”(“十四五”,我们见证这些“第一”①)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30 05:18
农业产量与全球地位 - 中国蔬菜产量2024年达8.6亿吨,位居世界首位 [12][13] - 中国水果产量2024年超3.3亿吨,其中柑桔6791.49万吨、苹果5128.51万吨、梨2098.79万吨、香蕉1175.97万吨 [12] - 全球占比:中国贡献90%以上杨梅、80%荔枝、70%梨、60%西瓜和桃子、50%苹果和猕猴桃 [12] - 番茄产量占全球1/3以上,黄瓜占全球50%以上,辣椒年产量稳居世界第一 [13] 特色农产品发展 - 蓝莓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持续位居全球第一,车厘子、火龙果等"洋水果"国产化加速 [12] - 海南榴莲实现本土化种植,虽未规模化但已进入消费市场 [14] - 瑞香红苹果、徐香猕猴桃等优质品种通过育种研发实现突破 [15] 产业链技术升级 - 水肥一体化系统、虫情监测仪、小型气象站等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生产环节 [15] - 采后处理技术提升,包括分级分选、冷链物流等环节优化 [15][17] - 六大蔬菜生产区域体系形成,实现不同纬度梯次衔接上市 [13] 国际贸易与竞争 - 2024年进口香蕉168.67万吨,同时本土香蕉产量达1175.97万吨 [16] - 泰国椰子、智利车厘子等进口水果补充国内市场多样性 [16] - 国产香蕉在采后环节(冷链运输、货架保鲜)仍落后于进口产品 [17] 行业挑战与转型方向 - 苹果产业面临品种结构性矛盾与供给质量失衡问题 [17] - 番茄单产水平与荷兰等农业发达国家存在差距 [17] - 未来需提升机械化率、生产标准化和现代经营理念应用 [17][18]
好生态让山南群众富起来(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
人民日报· 2025-07-26 06:02
治沙与生态改善 - 扎囊县通过治沙工程显著改善生态环境,曾经的黄沙遍地变为绿树碧水相映的景观 [1] - 隆子县通过60年沙棘种植形成绵延40多公里、面积超50平方公里的"世界最大人工种植连片沙棘林" [4] - 隆子县近3年新增沙棘林6000多亩,总面积达8.2万亩,黑青稞亩产从300斤提升至650斤 [6] 现代农业发展 - 绿之源公司利用牛羊粪改良1200余亩沙化地,建成18座智慧温室和20座采摘棚,成功种植芦笋、网纹瓜等作物 [2] - 公司带动380户农户增收,户均增收2万元,雇佣50多名当地员工并培养技术人才如卓玛 [2] - 扎囊县投资5.45亿元建设万亩矮化苹果基地,苹果因高花青素和果糖含量畅销本地、区外及海外(比例30%/40%/30%) [3] 产业经济效应 - 苹果基地用工高峰期雇佣400名村民,日工资190元,吸引大学生如索朗仁增返乡就业 [3] - 山南市矮化苹果种植面积达3万亩,年产量3000吨,带动600多名果农致富 [3] - 隆子县延伸沙棘产业链至保健品、化妆品领域,并推动"四黑"产业与旅游融合(黑青稞糌粑、黑藏猪烤肉等) [6] 生态与民生协同 - 沙棘林使隆子河谷风沙天数减少,护林员多布杰等1500人持续22年开展巡护工作 [6] - 治沙后扎囊县苹果树形成防风屏障,显著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3] - 隆子县计划通过生态旅游实现"好钱景",将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收益 [6]
“一棚果”产业多元化发展 助力林区经济转型
新浪财经· 2025-07-17 10:18
龙江森工集团森林果蔬产业发展 产业现状与规模 - 龙江森工林区"一棚果"产业作为"九个一"重点工程,正以多元化发展态势成为经济转型新引擎 [1] - 已形成2677栋设施棚室为主体的产业体系,山下示范园区负责技术推广,山上基地扩大种植规模 [8] - 柴河局公司果蔬基地达332亩,当前采摘季有28000株柿子藤、5000余株茄果类蔬菜进入分批采摘阶段 [3] 技术创新与特色品种 - 通北局公司智慧农业园采用水培系统,实现温度(25℃)、湿度(65%)、光照(15000勒克斯)全智能调控,蔬菜30天成熟且全程无土无农药 [7] - 培育出草莓番茄、玉女黄瓜等特色品种,从常规果蔬发展为多样化品类体系 [3] - 兴隆局公司试点菌菜轮作模式,将68栋冷棚改造为羊肚菌与果蔬兼用大棚,产品获辽宁加工企业认可 [7][9] 销售渠道与经济效益 - 柴河局公司通过"北菜南运"将产品销往南方,同时开发生态采摘、旅游观光等复合业态延长收益周期 [5] - 水培蔬菜从采摘到商超仅需2小时,订单持续增长 [7] - 兴隆局公司正与商超、餐饮企业建立长期供应,并拓展电商渠道 [8] 未来规划 - 计划2028年棚室数量增至3000栋,年产量达2000吨,制定4项产品标准 [8] - 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提升技术能力,优化品种选择与栽培技术 [8] - 柴河局公司棚室种植使采摘期较露天延长近三个月(至10月初)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