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街制造
搜索文档
松山湖“百千万”:从“环松山湖辐射带”到“湾区创新集群”
南方都市报· 2025-10-13 14:56
松山湖经济发展与产业地位 - 2024年松山湖成功进入“千亿园区”俱乐部,并首次跻身全国高新区综合评价20强 [1] - 松山湖正致力于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地、科技创新策源地、杰出人才向往地、精美建设示范地和改革创新引领地 [1] 创新驱动与产业协同模式 - 形成“湖里研发、镇街制造”的分工格局,例如拓斯达全球研发总部在松山湖,制造环节位于大岭山 [3] - 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成立以来,50家企业在周边镇街拓展生产场地近20万平方米 [3] - 2022年松山湖向功能区外溢企业100家,2023年外溢企业数量增至112家 [3] - 华南协同创新院与石排镇共建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华南设计创新院与寮步镇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4] 具体合作项目与效益 - 大朗镇屏山社区的新材料产业园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一路之隔,首批7家企业来自实验室推荐,投产后预计为社区带来每月约80万元收益 [5] - 松山湖科学城智慧城一期项目已于2024年5月动工,预计2026年12月竣工,将形成可复制的园镇合作模式 [5] 区域教育融合发展 - 松山湖实验中学教育集团采用跨区域集团化办学,其附属东坑镇第三小学在开学约两个月后获评东莞首批人工智能应用实验学校 [6] - 松山湖已形成8个教育集团,其中3个被评为广东省基础教育优质教育集团,功能区各镇已有超23所学校接轨松山湖教育 [7] -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教育集团的第5所成员校石排高级中学预计2027年9月投入使用,设计规模为72个班,提供3600个高中学位 [8] 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 - 松山湖科学城与光明科学城、南沙科学城建立“三城联动”机制,并成立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科学联盟 [10] - 依托中国散裂中子源,深莞共建的2个谱仪于2024年12月启用,累计服务比亚迪、宁德时代等用户单位 [11] - 松山湖至光明科学城通道二期工程全长2.4公里,总投资达7.86亿元,建成后车程将从超过60分钟缩短至半小时 [12] - 通道贯通后,设备共享率预计提升40%,企业技术对接周期将缩短30%以上 [13] - 在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中,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跃居全球榜首,松山湖是该集群的重要参与者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