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果蔬种植
icon
搜索文档
(乡村行·看振兴)浙江乡村:时令果蔬迎丰收 “甜蜜经济”促振兴
中国新闻网· 2025-06-25 09:35
据上猷阁村党支部书记李勤勤介绍,为延长蓝莓产业链,该村还先后开发了蓝莓汁、蓝莓酒、蓝莓酱, 深受消费者的好评。接下来,该村将继续探索"农业+文旅+研学"融合模式,推动乡村振兴。 小朋友在常山县上猷阁村采摘蓝莓。郑召隆 摄 杨梅是浙江最具特色的优势农产品之一,该省现已培育浙东、浙南、浙中三大杨梅优势产区,今年杨梅 总产量预计达到74万吨。 中新网杭州6月23日电 题:浙江乡村:时令果蔬迎丰收 "甜蜜经济"促振兴 作者 项菁 夏季是瓜果蔬菜大量上市的时节。在浙江各地乡村,蓝莓、杨梅、桃子、水果玉米等时令果蔬喜获丰 收,"甜蜜经济"勾勒出一幅幅乡村振兴画卷。 近日,在衢州市常山县芳村镇上猷阁村的蓝莓种植基地,10余名村民身披雨衣,忙着采摘蓝莓。据介 绍,今年该村蓝莓产量约2.5万公斤,市场价卖到每公斤40元至50元。 2019年,上猷阁村依托绿水青山资源优势,利用浙江省山海协作工程的扶持资金,开始种植蓝莓新品 种"蓝美1号"。此后,该村蓝莓产业发展迅速,并打响了知名度。 在嵊州市开元村,农户们对现摘的水果玉米进行处理和打包。周丹 供图 为浙江农户带来"甜蜜经济"的,还有一根根玉米。 "水果玉米已经售罄,甜糯玉米正式 ...
特色农产品错峰上市销路旺 夏日“鲜”经济助增收
央视网· 2025-06-24 20:43
走进滑县八里营镇张路寨村的连栋大棚内,一排排整齐的圣女果植株上,或红、或黄、或绿的果实点缀其上。种植户和工人们穿梭在植株 间,熟练地采摘着成熟的果实。 央视网消息:随着夏日暑气渐盛,江南特色水产——"六月黄"螃蟹上市,为市民餐桌带来独特的一份鲜美。我们一起到江苏常州去看看。 河南滑县:3.5万余亩彩色圣女果收获 眼下,在不少地方,圣女果产销已经进入尾声,但是在河南安阳滑县,3.5万余亩彩色圣女果却迎来盛果期,错峰上市可使果农每斤增收 0.6元左右。 河南安阳滑县种植户 闰配恩:我这8亩地圣女果,每天能摘4000来斤,这样错开时间种,每斤能高6毛左右,(每亩地)能多增收一万多 块钱。 在江苏常州指前镇的多个蟹塘内,蟹农熟练地拉起地笼,一只只青壳白肚的"六月黄"螃蟹被捞出水面。"六月黄"是大闸蟹在进入成熟期前 完成最后一次蜕壳的"童子蟹",大多能长到2两左右,凭借其鲜嫩肉质和独特风味,迅速成为了当下市场热门。 在包装现场,一颗颗皮薄肉厚的圣女果在流水线上有序滚动,工人们仔细分拣、精心包装后,送上货车发往全国各地。据了解,在周边地 区圣女果产销进入尾声之际,当地通过推广改良品种,推行"错峰种植"模式,在提高单价的同 ...
宏辉果蔬:与蜜雪冰城合作为主要供应柠檬
快讯· 2025-06-20 18:43
公司与蜜雪冰城的合作 - 宏辉果蔬与蜜雪冰城存在供销合作关系 [1] - 主要合作产品为柠檬 [1] - 该业务占公司总业务比例不到1% [1]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绿色通道达境外 输送三江“一口鲜”
央广网· 2025-06-20 08:58
央广网佳木斯6月19日消息(记者陈显春 实习记者李依凡)这几天,正是黑龙江棚室蔬菜大面积上市的时节。在佳木斯市郊区长青乡兴家村的蔬菜基地,种 植大户杨永太每天都早早起来,跟工人们一起采摘西红柿,摘下的西红柿经过筛选、包装、装箱,转运至佳木斯市佳天国际农副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出口仓 库,办理完海关手续,大概两天左右的时间就会摆上俄罗斯远东人家的餐桌——这就是黑龙江省首条果蔬出口绿色通道带来的贸易便利。 种植户杨永太查看西红柿长势(央广网记者陈显春 摄) 与杨永太一样,蔬菜种植户王刚早晨刚摘了3000斤西红柿,已经装箱完毕等待发货。在王刚家的黄瓜大棚里,正在给黄瓜掐枝蔓的工人说,他们一年有6个 月在大棚里务工,一天能赚100多元。蔬菜产业不仅给种植户带来可观收入,也促进了当地村民增收。 温室大棚里务工的当地村民(央广网记者陈显春 摄) 随着蔬菜出口绿色通道的开通,佳木斯郊区蔬菜产业发展也带动了温室大棚的技术升级。佳木斯市郊区四合科技农业产业园今年新建的13栋石墨烯温室大 棚,可谓科技含量十足。"温室采用太阳能光,给大棚墙壁上挂着的石墨烯热水袋循环加热,晚上进行温度释放,保障整个作物生长全周期的适合温度。"产 业园技术 ...
琼中中平镇打造热带优稀果蔬产业园项目助农增收
海南日报· 2025-06-17 09:05
琼中中平镇打造热带优稀果蔬产业园项目助农增收—— 目前,该项目主要在品牌打造上下功夫。"我们公司积极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探索综合应用生 态智慧农业模式,建设数字农业平台,进一步将该产业园打造成智慧果蔬园。"朱泉凯说,下一步,公 司还将创建有机高端水果品牌,延伸产业链,实现品牌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 一。 海南适合种植热带水果的地方很多,为何选择琼中?朱泉凯告诉记者,琼中地处海南岛中部山区, 具有独特的低纬度高海拔地理位置和独特的热带雨林气候特征,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自然条件优 越,为果蔬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大约4年前,他就在琼中营根镇建设燕窝果种植基地,并开展 新奇特优品种的选育工作。 近两年,中平镇党委为产业发展寻求新机遇,主动引进朱泉凯的企业,利用黎明村的1000余亩荒地 和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打造热带优稀果蔬产业园项目。按照规划,这里还要种植100亩妈咪果、100亩椰 柿和200亩澳洲坚果。"这些热带水果目前市场价高,为项目带来不菲收益的同时,能助力村集体经济发 展。"朱泉凯说,该项目预计带动中平镇各村集体年均增收30万元,惠及脱贫户和监测对象617户2450 人。 对于项 ...
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公布,阜新西红柿入选!
辽宁日报· 2025-06-12 11:00
近日,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公布2025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阜 新"福兴地西红柿"名列其中。 福兴地西红柿产自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福兴地镇,作为传统农业区,当地土壤以沙 壤土为主,透气性好排水性强,能有效避免西红柿根系积水烂根,全年光照充足,热量丰 沛,能够满足西红柿生长对光能的强烈需求,干燥少雨的空气环境可降低西红柿高湿病害的 发生概率。生长的西红柿果腔充实,果实坚实,富有弹性,果实营养丰富,维生素c、铁、 番茄红素含量显著优于标准值。 福兴地西红柿之所以能获得这一荣誉,既得益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严格的品质把控,也 是不断推进产业升级和品牌创建的成果。聚焦发挥光热资源优势、规避干旱缺水劣势,加快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步伐,福兴地镇多年来大力发展设施农业,2023年,在菜园子棚区建设40 栋4080延长米高标准暖棚,占地100亩,通过租赁经营模式,受益农户多达2200人。作为发 展设施农业重点乡镇,福兴地镇农户建设暖棚的积极性较高,全镇西红柿暖棚规模日渐壮 大,西红柿销售渠道越发通畅,为周边地区发挥了强大的带动作用。 目前,福兴地镇拥有西红柿类种植专业合作社10余个,统筹协调基地管理、品种引进、 ...
内蒙古乌兰浩特市大棚经济收入将超过6000万元
新华财经· 2025-05-31 16:47
"我家有8个大棚,主要种植桃子和香瓜。在整个种植过程中,始终坚持原生态种植理念,精心呵护每一 株苗、每一颗果,年收入能超过20万元。"韩淑芝说。 在葛根庙镇哈达那拉嘎查种植户钟淑霞的蔬菜大棚里,沉甸甸的西红柿已经结果,一派生机盎然景象。 钟淑霞一边剪枝,一边感慨:"原先露天种植蔬菜,收成一般。现在大棚四季丰收,产量高,收入有保 障。每年种大棚,能挣至少8万元,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温室大棚成效显著,各类果蔬产量、品质可以达到较高水平,有效带动居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打下产 业基础。"乌兰浩特市葛根庙镇人大主席牛启明介绍。 新华财经呼和浩特5月31日电 近年来,内蒙古乌兰浩特市立足区域实际,大力发展大棚经济,截至目 前,当地建有各类温室大棚2898栋,占地面积7274.4亩,预计全年收入超过6000万元。 在义勒力特镇义勒力特嘎查设施农业园区的采摘园,色泽诱人的桃子挂满枝头,香瓜散发着清甜的气 味。采摘园负责人韩淑芝正采摘成熟果实。 走进斯力很现代农业园区向阳村,"一户一庭院、院院有大棚"的田园新景充满希望。种植户于炳多的大 棚内,翠绿的茄子苗、豆角等错落生长,他穿梭其间,打理每一株幼苗。"今年我家新建了3个大棚 ...
帕米尔高原的樱桃如何实现身价倍增?
新华网· 2025-05-26 17:55
新华社乌鲁木齐5月26日电 题:帕米尔高原的樱桃如何实现身价倍增? 新华社记者蔡国栋、尹茹红 5月中下旬的帕米尔高原,慕士塔格峰顶白雪皑皑,山脚下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的温室大棚内却绿意盎然。 眼下,新疆塔里木盆地绿洲的樱桃刚刚迎来采摘旺季,帕米尔高原温室大棚内种植的樱桃却已"抢鲜"退场。凭借错峰上市、品质出众的优势,这 里的樱桃早在4月前便被抢购一空,每公斤售价超百元的"高定甜"成为消费市场上的"爆款"。 走进塔县提孜那甫乡占地六百多亩的温室大棚项目区,智能温控系统营造出与狂风呼啸的戈壁截然不同的"小气候"。大棚内,一棵棵樱桃树枝繁 叶茂,郁郁葱葱,但树上的樱桃果已然所剩无几。 5月21日,在新疆塔县提孜那甫乡温室大棚项目区,工作人员在检查大棚供暖设备。新华社记者尹茹红 摄 "我们在戈壁滩向下深挖1.2米,用河泥替换原生土壤,底部铺设防水透气布,再铺设地暖管道,顶部加装'保温被',打造'立体调控'系统。"新疆 科创天达农业工程有限公司塔县分公司生产主管玉苏甫·亚森说,通过这套技术组合拳,让樱桃在高原上扎了根。 5月21日,在新疆塔县提孜那甫乡温室大棚项目区,工作人员在用手机查看大棚内的温度变化 ...
突破三大瓶颈,以科技创新为圣女果产业撑起一把“保护伞”
南方农村报· 2025-05-18 23:00
行业背景 - 廉江市作为广东省首批典型县,正全力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圣女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金果"和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支柱[2][3] - 气候变化加剧导致圣女果产业面临大面积连片种植病害多、果实裂果品质低及采后贮藏保鲜手段不足等挑战,造成减产和价格低现象[4][5] 科技创新举措 - 岭南师范学院制定"双百行动"工作方案,以"兴农小院"为载体,联合企业开展圣女果高效栽培和采后贮运技术研究[6][7][8] - 通过增加株距和畦宽提升通风透气性,有效避免裂果现象,果实含糖量提高2个百分点[11][12][13] - 推广自研新型叶面肥优化番茄光合利用效率,减少施肥时营养失衡问题[14][15] - 使用绿色防控药物结合生物拮抗菌,成功降低由小不整球壳菌引起的叶斑病发生率[16][17][18][19] - 应用自研新型水果保鲜网袋和海绵垫,有效延缓果实衰老并延长货架期[20][21][22] 技术成果 - 技术改进使廉江市圣女果亩产增加350-400斤[23] - 大行距种植技术节省人工成本,减少病害发生和农药使用,整体节本增效1800至2000元[24] - 技术指导显著提高种植效益,为当地农户带来实际经济收益[25] 未来发展 - 岭南师范学院团队将继续在种植、病虫害防控及果实保鲜等领域深入研究[26] - 通过校企合作和技术推广推动地方农业产业现代化,支持农民增收致富[27] - 圣女果产业有望进一步发展壮大,成为廉江乡村振兴的新亮点[28]
河南封丘: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中国经济网· 2025-05-16 17:05
立夏刚过,河南省封丘县赵岗镇惠寨村尽善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果蔬采摘园里,绿意葱茏的藤蔓层层叠 叠,一个个圆润饱满的西瓜"挂"在藤蔓之上。 惠寨村合作社负责人赵朋告诉记者,这些牛奶小西瓜品质上乘,皮薄如纸却紧实,果肉嫩爽口,糖度颇 高。同时,采用"双蔓整枝"种植技术,一枝藤蔓产量能增加三分之一,亩产约8000斤。当前,牛奶小西 瓜已抢"鲜"上市,羊角蜜、小番茄等特色果蔬也陆续步入成熟期。 "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径,早在2021年投资300万元建起了7座瓜果大棚。通过土地 流转引进新型麒麟西瓜种植,采用全生育大棚覆盖、滴灌施肥,从种下到开花、收瓜只需90天左右,周 期短、效益高,有利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赵岗镇惠寨村党支部书记 惠庆民说。 据悉,大棚里的"甜蜜"经济不仅富了种植户,也带动了附近村民就近就业。每年用工高峰期,可解决20 余个就业岗位,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自从村里有了这大棚,我农闲时就来干活,活儿不 累,一天能挣百八十块。家里的地没耽误,还多了份收入!"在大棚里忙碌的村民赵粉秀说道。 走进王村乡西王庄高之军的佩兰基地,叶径高达40厘米,嫩绿的枝叶簇拥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