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底仓+短期弹性
搜索文档
券商把脉长假持股策略 市场驱动逻辑或转向盈利验证
中国证券报· 2025-09-27 04:54
核心观点 - 国庆长假前后市场面临持股或持币的抉择,券商分析师普遍倾向于通过仓位控制来把握行情并维持良好心态 [1][2][4] - 流动性宽松与政策支持是当前市场上行的关键因素,但市场核心矛盾正从估值修复转向盈利验证 [1][6][8] - 建议投资者采用差异化策略,如“长期底仓+短期弹性”组合,以应对市场波动并捕捉机会 [5][6][9] 市场环境与资金面分析 - 交易性资金活跃度维持高位,融资交易活跃度处于2018年以来高位区间,参与交易的投资者数量回升印证市场交易活跃度回暖 [3] - 长假前资金通常有规避不确定性风险、降低仓位的需求,导致节前5个交易日交易冷清、成交量萎缩,节后易现“开门红” [2][4] - 绝对回报资金受长假效应和季末资金面扰动影响出现阶段性止盈,节前股市节奏平缓但日内波动可能偏大 [4] 投资者策略建议 - 积极型投资者更适合持股过节,可节前加仓以获取风险溢价,并继续参与流动性驱动行情,博弈AI、芯片、机器人等高弹性方向 [2][3] - 保守型投资者节前可聚焦高股息或内需消费板块,其假期前后波动风险较低 [2] - 稳健型投资者可选择宽基指数基金实现均衡配置,或维持仓位,节后根据国内外因素变化灵活应对 [2][4] 资产配置与组合构建 - 可采用哑铃策略构建投资组合:一端配置低估值、高现金流、强防御的标的作为底仓;另一端聚焦产业长期趋势明确、高成长潜力的领域以提升收益弹性 [6] - 在资产配置层面可纳入防御性资产,如黄金和高股息、低波动的红利资产,以提供稳定现金流并在市场震荡中起压舱石作用 [8] - 可采用价值回归投资策略,重点布局行业格局清晰、竞争优势突出、财务状况健康的龙头企业,以增强抗风险能力和长期成长潜力 [8] 后市驱动因素展望 - 美联储于9月18日降息25个基点,为2025年以来首次利率下调,此举通过影响跨境资本流动和全球资产估值体系,对A股外资偏好板块及科技成长板块估值中枢形成影响 [7] - 未来行情核心矛盾转向盈利验证,国内经济修复力度是决定市场走势的关键,海外因素更多通过出口、外资流动和风险偏好产生间接扰动 [6][8] - 如果未来经济修复超预期,行情有望向低位周期和消费方向扩散;如果海外流动性收紧,可能阶段性压制市场尤其是成长风格的估值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