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源AI模型

搜索文档
小扎天价offer创新高:10亿刀!但这支前OpenAI班底0人心动
量子位· 2025-07-30 08:24
核心观点 - Meta试图以高额报价挖角Thinking Machines核心团队成员但未成功 报价高达10亿美元但无人接受[1][2][3][4] - Thinking Machines团队背景强大 三分之二成员来自OpenAI 包括多位关键人物如John Schulman等[6][7] - Meta此前也曾尝试以超百亿美元收购Thinking Machines但被拒绝[9] - Meta成功从苹果挖走多名AI核心人才 包括基础模型主管及团队成员 一个月内挖走四人[13][16] - Meta正在调整AI战略 可能放弃开源路线 转向闭源模型开发[18][20] - MetaAI投资导致运营成本上涨9% 但股价仍上涨20%以上[19][22] 人才争夺 - Meta向Thinking Machines员工提供2亿至5亿美元报价 最高达10亿美元 但无人接受[2][4] - Thinking Machines团队50人中约四分之一被Meta瞄准 报价第一年保障金额达5000万至1亿美元[4] - 该团队核心成员包括OpenAI前CTO John Schulman等重量级人物[6][7] - Meta成功从苹果AFM团队挖走4名核心成员 包括基础模型主管庞若鸣及其同事[13][16] - 苹果被迫提高AFM团队薪酬但仍缺乏竞争力 管理架构也进行调整[16][17] 公司动态 - Thinking Machines完成20亿美元种子轮融资 估值达100亿美元 创种子轮融资纪录[2][9] - Meta考虑放弃开源AI战略 可能转向闭源模型开发[18][20] - Meta第二季度利润增长率11.5% 为两年来最慢 AI投资导致运营成本上涨9%[19] - Meta预计2025年支出将达到1130亿至1180亿美元[20] - Meta股价今年以来上涨20%以上 投资者对其AI战略调整持支持态度[22] 行业趋势 - AI人才争夺战激烈 头部公司互相挖角核心团队成员[1][13] - 初创AI公司估值快速攀升 Thinking Machines五个月内估值达100亿美元[9] - 大公司采用内部赛马机制 如苹果同时开发多个竞争性AI模型[18] - AI Agent技术受关注 Meta探索类似OpenAI o1系列的分步任务执行模型[21]
小扎自曝挖人秘诀:小团队我亲自带,豪掷数百亿建GW集群,大家不图天价薪酬只为“造神”
量子位· 2025-07-15 11:50
Meta的AI战略布局 - 公司否认高薪是吸引AI人才的主因,强调顶尖人才加入是为了参与"造神"级别的AI研发项目[1] - 超级智能实验室为人才提供直接向CEO汇报的权限及无上限的GPU资源支持[2] - 计划投入数百亿美元建设GW级计算集群,目标构建"超级人工智能"[4][5] GW级计算集群建设 - 定义:GW集群指功率达吉瓦级(1GW=1000MW)的超级计算设施,远超传统超算中心几百MW的规模[3][9] - **Prometheus项目**:选址俄亥俄州,1GW功率,2026年上线,采用混合基础设施策略支持生成式AI训练[12][13][15] - **Hyperion项目**:选址路易斯安那州,首期1.5GW(2030年),最终扩展至5GW,将成为全球最大单体AI数据中心园区[16][17][19] - 能源解决方案:配套建设两座200MW天然气发电厂以保障电力供应[25][26] 开源与闭源路线争议 - 公司内部对Llama系列开源路线存在分歧,部分高管主张转向闭源模型开发[30][37] - 新一代开源模型Behemoth因训练效果不佳推迟发布,原计划6月推出但至今未公布[39][40][43] - 超级智能实验室负责人Alexandr Wang暗示可能转向闭源,但最终决策权在CEO[46][48][49] 行业竞争动态 - 公司面临字节跳动轻量化MR眼镜"Swan"(100克)的潜在挑战,需应对可穿戴设备市场竞争[50][51][52] - Meta已暂停Quest系列开发,转向轻量化智能眼镜Orion以应对市场变化[53][54] 资源与环保争议 - GW级集群耗电量相当于数百万家庭用电,可能引发社区资源争夺[22][23] - 乔治亚州数据中心项目曾导致居民用水短缺,引发公众批评[24][28]